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镇运营”振兴乡村!惠城汝湖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

南方+

点击图片查看报道专题

近日,位于惠城区汝湖镇的七女湖体育公园开工建设,为全区加大公益性、基础性全民健康服务供给填上一块重要拼图,也为汝湖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擘画浓墨重彩的一笔。

乡村振兴正从过去的1.0建设时代进入到2.0运营时代,七女湖体育公园正是汝湖镇谋划“整镇运营”的生动实践。当前,汝湖镇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圩镇一体化运营”模式,统筹调配镇域资源,挖掘专业运营人才,开发“七女湖”镇域共富品牌,加速推动诗意田园和现代都市交相辉映。

乡村运营推动乡村振兴迭代升级

以玉米为媒,促三产融合,一年一度的玉米节奏响了汝湖以延链补链壮大特色产业的最强音;行绵延碧道,赏本土渔歌,60公里徒步活动迈出了汝湖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铿锵步伐;完成“七个一”建设,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汝湖加速绘制美丽圩镇新画卷……自1镇1村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以来,汝湖全面迸发“镇”能量,阔步奋进春天里。

“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汝湖取得了‘一年开局起步’的阶段性成效。”汝湖镇党委副书记李小海说,但与此同时,如何完善新建基础设施管护,如何统筹资源要素联农带农发展,成为汝湖推动乡村振兴面临的新课题。

汝湖不是个例。当前,通过持续不断的迭代升级,不少镇村已经完成了将资源逐步开发并沉淀为乡村资产的过程,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硬件条件。但美中仍有不足:一是同质化开发,千村一面;二是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产业缺少人才,有输血无造血;三是没有把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而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必须借助于乡村运营。

找到问题的关键,问题便已经解决了一半。所谓乡村运营,就是把乡村作为一个市场化主体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经营。

在汝湖镇,乡村运营有着良好的基础。早在2020年,汝湖就成立了镇属国企永丰公司,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在谋划“整镇运营”的过程中,今年9月,永丰公司与汝湖全部27个村(社区)共同成立“七女湖”强镇富村公司,牵头整理旧粮仓、旧民居等闲置资产50余处,整理村集体闲置资源600余宗,在全面摸清镇域闲置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分类建立镇域资源招商库,共同招商。

抓党建、强队伍,推动“单打独斗”变“抱团作战”,汝湖全镇上下一心,推动镇村一体化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共推共促的强大合力,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为进一步凝聚“整镇运营”的合力,永丰公司与销售企业联合成立了“七女湖”商贸公司,至此,汝湖正式搭建起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永丰公司、“七女湖”强镇富村公司、七女湖商贸公司为主导,27个村(社区)强镇富村公司以及汝湖商会、仍图商会会员企业乡贤等N个社会企业多方主体参与的“圩镇一体化运营”平台,“1+3+27+N”多元主体抱团聚力,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一体化机制推动乡村运营高效运行

理顺了平台架构,摸清了资源“家底”,汝湖“整镇运营”走上快车道。

今年国庆长假,位于汝湖镇新光村一隅的村咖、私房菜庭院——“穗月森晴”火了。“待在那里真不想走,夕阳西下,才不舍离去。”“隐藏在田园间古色古香的庭院,是我可以待上一整天的新中式庭院。”……“穗月森晴”成为年轻人、亲子家庭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穗月森晴”女主人黄燕平早年游历全国,见识过很多不同风情的庭院,今年返乡创业瞄准了庭院经济,这与汝湖镇“打造惠州市最具规模的近郊文旅、亲子研学基地”非常契合。从筛选山水资源到流转闲置农房,到周边环境配套提升,汝湖“整镇运营”一套班子整套流程服务到位,不仅将黄燕平的创业项目“扶上马”,还贴心“送一程”。

如今,“穗月森晴”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不少网络平台走红。“国庆假期我们的日均接待量高达500人次,很多客人来自珠三角地区,我们也推出了非遗漆扇等活动,深受游客欢迎。”黄燕平说。

“穗月森晴”是汝湖“整镇运营”诸多成功项目的缩影。“我们建立起企业提需求、镇属国企牵头盘资源、强镇富村公司配资源、集体招商落项目的一体化运营闭环机制。”李小海说。

依托近城临江、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以及山水环绕的生态优势,汝湖“整镇运营”对接落地,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资本”聚合力推动穗月森晴、水苑印象等项目,培育庭院经济、网红经济等新消费增长点。

与此同时,汝湖创新可持续一体化运营模式。例如,镇属国企全过程参与七女湖体育公园、美丽圩镇客厅、农贸市场等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的规划设计,留足大小商业项目运营接口10多个,已有8家意向企业洽谈中。未来,一方面“政府下单、国企服务”,国企将充当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护“大管家”;另一方面,项目运营产生的收益又将反哺圩镇基础设施管护和壮大集体经济,“双向奔赴”“良性循环”将成为常态。

截至日前,汝湖镇属国企永丰公司和强镇富村公司参与圩镇建设运营项目10余宗,项目资金约1.2亿元,搭建平台参与整镇运营项目20余宗,项目资金超15亿元。

打造共富品牌打开农民增收新渠道

暖阳普照,已入深秋,汝湖镇的田野里生机勃勃——眼下,一片片甜玉米地里青翠的玉米苗长势喜人,新一造甜玉米不久将成熟上市。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作为广东省甜玉米专业镇、惠州市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镇,汝湖镇狠抓延链补链,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围绕甜玉米“种——产——销——游”全产业链建设,构建以甜玉米为主导,丝苗米、沉香、观赏鱼等为特色的“1+N”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全方位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特别是今年,汝湖推动镇属国企与本地民营企业合作,成立七女湖商贸公司,高位谋划镇域共富品牌“七女湖”,打造农民增收新渠道。

在深化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七女湖商贸公司整合整镇资源,从田间地头收购当季作物,结合本地农户种植的甜玉米、番薯、淮山、花生、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开发“玉米汁”“玉米淮山面”“玉米番薯面”“富硒大米”等27款特色农产品,优化农产品加工技术,进一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及经济效益。

以汝湖镇美丽圩镇客厅为销售主阵地,七女湖商贸公司整合线上线下平台,将各类农产品统筹设计、统一推荐,提高“七女湖”农产品曝光率,并推出各类节日礼品套装。今年中秋前夕,七女湖商贸公司推出“汝湖镇乡村振兴本土农特产品”团购套餐,所售均为本地优质传统手工月饼、花生油、富硒米等农特产品,假期销售额突破40万元。

在探索“订单式”产销合作模式方面,七女湖商贸公司积极与汝湖周边的家庭农场、合作社以及黄埔村、围仔村等村集体以“订单农业”模式合作,实现农产品供销一条龙服务,同步带动周边20多户农民实现增收,推动壮大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村民“家门口的就业”,让农民口袋“鼓起来”。

接下来,七女湖商贸公司将持续多措并举打响“七女湖”镇域品牌,同时推动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申报绿色甜玉米产品产地认证,切实推动甜玉米产品“地标化”“标准化”。此外,公司还将创新设计七仙女形象IP,将汝湖七女湖神话故事融入品牌价值,推动品牌本土化、年轻化,为传统农产品带来新活力。

挖掘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通过盘活乡村资产,经营规划镇村经济来帮助农民创收增收的乡村经营,是实现共富乡村的有效路径。这一路径的达成,在于一支规模庞大的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带头人队伍。因此,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在于挖掘和培养一批乡村专业运营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在汝湖“整镇运营”推进的过程中,挖掘专业运营人才、做好“引育管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有效缓解乡镇发展集体经济中职业经营性人才短缺的问题,汝湖镇坚持让“专业人”办“专业事”,推动建立人才库及乡土人才培育机制,招聘乡村职业性经营人才,破解“谁来强镇兴村”的发展难题。

特别是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的过程中建设“头雁”队伍,注重选好配好政治素质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作为村班子的带头人。实施人才回引计划打造“归雁”队伍,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培养锻炼、技艺传承等,鼓励致富带头人、本土大学生等“乡土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同时依托乡镇党校、教育实训基地等,有针对性的培育一批“乡土”人才。

汝湖镇还联合惠州学院和驻汝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三方共同策划成立惠州市首个乡村振兴博士驿站,依托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博士资源约500人,探索“乡村出题,博士答题”的精准化“揭榜挂帅”运营管理机制,着力培育乡土人才,为开发农特产品“种——产——销——游”全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撑及服务保障。

为招聘具有市场管理及营销经验的行业精尖人才,七女湖商贸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为总经理,引进具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等高校市场管理营销、在职经理工商管理硕士进修履历的人才,锤炼一批懂经济会管理、懂市场会营销的“两懂两会”运营团队,储备一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锋力量,为进一步强镇富村提供坚实人才服务力量保障。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运营人才其实就是在‘拓荒’,这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实现乡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李小海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经营人才扎根乡村、建设乡村,汝湖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步履将更加铿锵。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曾嘉龄 张琳

图片:汝湖镇提供

编辑 谢志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