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戈隆东
10月29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对华投资限制最终规则,其中包含一系列对华歧视性投资限制措施,涉及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高科技领域。
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发布的对华投资限制规则。
(一)
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出台对华歧视性投资限制措施,在关键产业领域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是典型的非市场做法。
近年来,美国频频动用国家力量,限制美个人及企业对华投资,强制叫停他国实体和个人与中国的正常商业往来,大搞泛安全化、泛政治化。
例如,强化出口管制,严格投资审查,打压包括TikTok、微信等中国社交媒体应用程序,游说荷兰和日本限制对中国芯片和相关设备与技术出口;常以国家安全之名,围追打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截至目前已将100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各种制裁清单……
这一次,美国限制措施涉及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与这些领域相关的绝大多数行业并不涉及国家安全,但都受到美方禁令限制。
这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美国多次声称无意对华“脱钩”,但其真实目的就是企图遏制中国发展权利,维护自身霸权私利。
图源:新华社
(二)
其实,经济胁迫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工具箱的标配。
长期以来,美国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滥施贸易与技术霸凌,是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头号破坏者和国际社会最大的经济胁迫者。
犹记得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打击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采取包括启动“301”调查、通过多边协议为双边谈判制造筹码、威胁将日本列为不公平贸易国、加征报复性关税等手段,逼迫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定》,导致日本半导体企业几乎完全退出全球竞争,市场份额由50%跌至10%。同时,在美国政府扶持下,大量美国半导体企业趁机抢占市场。
如今,美国又把矛头对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大搞垄断打压、技术封锁,千方百计打造“去中国化”的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再次暴露了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特质。
(三)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一直是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共同繁荣的积极力量,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外国企业走进来、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坚决反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
美国大搞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严重背离其一贯倡导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决策,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严重损害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工商界利益,其实质是搞逆全球化、去中国化。
放眼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希望在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中更好实现自身发展,而不希望阵营对抗、保护主义损害自身正当的发展利益。
如今,中国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其与美国的贸易额。
逆全球化、去中国化,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注定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对于各国企业来说,失去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机遇,极可能在世界创新竞争大潮中失去主动权。
很多美国商协会和企业提出,美对华投资限制将导致美国企业将中国市场让给其他国家竞争对手,严重损害美国自身利益。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美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约三成受访企业计划扩大再投资,足见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的重要性。
《华尔街日报》此前刊文分析,“拜登的对华投资限制不会摧毁中国风投市场”,因为不管美国怎样,中国政府很可能更倾向于国内资本在此类战略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另外,从美国前期制裁打压的情况来看,其对高端芯片、软件和机器出口的限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反,中国围绕技术限制展开的努力已取得惊人的快速进展,特别是在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图源:新华社
(五)
保护主义没有前途,开放合作才是正道。
美国一意孤行推行对华投资限制,将严重干扰中美两国企业正常经贸合作,损害中美两国企业利益。
奉劝美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厘清经贸领域国家安全边界,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