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东莞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企业的发展史。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发动机”。改革开放40余年,东莞民营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保民生中愈发起到关键作用,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如今,东莞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目标打造经济强市,民营企业以开放的姿态、敏锐的洞察力迅速行动:他们有的积极转型数字化;有的抢占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高地,有的创新举措、远航出海……
站在时代潮头,东莞民企有魄力、有闯劲!他们正在成为新发展赛道的探路者、先行者、奋进者,勇往直前,决不落后。
借力数字化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打开产业变革的锁,需要解开“数字”密码。
在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东莞民营企业投入到数字化转型浪潮中。
点开手机APP,手指轻拨,将车间里每个环节、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一览无余,这是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生益电子”)构建的一道大数据网络。
作为一家制造印制电路板(PCB)的制造型企业,生益电子的身影常常出现在保时捷的新能源汽车、高铁列车的信号系统、5G网络的基站、大型医院的CT机和超声波机等高精尖设备中。
在生益电子10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尺寸不一、厚度不一的PCB产品从生产线上批量生产,每年数万种共计超过百万平方米的高精度、高密度、高品质的印制电路板从这里销往全世界。
车间里人影鲜见,只有几个技术工人在操控触摸电子屏实时监测着设备运行情况。
“以前一条生产线得20多个人看着,现在只要2个人看着生产线,人力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明显提升。”生益电子信息技术部经理郭荣威说。
薄薄一张PCB产品,由2至40张迥然不同的芯板按特定顺序叠放后压合而成,这要求每一层板线路和孔高度对准,每张芯板的叠放顺序都不能出错。
郭荣威说:“以前这个工作是由人工完成的,现在通过数字化改造,不仅效率明显提升,还完全避免人为错漏。”
从项目实施前的2017年初到项目实施后的2019年底,生益电子营业额从14亿元增长到30亿元,增加了112%;产能提升28%,产量提升35%,劳动生产率提升23%,企业运营成本降低17%,研制周期缩短33%。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席卷着东莞各大企业的车间。东莞市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推动改造一批”的工作思路,持续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改造,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汇聚。
在知名食品企业徐福记的四个工厂里,协作机器人、AGV无人搬运、高速自动化包装机引人注目。通过实行自动化、数字化改造,生产线优化升级,车间全部实现了机器人码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徐福记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徐福记超过半数的车间已实现关键设备的数据采集,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线的运作情况,稳定生产现场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推动更多食品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东莞在今年提出,全年推动食品饮料40家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任务,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1500家。
政策扶持,企业发力,东莞成功解码产业变革之锁。
抢占新兴产业风口立新柱
强支柱、立新柱,东莞民营企业奋力创新、厚积薄发,靠前布局、领跑发展。
2021年6月11日,博力威作为第64家上市莞企,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国内首家以两轮车锂电池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彼时,这家公司走过十五载,已发展成为锂离子电池组及电芯产品领域的佼佼者。
率先“上车”锂电子电池是博力威争得世界知名“智造”企业的关键。
2006年,创始人张志平创办博力威,初涉笔记本电池的售后市场等细分领域。到了2010年,博力威已占领了国内笔记本电池二级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成为笔记本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
但此时,张志平敏锐洞察到笔记本锂电池市场空间已逼近“天花板”,一抬头便能望见“悬顶之剑”。“新能源是大势所趋,发展新能源就是要走绿色之路。”张志平决心换细分赛道,迈出“第二条腿”。
彼时,全球传统消费电子类产品市场增速放缓,我国“以电换油”“铅改锂”能源结构的推进速度加快,以及日渐庞大的锂电两轮车保有量带来了更新替换需求,使得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增加。
博力威开始跻身两轮电动车锂电池赛道,组建成立研发中心及动力电池事业部,招募了上百名研发人员。
经过前期不断的技术攻坚,博力威成功掌握电池组智能管理、电池组关键结构件设计、高性能锂电储能器件制备以及锂电池制造设备和工装治具自主设计等四大核心技术,成功进军电摩电池市场。
“细处求精益、宽处谋布局、高处争独到”,是博力威创始人张志平反复提到的关键句,蕴含着东莞民营企业家布局谋划的远见精神。
作为国内首家独立第三方专业芯片测试的龙头企业,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扬芯片”)落子东莞,深耕半导体产业。
“利扬芯片恰好赶上了中国芯片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利扬芯片总裁张亦锋说。
在上市历程中,有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对利扬芯片有着重大的意义:2015年登陆新三板,2016年在上海嘉定成立全资子公司,2020年在科创版开市一周年时,利扬芯片登陆资本市场,在最佳时机成功敲钟上市。
芯片是电子产品的基础,被誉为工业“粮食”。在张亦锋看来,未来二十年都是芯片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为了迎接这个黄金时期,利扬芯片不断增强设备采购,特别是中高端设备。近年来,已经积累了研发44大类芯片测试解决方案,完成近6000种芯片型号的量产测试。
敢为人先,方得先机,东莞民营企业以勇立潮头的争先精神积极抢占新兴产业的高地。
加速“出海”助推内外“双循环”
当企业出海成为一道必答题,东莞民营企业不断交出高分答卷。
10月,广交会如火如荼,400余家东莞民企全球“抢单”,一众拳头产品吸引客商关注。
风蚀印记、飞天霓裳、自然宝石、编织线纹,经典的敦煌元素经由光影、模具、微浮雕等现代工艺手法定格于瓷砖表面,向来往客商展示着中国陶瓷的智造实力和文化自信。
这是马可波罗参加广交会的第16个年头,展出的“印象敦煌”系列受到“一带一路”国家和东南亚客户欢迎。作为全球知名的陶瓷品牌,马可波罗的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强劲的出海势头背后,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马可波罗自主研发的曲面岩板,可以使建筑瓷砖弯曲至180度,给产品造型带来更多可能性。今年,曲面岩板获得2024年iF设计奖,中国瓷砖的材质创新、空间美学与科技实力均得到了国际设计界认可。
据了解,本届参加广交会的东莞民企中,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先进制造和科创产业企业达198家,第一期参展企业达成意向合作金额4.4亿美元。
首次在广交会亮相的金坤新材料,不但在3C电子行业的市占率位于广东省前三,海外业务也早已遍布全球,客户几乎覆盖三星、微软、亚马逊、谷歌、华为、小米等消费电子领域的所有头部企业。
金坤新材料为三星研发的折叠屏铰链永磁体组件,在2023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公司外贸经理周清源透露,2024年,金坤新材料预计销售额达1.6亿,其中直接出口1500万元,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是越南、挪威和马来西亚。
今年,东莞外贸延续回暖态势,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0130.4亿元,同比增长6.5%;出口6524.6亿元,增长2.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增速背后,东莞民营企业的出海模式也在不断升级。从加快商品“走出去”,东莞民企已经逐步发展到加强本土化布局“走进去”和加码技术创新“走上去”。
当前,东莞手机品牌OPPO约六成的出货来自海外,“最好的全球化就是本地化”。OPPO在印度、印尼、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巴西、埃及等7个国家建立了制造中心。
印尼的工厂里,95%以上的管理人员为本地人。全球30多万家零售店和3300多家自营线下售后服务门店,则是OPPO触达当地、理解当地的“毛细血管”。
今年二季度,OPPO成功跻身新西兰、比利时、葡萄牙等14个国家高价位段手机市场的前三名。近日面向全球发布的OPPO Find X8系列,在影像、AI等领域都有了创新突破,将有望再次与苹果、三星等品牌展开正面较量。
敢闯、敢做、敢超越,一直是东莞民营企业的精神气质。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竞争激烈的新赛道和不断涌现的新趋势,东莞民企总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和适应力,既为自身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东莞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编者按:
11月1日,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联承办的2024年东莞民营企业家日活动举行,以城市名义向东莞民营企业家致敬,以一场盛典的方式,讲述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故事,礼赞民营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即日起,南方+推出《莞邑之光 向新而行》栏目,讲述民营经济的发展故事,让更多人感受民营企业家“莞邑之光”的辉煌和“向新而行”的足迹。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张帆 王颖
设计:袁永平
策划:靳延明
统筹:叶永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