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洁看《小巷人家》:蒋欣是我的“嘴替”|独家

南方+

04:23

李光洁看《小巷人家》:蒋欣是我的“嘴替”

李光洁是地道的煤矿子弟。成为铲车司机或是煤矿工人大概是父母眼中不错的职业选择。直到有一天,李光洁决定去学表演,命运给他安排了另一条路。“对于父母来说,学表演是一件蛮遥远的事情。”在接受南方+独家专访时,李光洁说,即便父亲充满困惑与不安,但思考一夜之后,还是明确支持他的决定。现在想来,要不是父亲的这种通达与开明,“我大概率不是今天坐在这里接受采访的样子”。

李光洁。

李光洁。

勾起李光洁这份回忆与思考的,是他领衔主演的新剧《小巷人家》。在剧中,李光洁饰演的林武峰,也是一个通达、开明、坚定的人。该剧改编自作家大米的同名小说,由大米担任编剧,张开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揭示了一个普通小巷中,两个家庭在大时代浪潮中的喜怒哀乐。

林武峰作为小巷第一位大学生,和妻子宋莹(蒋欣饰)顺应时代变迁,举家到广州寻找新的机遇。“林武峰离开小巷,到了广州,我相信,即便他再有智慧,起码那一瞬间是彷徨的,不安的。”李光洁说,但是林武峰的生命中满溢着魄力、坚定与不懈追求,这是其成功的根本。此时,林武峰与李光洁,形成了彼此映照。

01

“佛系”父母

不“内耗”才能轻装前进

《小巷人家》里,林武峰一家三口着实逗趣。林武峰是压缩机厂的高级技工,性格温和,心态好;宋莹是有名的“刺头儿”,一言不合就找人理论。儿子林栋哲则是个“皮猴子”,最爱露半拉屁股玩土,对学习以外的任何事都感兴趣。

林武峰幸福一家。

林武峰幸福一家。

邻居张爷爷家里买了电视,这在小巷里可是大新闻,吸引了满满一屋子人去围观。林栋哲更是日复一日,全勤打卡。直到后来,张爷爷不耐烦了,说林栋哲“你天天来,这凳子快成你的专座了”,还说他 “人小屁股大”。

这可把小孩子委屈坏了,回家跟爸妈“告状”,颇有智慧地用上了激将法:“咱家大方!不是小气鬼!我说一个电视能有什么好稀奇的!”夫妻俩本来要睡觉了,林栋哲三句话引得宋莹拍案而起:“买电视!”拍这场戏之前,李光洁没觉得台词好笑,当孩子哭着回来演,把李光洁和蒋欣逗到笑场,“都拍不了了”。 这恰恰说明,这个家庭特别直接,“他们不是内耗的家庭,只有这样才能轻装前进。”

林栋哲逗乐大批观众。

林栋哲逗乐大批观众。

林栋哲的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样,老师说他凭一己之力,拉低了全班平均水平。老师布置作文让写“我的爸爸”,林栋哲闭着眼睛抄别人家作业,抄到别人爸爸头上了。宋莹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生气,林武峰也跟着生气,毕竟是“凡夫俗子”。但成绩,并不是他们评判孩子的全部。

邻居庄超英(郭晓东饰)是教师,对栋哲倒数的成绩看不下去了,提醒林武峰说得抓一下学习。林武峰自有他的逻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

“庄老师批评林武峰,说你是大学生,怎么这么迷信?他说这不是迷信。”李光洁分析,林武峰看到了栋哲是什么样的人。“在经历了更多,看到了更多之后,林武峰对世界的认知会格外不同,所以他才会有自己的理念,并将之贯彻下去。”

在宋莹这,林武峰也护着孩子,有时甚至有点儿“阳奉阴违”。有一次,宋莹问儿子考得咋样,林武峰瞒着说不错,张罗着给儿子做红烧肉,结果宋莹转身一走,林武峰对儿子说:“我这次可是帮你了,但你不能因此怎样。”

“看起来林武峰有点儿左右摇摆,但这也许是生活中的智慧。他们也会面对一地鸡毛,之所以没有像邻居家那么激烈与尖锐,有可能是林家在事情在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前就化解掉了。”李光洁分析,林武峰更清醒地看到了问题的根本。当看到了根本,一切细枝末节,似乎都散开,被吹跑了。

李光洁与王安宇(饰成年林栋哲)。

李光洁与王安宇(饰成年林栋哲)。

02

热闹生活

宋莹可能是林武峰的“嘴替”

某种程度上,林武峰和宋莹,一位像如来佛,一位像孙悟空。

他们家能被厂里分房子,就是靠宋莹的火爆脾气拿到的;当小院遭遇排水危机,他们是一起携手的“刺头家庭”,林武峰会陪宋莹去挖土,把院子垫高让水流回隔壁家,最后用这种“智慧”的方式,让隔壁邻居知难而退。二人的偏差,体现在种种处理方式的不同上,却成为观众口中的“灵魂伴侣”。

“两人相处和谐的根本,是了解、理解与尊重。”李光洁说。

蒋欣饰演的宋莹奉行有话直说原则。

蒋欣饰演的宋莹奉行有话直说原则。

有观众说,看到宋莹有话直说,很有爽感,因为她“通透洒脱地活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反过来想,当媳妇在前面骂别人的时候,你说他心里没有那么某一个瞬间,也想冲过去指着鼻子骂吗?肯定也有。”李光洁老觉得,可能宋莹是林武峰的“嘴替”。老话总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二人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底层逻辑都是通的,比如他们都是很善良、很热心去帮助邻里的人,也都很有责任感。

林武峰和宋莹被视为“灵魂伴侣”。

林武峰和宋莹被视为“灵魂伴侣”。

“一方小院,两户人家,三餐四季,五合六聚。袅袅炊烟起,人间烟火浓。”

许多观众说,剧中最打动人的,还是那份同事近、邻里亲的温情。这温情柔软到,画面里都带着暖黄柔光。

剧中,宋莹与黄玲(闫妮饰)的闺蜜情非常动人。黄玲为了照顾一家老小,默默忍受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黄玲遇到了邻居宋莹。每当黄玲在婆家受到刁难时,宋莹总是会帮助她解决问题,打开心结。

剧中常出现一个观众熟悉的场景,即邻居家吵架,旁人竖着耳朵听热闹。但在第九集的一戏里,丝毫看不到“看热闹”的成分:黄玲为捍卫自己与孩子的权益,与婆家对抗时,林武峰和宋莹在家看似扯毛线,实则关心着黄玲的动态。听到揪心的部分,宋莹会喊一嗓子,提醒黄玲:“我们都在呢!”

热热闹闹的小巷人家。

热热闹闹的小巷人家。

“这场戏表现了林武峰夫妻极度善良,极度真诚。”李光洁说。

宋莹会说,“我能跟玲姐做邻居,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闫妮分析,宋莹是那个守护黄玲的人,她们为彼此遮风挡雨,也是对方坚不可摧的铠甲。

“邻里关系是非常难相处的,深了,浅了,多了,少了,都很难拿捏。但这两位女主人拿捏得特别好,这两家人能这么好,跟女主人是分不开的。”李光洁说。

03

苦也是甜

以微笑去迎接所有生活问题

从恢复高考开篇,《小巷人家》一开场就是了不起的“大事”,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随着时代变迁,两家人也迎来了不同的道路,林武峰一家搬迁到广州,寻找新的机遇。

南方+记者问:当林武峰带着行李,到广州站那一刻,心里在想什么?

李光洁用了几个关键词:彷徨、不安、忐忑。

他娓娓道来林武峰的前半生:当年那个被隔壁村的人欺负的他,却成功地考上了大学,成为小巷第一位大学生,后来到了工厂工作,娶了一位“厂花”,这一路走来也算是蛮顺风顺水。而他离开原来的岗位,是林武峰遭受的第一个最大的打击,他是崩溃的。

“其实你说林武峰真的离开小巷,到了广州,他能确定他未来一定会是怎么样?他不确定。我认为他再有智慧,起码在那个瞬间,他内心是彷徨的,他是有不安的。”李光洁说。

李光洁、闫妮、郭晓冬。

李光洁、闫妮、郭晓冬。

但林武峰的魄力是存在的。李光洁说,在改革大潮来临前夕,林武峰总是去看报纸,去揣测政策,去琢磨报纸上的每一个新闻,及其背后所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并且他也很有魄力地去把握住了这样的机会,敢于真的放下铁饭碗,到广州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李光洁设想,如果故事再往后发展,他相信林武峰会是第一批股民,也会是第一批买商品房的人。

面对再大的不确定性,林武峰都满怀希望去面对新的生活,都踩在改革大潮的最前沿,这一切都源于他面临问题时的冷静与判断。

正因如此,林武峰也被称为“小巷军师”,李光洁更将其称作从现代职场穿越回去的调停者。

剧中的每个人都在奋斗,看似是苦的,其实是甜的。导演张开宙特别希望传递的是,不论面对怎样的境遇,剧中的人都在饱含着微笑去迎接生活中的问题,非常积极阳光地去面对未来。

《小巷人家》的基调是积极阳光的。

《小巷人家》的基调是积极阳光的。

对观众而言,在观剧过程中,有关儿时的温馨画面,似乎从骨头缝儿里一点点蹦出来。

《小巷人家》里所讲述的,未必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可就如李光洁所说,那些生活里细小的瞬间,只要我们留意到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是“温馨”二字。

“这个戏是非常向上的,只要你向上,只要你向前,你就会迎来那个属于你的幸福。”李光洁说。

采写/拍摄:南方+记者 刘长欣

剪辑:南方+记者 陈文夏

编辑 张茵 冯颖妍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