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合作,“包”出成效!黄石街做细做实重点未成年人包保工作

广州政法
+订阅

今年以来,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高度重视重点未成年人包保专项工作,为提升重点未成年人包保工作见实效,黄石街遵循“一人一工作群”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通过精准实施“五项”举措,全方位落实重点未成年人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通未成年包保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地毯式排查

黄石街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村社网格全覆盖的重点未成年人排查机制,综合运用网格巡查、学校发现、线索举报等方式,同步开展专项摸排,将全街单亲家庭、事实无人监护未成年人、安置帮教人员子女等重点群体纳入走访帮扶对象,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定制式包保

对每位重点未成年人按照“6+N”包保模式配齐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责任区党员、社工、村居律师顾问等基础力量,并根据分类分级情况增加民警、妇委干部、 精防 医生等加防力量,在全街建立了一支95人的包保小组队伍;对情况较为复杂的,由街处级领导提级直接包保,集中力量解决问题,确保未成年人“有人管”。

包保小组走访重点未成年人

闭环式管理

辖内重点包保对象逐一建立“一对一”包保工作微信群,由包保小组队伍跟进日常走访、教育帮扶等措施,并在工作群动态分享有关情况,实现信息互通,避免多头走访给问题青少年的家庭生活、学业带来困扰,确保各参与单位“真包保、实包保”。

“一对一”包保工作微信群

协同式帮教

充分发挥“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作用,全面整合街道各职能部门、网格员、社区民警、驻街(社区)律师等资源力量,对重点未成年人实施协同服务,明确包保职责,细化任务清单,因人因事实施帮教,确保“事事有人管,爱心不缺位”

动态式“跟踪”

对重点未成年人排查包保工作实行“日排查、周评估、月研判”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建档定级的在册人员信息实现动态调整、落实“包后服务”;对帮教效果不佳或反复犯案的,由街道牵头、村居配合,加强与监护人沟通,争取监护人支持配合,将其送入专门学校开展矫治教育,确保“包得住,有成效”

未来,黄石街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包保帮教工作,加强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的沟通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做细做实未成年人 包保 帮扶、法治宣教等“护苗”行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各项工作出新出彩。

来源:黄石街、白云政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