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故事|澳门本土成长科学家麦沛然:要为大湾区培养国家紧缺芯片人才

今日香港地
+订阅

03:42

濠故事|澳门本土成长科学家麦沛然:要为大湾区培养国家紧缺芯片人才

1999年,正值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之际,土生土长的澳门人麦沛然怀揣着梦想踏入了澳门大学的大门,本科毕业后获保送留校直接攻读博士。二十五载光阴流转,他已由一名满怀憧憬的学生变成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科研工作者,担任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这二十五年里,我不仅见证了澳门大学的成长,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家的发展。”在接受GDToday专访中,麦沛然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感慨,畅想25年后澳门回归50周年,麦沛然相信澳门和横琴将会聚集人才,诞生一批重要的科创企业,大湾区成为世人向往发展的重要区域。

走进澳门大学的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的氛围扑面而来。先进的设计工作站和精密的测试设备井然有序地排列,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仪器安静地运行着,旁边的展示柜中陈列着各种已研发的高性能芯片样品。墙上挂满了专利证书和国际奖项,展示着团队多年来的技术积累与全球影响力。

这些设施,在麦沛然刚入学时并不存在。他告诉记者,当年他读书时学校只能在停车场划出约两百平方米的空间作工程实验室,每项研究都由零开始,要购入元件开展实验,“不过同学们受澳门回归祖国鼓舞,都各展才华,无惧辛劳。”

2011年,在科技部的批准下,获得国家和特区政府的资金支持,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成为澳门第一所工程学领域的国家级顶尖科学研究基地。十余年来,实验室于芯片技术研发上至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发表论文数目在顶尖院校中也处于领先位置,在全国具有影响力。

十年前澳门特区政府设立的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也为科研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支持。“通过特区政府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了主要的研究经费,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教授人才。”麦沛然告诉记者,今日的澳门大学已成为一座现代化高质量学府,其毕业生更是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企业的青睐。

麦沛然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头衔,澳门首个土生土长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他于2018年以在高效能无线通信和微电子积体电路创新技术的成就,正式被评选为该学会会士,是当中最年轻的学者之一。说到这些荣誉,他说“当年轻人看到像我们这样的前辈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他们也会更加有信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期盼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带动澳门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发展,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出贡献。

“芯片人才本身的缺口很大,因为过去内地高校对芯片方面的人才培养数量远远跟不上行业产品的需求。随着各地大力推动集成电路研究院或学院的成立,这种状况正在逐步改善。我们希望培养出能解决核心问题并对未来趋势保持高度敏锐的人才。”麦教授告诉记者,“这不是一般的工程师,而是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才,以应对集成电路未来的需求,提供良好的支持或引领的力量。”

麦沛然告诉GDToday记者,在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方面,实践的经验至关重要。“与教授讨论问题时,教授会给出一些建议,寻找新的方法。但面对问题时如何解决问题,实际上做芯片一定要有实战经验,真正去设计、制造和测试芯片。”他表示,这个过程相对昂贵,需要大学愿意朝这个方向发展,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行实际的芯片练习。

澳门大学在芯片方面的领先地位,正因为横琴校区的建设有望获得进一步提升,“以前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因为澳门空间有限而不得不离开这里寻求更好的机会,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麦沛然满怀信心,“横琴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大门,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留在这里施展才华。”

展望未来,麦沛然告诉记者,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横琴新区将成为澳门未来发展的重要支点。他说:“过去许多我们的毕业生毕业后会离开澳门,因为澳门太小,可能没有能力承载太多人才,但横琴就没有这个问题。所有从内地来澳门读书的毕业生,他们可以选择留在横琴的企业发展自己的事业,再经过十年、二十年,我们的毕业生可能会成为许多公司的领导者。”

制片:GDToday记者 王勇幸

采访/视频:GDToday记者 杨虓 蒋君彦

文字/脚本:GDToday记者 王勇幸 李乔新 实习生郑玮璐 发自澳门

编辑 朱琦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