会同古村,何以成为“明星村”?

珠海高新区
+订阅

深中通道通车以来,

每逢周末、节假日,

大批游客从珠江口东岸城市

来到珠海高新区,

领略唐家湾历史人文,

感受现代化悠闲村居生活。

其中,

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独特乡村特色、

优美人居环境的百年会同古村,

更是成了游客们打卡的“明星村”。

走进会同古村,随处可见富有岭南特色的古村风貌、美丽雅致的庭院、风味十足的餐饮店、饶有趣味的文旅打卡点,市民游客或漫步打卡,或闲坐草坪谈天说地,这座历史感满满的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着力推动会同社区以和美乡村为切入点带动镇域经济发展,成功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

培育丰富乡村业态

会同社区聚焦打造珠海市乡村产业多业态示范点,盘活利用会同古村文化及周边高校资源,对村民闲置古宅进行风貌改造、庭院美化等,开展如彬公祠、莫氏大宅等文博场馆修缮活化,后期还将引进粤菜师傅、传统手工作坊、高校研究中心、音乐工作室等业态,变祠堂为书店、电影小馆、村史馆,变古屋为咖啡屋、美食店、音乐馆,打造茶果、泥煨鸡等特色美食名片,发展民宿、康养、茶艺书画等新业态,形成“原住民+新村民+旅游者”文旅模式。

将会同五巷16号修缮建设成为乡村产业多业态示范点“群艺馆”,承办各类活动,进一步丰富古村业态,构建集体经济发展与企业合作机制,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会同古村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今年国庆期间,第八届会同艺术荟精彩上演,游玩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舞狮、器乐、旗袍秀、才艺汇演、粤语弹唱、狂欢派对等节目轮番上演,美食市集、互动手作、古元文献展精彩纷呈,让市民游客体验一场别样的艺术盛宴与休闲之旅。

为持续提升会同古村知名度和影响力,赋能文旅融合发展,会同社区以音乐汇演、文创旅游为主题,打造“音乐+田园”“音乐+研学”“音乐+科普”“音乐+康养”“音乐+民宿”的多业态文艺古村,以“会同音瑟”助力美丽会同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低碳未来社区。

今年以来,共举办“绿美高新·乐享会同”青少年音乐会、第四届“山谷艺术节”—星空音乐节+艺术夜市、珠海高新区第八届会同艺术荟等活动。国庆期间,会同古村累计接待游客3.2万人次,近6万名观众收看会同音瑟音乐会的线上直播。

除此之外,10公里会同-那洲绿道环线串联起会同-那洲乡村振兴示范带,连片打造的文旅休闲项目让人耳目一新。绿道边原老旧房屋经过改造利用,焕新成为咖啡公社。热带雨林风格的建筑、绿意盎然的那溪河风光,让这里成为广受市民游客青睐的休憩地。

依托会同文旅的辐射带动作用,那洲各街巷也开展了提升整治工作,对村内7个节点广场进行建设提升、强电整治,建设艺术创新园区、老房维修的那洲旧村范围内项目(二期),让边缘古村焕发艺术新生。

激活集体经济活力

产业兴则镇域兴,产业强则镇域强。会同社区通过分步实施、足额提留发展资金等关键做法盘活乡村经济,筑牢经济基础建成典型村。

为实现“村村有物业”这一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空闲用地以及物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造册、分步施策,稳步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会同社区整合集体土地资源打造会同乡创商业街、创意谷数字小镇等项目,实现社区集体经济创收增效;盘活利用古村资源,分批完成会同中横街至上横街区5处房屋修复工作,恢复近代岭南香山建筑风貌。在古村核心保护范围外,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三统一”标准,打造与古村风貌相协调的村落,用于发展民宿等配套产业,累计年创收超600万元,其中花筑·隐庐民宿入选第一届珠海市“十大最美乡村民宿”。

会同社区打造“典型村”的实践经验,为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持续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立起标杆、形成示范。

接下来,

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

将继续深度挖掘特色资源优势,

推广实施好经验好做法,

发挥好典型村的示范引领作用,

持续迸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推动辖区典型村居建设提质提效,

把绘声绘色“规划图”

变成可摸可触“实景图”,

以点带面推动“百千万工程”

取得更大实效。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