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空间从过去的对城市局部开放走向与城市融合;校园的分区从过去功能分离走向现在功能混合;学校从过去有边界到现在与城市融合无边界,这一系列转变,都值得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
在这一进程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逐渐显现:
一种是“城即大学”,模式强调大学与城市的自然融合和共生关系,注重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成为吸引人才和资本的重要因素。
另一种是主动构建的“大学城”,更加注重规划和布局的前瞻性和科学性,通过多方合作,共同打造集教育、产业和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板块。
然而,这两种模式并非绝对对立,“城即大学”和“建大学城”两种模式或将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推动大学与城市的共同发展。(相关阅读:去中心化:何以大学何以城|再造新广州 跨国调研行)
城即大学
嵌入城市的知识“绿洲”
欧洲的大学缘起于城市,与城市,尤其是工业革命后欧洲新兴城市的发展紧密关联。
“城即大学”模式,通常表现为大学校园在没有实际围墙的情况下有机分布在城镇中,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这些大学城历经数百年发展,大学与城市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探索新城式大学城的校城一体化发展方面,比利时新鲁汶大学城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案例。
在20世纪70年代,新鲁汶大学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南侧30km的一片农地中经规划建成。受当时比利时语系族群冲突影响,法语鲁汶大学被迫从鲁汶迁至法语区的一片农田中。校方出于对鲁汶所代表的传统大学城生活的怀念,他们坚持新鲁汶应既反映欧洲城市传统价值,又满足现代城市生活需求。
因此,校方没有选择当时较为常见的独立校园与功能分区式布局,尤其反对超大尺度的功能主义新城、疏离布局的高层住宅与不切实际的规划目标。最终,新鲁汶大学校方以老鲁汶为模板,以现代城市规划手法为工具展开总体规划。第一期项目投入使用后,凭借良好的可步行性、高度混合的城市与校园功能,以及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新鲁汶已成为布鲁塞尔周边的一座重要卫星城。
新鲁汶大学。资料图片
21世纪的美国,大学型知识经济圈的主要集聚地有三处。一处是以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核心的硅谷地区,一处是以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为核心的波士顿地区,还有一处是以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北卡州立大学为核心的三角研究园。
他们突出“大学”地位,先出现产业聚集再建立大学,强调大学的先发驱动作用及其产业聚集的因果关系。
同样值得探索的,还有伦敦艺术大学,由6个学院组成,均散落布置在伦敦市内,每个学院占据着伦敦市内别具特色的一处,学院与市内的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商场等公共设施距离十分近,而大学举办的艺术展览等也可吸引许多市民参与。
将校园拆分成若干部分,散落布置在城市中,城市的公共设施为校园服务,校园的文化氛围亦在影响城市。
英国学者安东尼·塞尔登曾表示,在未来,大学不会消失,但一定会彻底改变。创新发展驱动下的大学需要其对自己之前编织起来的大学藩篱加以冲破,把自身真正作为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等一起,嵌入城市。
大学不仅是教育和学术的中心,更是城市文化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繁荣为大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而大学则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成果,为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这种模式下,大学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整体。
建大学城
集聚人才的创新高地
相比之下,“建大学城”模式则更多地体现了规划的力量。这种模式通常由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合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在郊区或新区打造集教育、科研、产业和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城镇。
剑桥城,作为世界第一个由名校形成的知识经济大城,是每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热情的学者都绕不过的命题。事实上,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剑桥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一个乡镇,但是在1209年,一批从牛津大学出来的老师改变了这座小城的历史——剑桥大学在此建立,从此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史,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摇身一变成了享誉世界的知识地标。
如今,它的形成机制已经成为诸多社科学者研究与探索的例证,全球范围内效仿剑桥模式打造的大学城不胜枚举,诸如誉满世界的硅谷、筑波大学城、中关村等无一不带有“剑桥现象”的痕迹。
这些大学城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入驻,还汇聚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大学城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经济彻底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格局,大学城出现在每一座一线城市的规划蓝图中。
在中国,大学城具有一次性规划、快速建设、以学造城的基本特征。
广州也有一个著名的大学城,那就是位于珠江后航道小谷围岛的广州大学城。
对于高等教育的建设,广州从来都是“大手笔”。
近百年前,广州在五山规划建起了最早的“大学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在此“开枝散叶”。20年前,广州又在番禺小谷围岛建起一座崭新的大学城,并迎来首批高校进驻。
广州大学城。资料图片
10年前,广州决定将原大学城扩容,升级为“国际创新城”。这个升级版的大学城,被称为广州国际创新城,也叫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也有人称它为大学城2.0。
为此,在国际创新城的南翼区域,布局了大学城(二期),并新增了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一众名校,这个区域也被命名为“南岸起步区”。
眼下,大学城二期即将建成。尤其产、城两个维度补强,大学城“产学研城”的概念更加完整,人才虹吸效应愈加强大。而广州国际创新城的目标,不仅仅是成为一个科技公司聚集区,而是成为像斯坦福科技园、中关村那样的创新策源地。
“以往,一些高校‘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解决明天的问题’,但现在,我时常带领学生参观周边企业,而今在大学城附近的独角兽企业,便成为我们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林道谧说。
“我们期望大学城能打造成大湾区的产业中心,如同硅谷之于美国加州。”她坦言,通过持续的创新与人才引进,大学城有望实现人才在大湾区的集聚与留存,为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阅读:
策划:林焕辉 龚晶 陈思勤
统筹:陈思勤
撰文:钟晓宇
调研组:林焕辉 陈思勤 柳时强 周甫琦 刘珊 钟晓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