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更美好!吴川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南方+

大山江那孔村曾美胜、振文镇北乡村杨土福、兰石镇名利村张康华……在吴川市养老服务中心监控室里,工作人员实时观察着20位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若发现老人跌倒等意外情况,可以第一时间上门救助。

利用互联网实时观察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麦思容 摄

这是吴川免费为老人提供的居家养老(智慧养老)上门服务,选取了这20户符合条件的老人作为试点,通过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提供上门送餐、家政、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吴川积极顺应养老服务的社会需求,厚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助”公益资源,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初步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现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持续升级,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吴川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老人在休闲公园里晨练。何晨枫 摄

服务均等化

构建县镇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

走进吴川市养老服务中心,翠色的绿化园地令人心旷神怡,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坐在通风的走廊上,面向着草木清脆的绿地,脸上泛着幸福的笑容,其间不断有护工停下脚步与他们闲聊。

“这些老人都是五保户,腿部有疾,生活不能自理,有些老人刚来时很瘦,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后气色越来越好,也渐渐长一点肉了。”吴川市养老服务中心(吴川民康医院)护理部主任凌杏一边轻握着老人的手,一边介绍中心的情况。笔者注意到,有些老人看见凌杏的到来便开心地手舞足蹈。

据悉,吴川市现在正常运营的养老机构有7家,分别为吴川市养老服务中心、塘㙍镇敬老院、振文镇敬老院、吴川市乐和和养老院、广东晋一养老院、吴川市友晨养老院、吴川市君安颐养院。床位总数1058张,护理型床位693张,共入住老人411名。

吴川“五保户”在环境宜人的养老院里安享晚年。麦思容 摄

近年来,吴川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县、镇、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初步建立起了县级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示范中心、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三级全覆盖、多层级、强互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其中,县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位于吴川市养老中心内。该中心提供居家养老(智慧养老)上门服务,通过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利用电话、APP等,将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配送给老人,提供上门送餐、家政、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通过紧急呼援为老年人提供应急问题协助解决服务。

在镇级养老服务方面,吴川初步建立15个镇街级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分配资金安排建设、配置相关物资,如医疗床、急救箱、吸氧机、饮水机、消防器、轮椅、电视机、棋牌娱乐、电脑、电视等一批物品。在社区(村)养老服务方面,全市196个村(居)委会初步设置居家养老服务站。

当前,吴川创建了2个村级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站,成为周边老人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其中,一个选址在海滨街道下坡大村,共三层,建筑面积450平方米;一个选址在振文镇上港村,共三层,每层70平方米。

今年,吴川将继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全覆盖、多层级、强互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体系,特别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规范化运营,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生活更便捷

长者饭堂解决“舌尖养老”问题

一张张洁净的圆桌上摆放着荤素合理搭配的饭菜,老人围坐一起一边开心地聊天,一边享用着美味的午餐。这是梅菉街道长者饭堂里的一幕。

今年来,为解决社区内部分独居、高龄老人的用餐难题,梅菉街道长者饭堂、当地养老服务机构、梅菉街道社工站联合定期举办“爱心午餐”活动,为老人提供免费、营养均衡的餐食。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老人的饮食问题,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区的温暖与关怀。

“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月也会定期为吴川乡镇的老人送餐,如吴阳、黄坡、王村港等,送餐当天中午老人就不用自己煮饭,由于经费有限,目前还无法做到每天都配送,希望在养老服务方面能得到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发挥爱老敬老优良传统,让乡村老人得到更多的生活便利。”吴川市养老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老年助餐服务既是关乎老年人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去年来,按照“百千万工程”要求,在吴川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吴川积极推进长者饭堂建设,力争解决长者“舌尖养老”困难问题。

据悉,为加快推进吴川养老服务“长者饭堂”建设,满足老年群体助餐配餐服务需求,2023年,吴川推进15个镇(街)“长者饭堂”建设,对特困供养人员、60岁以上最低生活保障人员、80周岁以上老人,以及辖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日托老人供餐,并设立4个中央厨房配餐送餐,分别是:塘㙍镇粤西养老院,负责塘㙍镇长者饭堂;覃巴镇友晨养老院,负责覃巴镇、博铺街道、兰石镇、长岐镇长者饭堂;吴川市民康医养医院有限公司,负责浅水镇、樟铺镇、黄坡镇、吴阳镇、王村港镇、大山江街道长者饭堂;吴川市乐和和养老院,负责塘尾街道、海滨街道、振文镇、梅菉街道长者饭堂。

接下来,吴川将多渠道多形式推进“长者饭堂”建设。采取“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慈善捐赠一点、个人支付一点”的方式,对困难群众给予一定的用餐补贴,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老年助餐服务质量。

根据规划,今年吴川还把“长者饭堂”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百千万工程”重点推进范围。按照省、湛江市有关推动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部署要求,吴川继续加快15个镇(街)“长者饭堂”建设和运营规范化,解决老年人特别是特困供养人员、60岁以上最低生活保障人员、80周岁以上老人的助餐服务,推进吴川“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环境更舒适

率先超额完成湛江下达适老化改造任务

“你们考虑得真是周到,我眼睛不好,夜里起来上厕所的时候,总是看不到路,房间灯的开关离得很远,以前总是靠拿手电筒去厕所,现在有了这个小夜灯就好了,真是多谢你们。”高龄长者黄爷爷点赞吴川适老化改造工作。

近年来,吴川积极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的细化目标。根据《湛江市民政局 湛江市财政局 湛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湛江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转发加快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湛民〔2022〕105号)的要求,吴川市“十四五”期间适老化改造任务数1176户。

吴川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分解任务到各镇街,由各镇街初步选出符合标准的服务对象,吴川市民政局完成入户调查,组织中标单位开展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根据入户调查、评估和设计制定适老化改造清单。

“吴川适老化工作很早就开始了,服务队入户为困境长者提供‘菜单式服务’,包括提供安装小夜灯、添置防滑拖鞋、铺设防滑垫、安装厕所扶手等多项改造服务。服务队依据长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改造,改造服务的人性化、实用化得到了长者的认可和点赞。”梅菉街道社工站有关负责人表示,社区中有不少高龄或独居长者,因腿脚不便,难以外出,但因经济有限,从未对家中的环境进行无障碍改造,导致长者居家存在安全隐患,而适老化改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长者居家安全,提升长者晚年的生活质量和社区归属感。

2022年7月,梅菉街道社工站还顺利申报了湛江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链接公益慈善资源,在梅菉沿江服务点范围内开展了“居家安全改造”助老帮困公益创投项目。通过项目的开展,组建了1支“居家安全改造”志愿服务队,联动多方力量,根据群众的需求购买了厕所扶手、残障人士沐浴专用椅、厕所折叠凳、防滑垫、小夜灯等改造物资,沟通联系安装师傅,入户进行居家安全改造,进一步保障辖区内困难老年人、残障人士的居家安全。

“这些服务很实际,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很感谢政府和社工的关心”“上年纪了,有时上厕所蹲久了站起来会头晕,但想着装扶手又要用钱,能省就省了”……老人纷纷点赞吴川适老化改造暖心举措。

据统计,2022年和2023年湛江市分别下达吴川适老化改造任务235户和320户,吴川已分别完成317户和705户。2024年湛江市分配吴川适老化任务134户,目前已完成283户,在湛江率先超额完成了任务。

聚焦

吴川企业、志愿者组织、个人积极参与养老服务

爱心义举托起幸福晚年

一直以来,吴川各界社会力量心系养老服务,秉持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原则,营造出浓厚的爱老敬老社会氛围。

吴川常态化组织医护人员下乡为老人义诊。受访者供图

10月13日,团吴川市委、中力爱国志愿者吴川服务队在樟铺镇土光村举行敬老定点服务站揭牌仪式,标志着吴川首个专门为老年人设立的定点服务场所正式对外开放。

据悉,服务站以“关爱无限,服务至上”为宗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心理慰藉、生活疗理等志愿服务,同时,还推出上门服务计划,确保每位老人都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怀与照顾。“这是真正为我们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好地方,今后我们的生活起居有着落了,感谢政府和志愿者,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个敬老定点服务站。”首批体验服务的老年人纷纷点赞道。

据统计,吴川还设立了6个寿星苑,服务次数已有85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达1000多人,有效为老年人提供热情周到、暖心贴心的志愿服务。每逢端午、中秋、重阳等节点,志愿者都到老年人的住所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大米、方便面、花生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并与老年人亲切交谈,关注他们的起居生活,与他们共度节日。

本月是敬老月,连日来,天柱惠康服务队、天柱熟缘服务队、天柱大爱服务队、善和志愿服务队、湛江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吴川服务队、吴阳镇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志愿服务队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敬老爱老志愿活动,服务项目包括为老年人理疗、按摩、洗脚、义诊、送春联等。每到一处,服务周到,温情送达,老年人在志愿者的陪伴下,享受年轻一代的用心照料。年迈的张阿姨握着志愿者的手说:“你们对我们老年人太好了,我们这批老年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照顾,这种亲情好温馨。”

吴川志愿者下乡向老人宣讲最新政策。受访者供图

重阳节当天,天柱惠康、中力吴川的志愿者还专门下厨为老年人做饭,他们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有的洗菜,有的做饭,有的摆桌椅,经过一上午紧张有序的忙碌,由志愿者精心准备的精美佳肴新鲜出炉。随后,志愿者与老年人围坐一起共享午宴,老人纷纷喜笑颜开,对志愿者的爱心义举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吴川许多企业、各志愿服务队纷纷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他们有的送上慰问品、慰问金,有的送生活物资,有的送文艺表演,让老人感受社会的温暖。“养老院的老人长期与外界隔绝,志愿者的到来让环境变得热闹起来,老人很开心。”吴川市一名志愿者表示。

声音

撬动更大社会力量纾解供给难题

“养老院里比较缺的器材是步行器、坐便椅、沐浴椅,这些是很多老人日常甚至每天都需要用到的,而这些器材又往往容易坏,希望通过社会力量可以解决器材紧缺的窘境,为更多老人带来便利。”吴川市养老服务中心(吴川民康医院)护理部主任凌杏说。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病有所医”,成为当前摆在政府、社会和家庭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然而,资金困难、资金无法保障,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在推动养老服务工作时都会面临的阻力。这时候社会组织便成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社会力量成为纾解养老服务供给难题的政府好帮手。

吴川市民政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吴川企业家多、乡贤多、志愿服务队伍庞大,在吴川养老服务工作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他们热心公益,情系少年成长,也关爱长者养老,常常举行慰问长者活动,为老人送去慰问金、慰问品等,若能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力量,吴川养老服务工作将向前迈进一大步。

“希望有更多乡贤、企业、慈善机构、志愿服务队加入到养老服务行列,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编织出一幅幅温馨写意的老年生活画卷,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共青团吴川市委员会学校部部长李强呼吁。

南方+记者 麦思容

编辑 甘雨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