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雨。午后,同季市、广平往陶陶居品茗。”1927年3月18日,鲁迅在日记里写道。
陶陶居,寓意“乐也陶陶”。这座始创于光绪六年(1880 年)的茶楼,以浓厚的文化和优质的菜式倾倒无数文人墨客。除了鲁迅,巴金、陈残云、刘海粟都是陶陶居座上客。现如今,陶陶居依然备受国人喜爱,很多前来觅食的食客直呼排不上队。
为满足广大食客的需求,今年11月1日至10日,陶陶居将在2024年广州国际美食节设摊,带来传统小吃——猪脚姜、焖牛杂、萝卜糕、现烤核桃酥;时兴饮品——手作奶茶、冻柠茶,现场还会有师傅手包陶陶居招牌大虾饺,现包现蒸,味道一流,以期让更多人品尝正宗广州味。
美食节部分展出菜品
看都市烟火气 品广府美食情
“我们坚持‘修旧如旧’,投入了7600万元只为重塑清末民初的酒楼之貌。”10月25日,记者走进坐落于广州荔湾区第十甫路的陶陶居百年总店,听陶陶居团队讲述陶陶居的故事。
重新修缮后的陶陶居总店整体堂皇大气,兼顾西关文化风情和岭南园林文化气息,还原了百年前清末民初的老广州茶楼文化场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阳光明档厨房。圆润饱满,有13道褶子,每只包含3-4只大虾仁的陶陶居大虾饺;酥皮薄脆香甜,内馅水嫩顺滑的明炉香滑靓葡挞;外皮酥脆,面包松软,内里还藏着奶香馥郁的水牛奶的菠萝包都“诞生”于此。这个厨房容纳了所有茶点制作的环节,紧张而热闹的工作氛围,向食客展示着“新鲜、现做”的美食诱惑。
酥皮水牛奶菠萝包、明炉香滑靓葡挞、陶陶居大虾饺
从阳光明档厨房往里走,就是陶陶居的后厨,师傅们有条不紊地准备着菜品,“新鲜食材,手工制作”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传承百年手艺,精选清远黑棕鹅,经过8道工序、16小时的陶陶居百年烧鹅皮脆肉嫩、入味多汁;融合凉、温、脆、软四种口感的冰镇咕噜肉清爽开胃;只选用罗马生菜最嫩菜心的啫啫生菜煲爽口脆嫩……这些特色菜都出自这里。
啫啫生菜煲、陶陶居百年烧鹅、冰镇咕噜肉
“刚工作的时候,我会亲自给客人制作啫啫生菜煲,看着他们期待的神情,我就知道我们的坚持是对的。”陶陶居团队表示。2015 年陶陶居首次踏出西关,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门店,规划四种经营模式,覆盖全面消费场景,满足客人的细分需求。但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呈现匠心,做有温度、高水准的广府菜,助力粤菜文化发扬光大。现如今,多家陶陶居店铺坐落于闹市之中,用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菜式,演绎广州人最难忘的“舌尖记忆”。
扬中华文化 玩跨界创新
广东省餐饮协会授予陶陶居“广州殿堂级美食地标”称号。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广府经典味道的把控上,陶陶居一直很用心。陶陶居茶点坚持纯手工制作,保留传统工艺,让每道茶点还原老西关的风味。而陶陶居作为中华老字号,至今已有六代传承人,致力于用匠心手作让非遗点心活起来。
手工制作现场
近年来,陶陶居也借助地道广府味,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窗口。法国大使、巴西大使到陶陶居进行文化交流;美财政部部长来广州的第一顿饭,吃的就是陶陶居。独特的东方粤式文化韵味加强了文化交流和互动,让外国友人体验美食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华文化。
虽然是“老品牌”,但也积极拥抱“Z时代”。陶陶居一直致力于广府饮茶文化的宣传,曾多次举办“广府饮茶文化展”,设置新潮有趣的“打卡点”,展示老字号的历史积淀和生命活力,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广府饮茶文化。
老字号,也可以很有活力。未来,陶陶居将继续兼顾传承与创新,用好食材造就地标美食,让广府味道传万家。
文:番禺融媒记者杨岚 陈国添
图:陶陶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