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何以大学何以城|再造新广州 跨国调研行

南方+

巴塞罗那大学毕业的年轻创业者们,在巴塞罗那科技城充满活力的共享办公空间中碰撞思想;

中央圣马丁学院的毕业生们在伦敦国王十字街区,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与服装产业深度融合,为伦敦时尚界注入新鲜血液;

UCL东伦敦校区的科研团队与伦敦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周边区域的医疗机构、科技企业紧密协作,共同探索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技术。

走读欧洲三国,在港口、企业、街区等之外,有另一种机构的力量始终如影随形:大学。这是这些世界级枢纽城市不可忽视的组成力量。

此次调研组的新发现是,这些城市的大学,都将不同的学院学科“拆解”到不同社区,将大学直接“分散”到城市之中。

“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去中心化,是近年来的一个明显趋势。”巴塞罗那市政府国际经济促进部门总监Mario Rubert说。

广州是一座“大学之城”。2023年,广州在校大学生合计164.15万人,位居全国第一。走在广州街头,平均每11人中就可能会有一名在校大学生;

广州也有一座大学城。2024年,广州大学城迎来20周年。建设20年来,累计向全国各地输送了超过80万名毕业生,是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人才摇篮”。

如何破除高校与城市之间的“围墙”,让城市与大学真正协同共振?在“去中心化”的理念下,何以“大学”何以“城”需要一次新的思考。

10月29日,广东正式对外发布相关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志在打造国家“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广州,也需要对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作出更多探索和实践。

伦敦大学学院东校区。资料图片

融合:引“校”进“城”

硅谷教父paul graham谈到创意精英喜欢的环境时曾评论道:“他们喜欢保存完好的旧街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郊区。就像创意阶层里描述的,他们希望生活在有个性的地方。”

个性到底是什么?伦敦的国王十字街区或许能告诉你答案:营造独到的创新氛围。

在国王十字路口和St Pancras国际火车站的北面,一处废弃的67亩地块,启动了欧洲最大的市区重建项目———引入中央圣马丁学院。

这个顶级的时尚界学术中心是国王十字街的首批“业主”之一,之后该学院所属的伦敦艺术大学将新校址也落在国王十字街区,慢慢地这里的氛围就开始变得有创意、有活力,那些以艺术文化为卖点的机构也纷至沓来,比如博物馆、画廊、艺术空间等。

中央圣马丁学院。资料图片

“从学院入驻起,我们的氛围就开始和伦敦西区很像,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金融区。”奥雅纳工作人员Carina介绍,学院设置的时装、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视觉传达等专业学科,与片区内相关的设计、传媒等产业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可以说,中央圣马丁学院的入驻,点燃了这个街区工业遗迹的活力,年轻人的艺术创造,留下了来往的人流过客。

2014年底,35家国际领先的知识机构发起成立了伦敦知识区,其中包括学术、文化、科研和媒体组织等。以国王十字车站为中心的一英里辐射范围区域,聚集了绝大多数联盟成员。到现在,这个一英里的创新区里,一共有超过7所高校、13家文化机构、21家博物馆与画廊、60余家合作组织、年均访客超过1000万。

把现代时尚融入历史建筑,把文艺活力空间揉进繁华商业街,让公共社交空间遍布街区,是新旧共存,是动静结合,是烟火气和商业融合的跨界融合。

同样值得借鉴的,还有位于伊丽莎白公园的UCL东伦敦校区,这是伦敦东岸文化中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后将与UAL(伦敦艺术大学)、Sadler’s Wells剧院、BBC音乐工作室、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东馆共同构成围绕奥体公园发展起来的创新和学习中心。

伦敦大学学院东校区。陈思勤 摄

伦敦大学学院东校区。陈思勤 摄

据调研组了解,UCL东伦敦校区更加看重发展前沿的交叉学科,并且强调大学对所在社区文化的融入与贡献。

城市与高校是“命运共同体”。二者应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最大限度把高校的人才、科技等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

共生:以“知识更新”驱动“城市更新”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知识城市”一词开始在欧美兴起。这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战略。其核心就是促进城市资源高效配置,“城市知识更新区”孕育而生。

提起巴塞罗那,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足球,是巴萨是梅西。却不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进入“知识更新”计划的城市。

在巴塞罗那科技城,大学跟着产业走,专业建在当地产业链创新链上,年轻人上课、实习、创业,在一个社区里即可完成。

巴塞罗那市政府国际经济促进部门总监Mario Rubert介绍,巴塞罗那近年来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去中心化。也就是说,不再是几个重要大学聚集在一个大学城的区域,而是按照行业来进行重新设点。

“比如巴塞科技城,周围有越来越多跟环境工程以及能源相关的学院和院系分布,是因为这里有相关的产业。再比如在22@区里面,也有好几个大学院系的分布,有产学研一体化,街区的活力就提升起来了。”Mario Rubert说。

在巴塞罗那科技城的办公室里,一张张桌子,就是一个个公司。

“早在十几年前,当Co-Working这个概念还没有很流行的时候,我们就想要有这样一个空间,所以决定把一些办公位开放给其他的公司。”巴塞科技城CEO米盖尔·马蒂表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不同公司的人能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交流。

巴塞罗那科技城。钟晓宇 摄

巴塞罗那科技城。钟晓宇 摄

acceXible就是“办公位”上的一员。这是一家通过自动语音分析捕捉患者的声音,使用人工智能测量模式,从而检测出痴呆症、帕金森氏症甚至冠心病的早期迹象的公司。

“像acceXible的公司,在巴塞罗那科技城有很多。”米盖尔·马蒂介绍,该公司这项技术便是从巴塞罗那大学经过科技的孵化,联动了一线,最终成为现实。

如果说城市引入大学,是大学依赖城市资源而对城市的一种参与,那么硅谷与波士顿“128公路”模式则把大学和城市的关系转换为大学对城市的引领,创建了一种大学与城市合作的新范式。

麻省理工是“128公路”的核心。以其为代表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聚集,吸引了阿斯利康、诺华、辉瑞等上千家生命科学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到来,培养出的毕业生遍布产、学、研各大机构,帮助他们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

可以说,麻省理工主导了“128公路”的产生和发展,波士顿地区的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群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西海岸,1951年,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园区,把大学里的研究者和新兴产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硅谷”开始成为科技创新前沿,至今仍引领了全球技术创新浪潮。

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到麻省理工学院与128公路,大学开拓了一条与科技公司结合的道路,这些公司很多是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实验室的“衍生物”。

大学尝试打破“大学—城市”原有的资源依赖式合作关系,依靠大学创新的头脑来重塑城市的特色,这对于以大学为锚点的广州国际创新城具有借鉴意义。

剑桥大学是诞生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高等学府之一。陈思勤 摄

剑桥大学是诞生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高等学府之一。陈思勤 摄

重构:创新环带如何“破墙”

随着大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知识力量的日益凸显,如何让大学融入城市而不仅仅是寓居于城市,成为大学和城市的共同选择。

当大学把讲座室、图书馆、研讨室等建造于城市时,就开始塑造了一种城市环境。当大学师生把人文主义思想、理性科学的精神带入城市时,城市开始弥漫着大学的气息。城市在大学的影响下变得更有活力,能够自由地进行创新,能够通过大胆的改革来荡涤陈旧思想的阴霾。

英国著名的城市大学运动就是大学与城市的一种相互需要。

城市大学主动融入地方,围绕地方经济特色办学,并发展成为地方工商业发展的教育和研究中心。例如,伯明翰学院与酿酒业、利兹学院与纺织业、谢菲尔德学院与钢铁业的关系,利物浦大学的航海业特色等。

利物浦大学。资料图片

利物浦大学。资料图片

每一所学校其实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聪明的创新区懂得借力,发展并建立自己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

从建设方面来看,与国外大学相比,国内大学的校园与城市时常因一墙之隔而成为“两个世界”,大大限制了彼此交互创新的传输效率。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打破大学与城市间有形的墙与无形的墙,显得尤为必要。把大学校区、邻里社区和科创园区连成网络,打通“产、学、研、商”的隔断,促进和深化各主体从自发地组织到自觉地集群,即以学科链催生、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当下,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去中心化”不仅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更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知识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广州大学城。资料图片

回顾广州,不难发现,区域内的大学多数倾向于采用大院式独立或聚团布局的方式,这种布局在功能联系及物理空间形态上,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校城相对独立的特点。尽管高校拥有众多重点学科,但与城市产业的关联度仍有待提升,学校周边对于创新研发空间的需求旺盛,而相应的供给却显得相对不足。

如果将广州这座城市比作一个人的身体,那么大学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知识造血系统之一。

对标世界大学的运作模式,广州建设环五山、环大学城、环中大、环港科大创新策源区已迈出了步伐,并且还在不断激发高校、大院大所和企业集成式创新活力。

“去中心化”作为大学提升城市知识经济密度的新理念,正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强大的生命力。历经20年建设的广州大学城也在重新审视“大学”与“城”的关系,大学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加紧密、开放、包容的知识创新共同体。

更多阅读:

点位对标⑥:城即大学 vs 建大学城 |再造新广州 跨国调研行

再造新广州,为何需要来一场跨国调研?

专题|再造新广州 枢纽大问策

策划:林焕辉 龚晶 陈思勤

统筹:陈思勤

撰文:钟晓宇 陈思勤

设计:招凤仪

调研组:林焕辉 陈思勤 柳时强 周甫琦 刘珊 钟晓宇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张位进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