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核心举措!珠海构筑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服务矩阵

南方+

10月25日,中共珠海市委办举办“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发布会,会上推出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的四大核心举措——“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平台、“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产品手册、“乡村金融伙伴”、“特色金融网点”,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珠海市副市长黄振球在致辞中表示,为确保“百千万工程”取得实效,珠海专门成立了金融专班,加大了金融资源投入,优化了金融产品和服务,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地加强“百千万工程”金融保障。当天推出的四大核心举措分别代表着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的服务平台、行动指南、人才基石与前沿阵地,将共同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矩阵。

金融服务平台高效融合线上线下资源

当天,珠海市“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平台将结合全市产业发展所需,运用金融科技手段,高效统筹金融资源、产业政策、政务数据等要素,探索构建珠海市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实施路径。

具体而言,该平台通过联通政府数据、公开数据和商业数据,为中小微企业建立了实时更新的数字档案,目前已打通26个政府部门政务数据,拥有28类数据源、127个原始库表和803资源信息项字段数,平台建档企业达到81000多家。

平台与银行端进行联合建模,围绕科技型企业实现专属特色产品,并结合现有各区情况,联动银行上线供应链金融产品、推出融资租赁等服务。

平台还引入了智融AI小助手小贝,对建档企业进行全方位评估,进行多维度、实时、连续地打分,银行根据分值可批量预授信,分值还可以帮助政府精准制定和匹配政策,并实时监督执行情况。企业可通过小贝一键获取自身可获得的预授信额度,高效提升贷款效率。

据介绍,“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平台的上线,将通过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为全市“百千万工程”项目和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体验,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金融特色产品和网点提升服务精准度

活动当天,珠海发布了一批服务县域经济城乡协调发展的金融产品,并为市“百千万工程”特色金融网点授牌。

金融特色产品的推出,旨在丰富珠海支持“百千万工程”金融市场的产品供给,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断提升产品涵盖“百千万工程”不同领域。

今年以来,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动员各类金融力量导入金融资源,推出服务县域经济城乡协调发展的金融产品,为“百千万工程”提供“源头活水”。

此外,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按照省“百千万工程”金融工作专班关于支持金融机构结合实际设立“百千万工程”金融特色网点的工作要求,推动珠海金融机构设立了6个特色网点,覆盖全市主要涉农区域,其中斗门区3个、金湾区1个、高新区1个、万山区1个。

金融特色网点的打造,旨在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这些网点将结合当地特色和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无论是企业客户还是个人客户,都能在金融特色网点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解决方案。

乡村金融伙伴打通“最后一公里”

“乡村金融伙伴”,是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金融支持重要举措,有助于带动资金和金融服务下沉,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专业金融服务和乡村振兴零距离。

活动当天,珠海正式从珠海农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珠海分行选出170名业务素质过硬的客户经理一对一派驻到全市170个村和涉农社区,为各类新型涉农主体和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实现“党建+金融+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市金融工作专班还设计了“乡村金融伙伴”徽章,制定《珠海市“乡村金融伙伴”工作指引》,确保“乡村金融伙伴”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落细取得成效。

据介绍,乡村金融伙伴将深入农村基层,发挥金融专业优势,为农民提供金融知识普及、信贷支持、理财规划等服务,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市“百千万工程”金融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政策措施体系,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向县镇村倾斜、金融服务进一步向县镇村下沉、金融人才进一步向县镇村汇聚,在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和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彰显担当。

 相关阅读 

点赞|助力乡村振兴,珠海这些特色金融产品有你需要的吗?

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快来点赞珠海这些特色金融网点

南方+记者 张紫微

编辑 刘梓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