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筑平安防线 多措并举护民政平安

越秀政法
+订阅

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近年来,广州立足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区位特点和城市特质,高质量统筹发展与安全,不断擦亮平安广州这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为了充分展示广州凝聚各方力量,持续深化平安广州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广州市委政法委统筹从10月至11月开展“平安广州有你有我”主题宣传活动,并在“广州政法”新媒体端特别推出“平安广州有你有我”专栏专题,接续讲述平安广州“好故事”,传播传递平安广州“好声音”。

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体悟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及各项部署,围绕“惠民生、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平安民政建设,为广州深入推动平安建设贡献民政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聚力赋能

确保民政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始终把平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政治要件落实闭环管理制度,从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24小时民政领域舆情监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五维育廉”民政特色廉洁文化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认真开展好“八五”普法工作,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民政干部队伍,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以党建新成效引领民政领域平安建设新发展。

强化基本民生兜底保障

守好社会安全稳定基本盘

坚决扛起兜底民生政治责任,格外关注关爱关心低保、特困、困境儿童、特殊困难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健全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探访制度,为2.7万名居家特殊困难老年人建立电子档案和开展关爱探访服务。依托“平安通”为7.2万名低保低边、独居、高龄等居家老年人提供紧急呼援、心理慰藉、定期关怀等服务。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达至1282元/人月,同比增幅3.5%)等社会救助标准,实施分类救济、消费性减免补贴、价格临时补贴等机制,综合救助水平居全国前列。深化“穗救易”社会救助服务改革,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协同救助,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枢纽,打造39个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共助空间”试点,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社会救助格局,形成具有广州特色“共助”新模式,满足困难群众多元救助服务需求,坚决守牢社会安全稳定基本盘。

2024年广州市“心手相牵·穗爱童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夏令营组织困境儿童参观正佳海洋广场博览馆

强化行政区域界线管理

助力边界地区平安稳定和谐

印发平安边界建设标准,全面开展界线矛盾纠纷排查,大力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完成1条市级界线、4条区级界线、26条镇街界线的联检及上报备案工作;加强界线界桩日常维护管理,全年组织指导全市388条界线开展2次巡查管护;将南沙区部分镇街区划调整勘界后的8条界线的矢量数据,共享至智慧广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有效维护社会面治安稳定

健全市、区两级协调联动机制,规范街面巡查救助流程,建立部署市、区、镇(街)三级街面救助电子地图,强化流浪露宿人员聚集重点区域综合治理,优化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流程,加大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寻亲送返力度,积极落实长期滞留受助人员落户安置政策。2024年共救助服务流浪乞讨人员14897人次,协助返乡4116人次。推动流浪乞讨人员通过就业更好融入社会,全年累计引导流浪乞讨人员就业44人,提供各类技能培训471人次。

救助站工作人员为街面流浪乞讨人员送物资


来源:广州政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