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愿作“拓荒牛”,推动祖国核动力事业前行

党史精读
+订阅

【编者按】

75载,风云激荡。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广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成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10月起,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与中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制作的系列短视频《“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在南方+客户端展播,通过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和奋斗历史,汲取奋进力量,强化使命担当,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更多贡献。

【宣讲人】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刘桂香

【宣讲主题】

《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祖国》

06:27

1991年,一位66岁的老人来到汕头石炮台监狱遗址。看到小时候待过的地方,他一下就哭了。他就是彭士禄,彭湃烈士之子,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人生开局。

他3岁时,母亲牺牲,4岁时,父亲就义,小小的彭士禄成了孤儿,成了敌人斩草除根的对象。受酷刑、当乞丐,颠沛流离、困苦艰难,是贫苦的老百姓冒着杀头的危险把他从一家转移到另一家,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他。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是吃百家饭、姓百家姓、穿百家衣长大的”。

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也造就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在党组织的护卫和安排下,彭士禄辗转香港、澳门和延安学习生活,并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派前往苏联学习。1956年即将毕业回国之际,当陈赓询问他是否愿意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我们也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事业挑战。

1962年,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和主要设备的研发。新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一片空白,核潜艇技术又极为复杂,全艇设备、仪表、附件达2600多项,4.6万多台件。彭士禄带领团队凭借手摇计算器、计算尺,甚至算盘,边研究、边设计、边实验,整理了海量的数据。1970年8月30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堆顺利达到满功率,发出了中国第一度核电。同年12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74年,核潜艇交付海军。

从制造核潜艇,到花甲之年再创核电事业,彭士禄始终殚精竭虑,始终敢作敢当,他说,“我属牛,永远是一头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他做项目有两个特点,一是敢拿主意、敢于拍板,为此还得了个外号叫“彭拍板”。二是既算进度,还算钱,他说:“我提早一天完成广东核电站,就能给国家省100万美元的利息,国家的钱怎么能不算呢。”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彭士禄这个名字,和他从事的工作一样,一度都是国家的最高机密,生前鲜为人知。他却谦逊地说,“我充其量是核潜艇上的一颗螺丝钉。”

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彭士禄有句话给出了答案——做人做事应该讲“三件事”:一是党性,二是良心,三是民族精神。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情,要有党性,要有良知,还要有民族的正气!

采写:南方+记者 尚黎阳

通联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

联合出品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