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鹤山这些学校出招→

鹤山发布
+订阅

为进一步扩大鹤山教育影响力

促进鹤山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展示鹤山市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阶段性成果让鹤山学子、家长、社会人士更多了解鹤山教育

及各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成效现将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成果进行巡展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三所“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鹤山市沙坪街道第六小学:至善教育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鹤山市沙坪街道第六小学(以下简称“沙坪六小”)创办于2012年,坐落在美丽的大雁山脚下,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自开办以来,沙坪六小便以坚定的步伐,踏上了追求卓越、实现教育梦想的征途,秉持“让学生站立在学校正中央”的办学初心,坚持“文化育人,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教育殿堂,该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

园林式校园浸润师生心灵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因地制宜,秉承“文化育人、全面发展”理念,着力打造荣誉广场、星光广场、红领巾广场、至善广场、聚贤厅等德育阵地;精心建设美术馆、体育馆、读书阁、报告厅、书法室、合唱室、心理辅导室等功能场馆;用心凝练富有内涵的校园景点名字,如积德林、至善树、明德苑、逐梦园等,为实现至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师生浸润在园林式的校园中收获幸福。

至善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立足学生未来成长需求,构建了包括“新六艺”课程、项目式拓展课程两个板块的至善课程体系。“新六艺”课程以德孝教育、健体教育、书法教育、音律教育、科创教育、润心教育为核心,涵盖了古训诵读、少儿足球、人工智能、认识情绪等30多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体质和艺术修养。项目式拓展课程则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包括校长第一课、家风文化、探索中草药、“一本书的诞生”等20多门课程。

“365”思维课堂培养学习小主人

沙坪六小坚持以生为本,构建“365”思维课堂模式,即“课前三分钟——六步学习策略——五分钟检测反馈”,其中课堂教学重点体现“复习导入设疑——任务驱动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深度交流解惑——思维巩固提升——检测归纳迁移”。这一模式突出项目式学习策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至善先生”共同体赋能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增强教育集团综合力,沙坪六小着力推行“至善先生”工程,实施“头雁领航”“名师示范”“青蓝伙伴式结对”“年级组并行育人”“科组一体教研”“集团互长共赢”等管理模式,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为鹤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未来,沙坪六小将继续深耕“至善教育”,坚持“让学生站立在学校正中央”,不断探索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径,为鹤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六小力量。

鹤山市鹤城镇第一小学:“客慧”文化引领,铺就教育优质均衡之路

鹤山市鹤城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鹤城一小”)位于鹤山巍巍昆仑山下,古老茶行街旁。学校深植于这片教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承载着200年客家人崇文重教、志存高远的优良教育传统,以“客泽修身,慧润人生”的办学理念,衍化出“客慧”文化,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打造“客慧”文化体系,铸就教育之魂

学校以“思源崇正,融合拓新”为校训,衍化出“客慧”文化,形成了“身心其乐的客韵生活,孜孜以求的慧实教学,以人为本的慧融管理”三大核心价值理念;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宗旨赋能客慧教育之本,以“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为信念铸牢客慧教育之基,以“德育为首 五育并举 夯实基础 发展特长”为目标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尚慧”老师。近年来,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荣获鹤山市校园文化建设评比一等奖,并被评为江门市艺术特色学校。

深耕“客慧”特色文化,绽放教育之花

“慧”心描绘红色育人图。学校结合当地红色基因,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廊道,将鹤城红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设计红色基因育人“路线图”。华南楼、杨家园、开堂井、五星村、田心村、鹤顶亭等都成为了我们传承千年智慧与创造力的生动教材。

“慧”能传承客家文化精神。学校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具有客韵特色的主题德育活动。鹤山市共有47个非遗项目,其中鹤城就有12个。结合这些非遗项目,学校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制作艾糍,冬至搓萝卜粄,端午节包粽子,习南狮练武术,让孩子们在传承客家习俗中感受客家人的勤劳与智慧。

“慧”贤共绘教育同心圆。学校在推进“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中,汇聚多方资源形成教育“向心力”,绘就全镇教育优质均衡“同心圆”。近年来,热心乡亲、侨胞等社会力量捐资达1800万元补齐鹤城教育优质均衡短板。其中,包括新建鹤城二小教学楼;购置2610张午休床全市率先实现“平躺睡”全覆盖;购置课桌600套,电脑195台,电子白板32个;捐资超20万元设置“钟毅奖学金”。

筑牢新课改基石,共筑教育之梦

学校以“课程改革”办学特色为支点,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客韵特色、以开放、个性为特点的“三翼六慧”课程体系。一是以素养为导向构建学习五链式;二是巧用自学案科学融合“翼慧”课堂;三是落实校本“三教研”夯实“翼慧”课堂。翼慧课堂的构建就是助力孩子丰满“三翼”能力:理解力、迁移力、创造力;培养“六慧”行为:慧记忆、慧理解、慧应用、慧分析、慧评价、慧创造。学校以教学新常规为准绳,以课改新理念为导向,以分层作业设计为重点,科学落实校本“三教研”模式,大教研、小教研,微教研环环相扣,连续多年被评为鹤山市优秀教育集团。

鹤山市古劳中学:厚植文化底蕴,铸就教育辉煌

鹤山市古劳中学,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镇属初级中学,占地面积4113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9909平方米。自1957年创办以来,学校历经变迁,于2005年古劳侨乡中学合并,形成了如今的古劳中学。学校荣誉满载,是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江门市武术特色学校、江门市心理示范学校。

以生为本,以文化人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文化人”的指导思想,贯彻“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凝成“合心、合力、合拍”的古中精神和“善、合”文化,形成“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科有特色”的生本课堂生态,被定为“生本教育集团化办学龙头学校”。同时,学校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善”“合”文化为精髓,通过校园小景、宣传长廊、班级文化墙等形式,构建了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

特色办学,咏春扬威

学校坚持特色办学,形成了“咏春扬威、古中腾龙、足球健体、醒狮精彩”四位一体的特色办学模式,全面推进“咏春拳进校园”活动,并挖掘跨学科的文化融合,如“咏春+醒狮”、“咏春+艺术”、“咏春+思政”等,丰富传统文化传承的内涵与外延,深入推动咏春拳运动在校园的持续发展。

社团建设,多元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社团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开设了文学、民乐、棋艺、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咏春拳、醒狮、书画、龙鼓、舞蹈等10多个社团。学校通过各类活动,如社团展示、比赛交流等,打造多元化和特色化相结合的社团发展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

荣誉满载,实力彰显

近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3项、江门市86项、鹤山市165项,省、市课题10个。先后获得“江门市协同办学先进教育集团”“江门市初中阶段协同教育先进学校一等奖” “江门市书香校园”“江门市‘邑起共读’优秀组织奖”“江门市侨乡武术操大赛一等奖”“江门市金扣子武术思政课第一名”等多项荣誉。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古劳中学将继续秉承“向善、求真”的校训精神,坚持“以生为本、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来源:鹤山市教育局(通讯员:李钰琦)

整理:鹤山市融媒体中心(鹤山广播电视台)

一审/责编:冯知宜

二审/监制:吕桢华

三审/总监:吕悦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