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在上海举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在本次比赛中集训队人数、金牌人数、获奖人数均居广东第一,其中2名学生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保送资格,4名学生获清北破格强基资格。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一项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每年举行一次,包括预赛、复赛和决赛。举办竞赛的目的,在于促进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推动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
经过多年发展,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与全国中学生数学、化学、生物和信息学四个学科竞赛一起被称为“五大学科竞赛”,在竞赛中获得金牌的学生,可进入国家集训队,具有保送清北的资格,获得银牌及以上的学生,可获清北破格强基资格。
清北保送资格与清北破格强基资格有何不同?
清北破格强基资格主要面向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的学生,获得资格后,需要参加高考且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才可进入清北;清北保送资格条件严格,需要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一般不需要参加高考。
近年来,华附在物理学科不断夺得好成绩,2025届已有三人保送北大,两人获清北破格强基资格;2026届已有三人进入国家集训队,获清北保送资格,两人获清北破格强基资格。
本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华附参赛团队由江卓华、钟鸣、李亚飞、郑泽4名教师带队,共5名学生获金牌、1名学生获银牌,其中高二级学生李林城、吴誉非进入国家集训队,获清北保送资格;高二级学生王梓畅、张宸菘,高三级学生陈博暄、陈嘉航获清北破格强基资格。
南方+记者 陈理
通讯员 李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