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斑蝶迁徙之谜!深圳首次举行斑蝶标放行动

南方+

蓝点紫斑蝶、巴黎翠凤蝶、玉带凤蝶…… 10月25日,深圳公园首次斑蝶标放行动在塘朗山郊野公园举行,这意味着深圳加入国际斑蝶标放网络,深港两地可就此交流及分享斑蝶迁飞大数据。活动由香港凤园保育区的专家带领,30多位蝴蝶保育服务志愿者参与,实地体验斑蝶标放,共同助力解开斑蝶迁徙之谜。

深圳首次举行斑蝶标放行动</p><p>南方+ 鲁力 拍摄

你知道有蝴蝶也会迁徙吗?哪些蝴蝶在迁徙途中会在深圳停留呢?据介绍,斑蝶是具有迁徙行为的主要蝴蝶科类,每年斑蝶会以成虫形式过冬,寿命较其他蝴蝶种类长,并会选择在树林及山谷中聚集,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斑蝶标放是指网捕会迁徙的斑蝶,在其翅膀写下标记、再放回大自然的动作,有利于追踪蝴蝶迁徙的路线。透过对斑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生活习性及保护需求,追踪斑蝶越冬迁徙的行踪。

深圳首次举行斑蝶标放行动</p><p>南方+ 鲁力 拍摄

“通过标放,我们可以了解斑蝶在深港地区的迁徙路线,斑蝶在深圳有没有停留点,了解他们的停留点后,还可以用我们的力量保护它们的栖息地。”香港凤园保育区高级项目主任欧嘉强说道。

当前,美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均有开展斑蝶标放工作。香港凤园蝴蝶保育区自2011年起进行“华南地区斑蝶标放研究”,至今已开展了13年斑蝶标放工作,标放超过5000只越冬斑蝶。

凤园蝴蝶保育区总干事邱荣光博士表示,本次斑蝶标放行动,是深港两地一次突破性的合作。在此之先,越冬斑蝶标放普查研究至今已有两次突破性发现。记录到由日本迁飞到中国香港的大绢斑蝶(Parantica sita),其飞行直线距离逾2500公里,横越大海,途经中国大陆沿海及中国台湾,到达中国香港,是亚洲最远的飞行记录,是相当重要的科学发现。

深圳首次举行斑蝶标放行动</p><p>南方+ 鲁力 拍摄

当天,活动还授旗成立了深圳市公园蝴蝶保育志愿分队,为长效开展深圳蝴蝶保育工作奠定基础。

据统计,塘朗山郊野公园的蝴蝶多达50种,如蓝点紫斑蝶、巴黎翠凤蝶、玉带凤蝶等。类似活动还将在马峦山郊野公园、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等地开展,此举有利于了解深圳蝴蝶的生物多样性,为进一步建设深圳蝴蝶园,开展深圳蝴蝶保育及蝴蝶相关自然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采写:南方+记者 杜艳

摄影:南方+记者 鲁力

编辑 陈静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