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文保障大学生住宿,越来越挤的宿舍“有解”了?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保障大学生住宿,广东“出手”了。

10月21日,广东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8年)》(下称《方案》),明确要根据学校情况新建、重建一批宿舍,并鼓励高校通过购买、租赁学校周边的人才公寓、商住楼等社会用房,补充宿舍资源。

《方案》出台的背后,是宿舍资源紧张问题的日益凸显——近年来,不少高校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四人间逐渐变成六人间、八人间……同时还面临着设施陈旧、学生“住不好”等问题。

为护航高校宿舍建设,《方案》透露出了什么信号?宿舍问题有何“新解法”?

床位供给不足、环境有待提升、功能相对单一——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点出了我国高校学生宿舍当前存在的问题。

对此《意见》表明,今后一段时期,随着适龄人口规模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继续提高,在校大学生总量将持续增加,高校学生宿舍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要多渠道扩大学生宿舍资源。

怎么扩?针对广东高校,最新出台的《方案》指出了“痛点”——

重点关注超过30年楼龄、为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的宿舍楼,尤其是超过15年未整体更新修缮的宿舍,以及学生反映问题较多的宿舍。

同时给出了“路径”——

新建一批宿舍;稳慎拆除重建一批宿舍;着力改造提升一批宿舍。

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陈杰看来,高校新建宿舍并不容易。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张,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也意味着,高校会受到土地空间发展上的局限。

而《方案》给出的后两条“解法”:“重建”和“改造”,将有助于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存量宿舍资源。

《方案》指出,对于使用时间长、设施陈旧、土地利用率低的现有学生宿舍,应优化“拆旧建新”和“拆旧修旧”相关政策和程序,在符合规范的情况下,支持高校学生宿舍拆除后原址新建,并鼓励依法依规适当提高高校校区容积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此外,通过对现有宿舍实施改扩建、修缮、装配化改造提升等多种方式,提高改造翻新和二次提升效率。

另一个“解法”关键词,在于“补充”。

无论是年初的中央《意见》,还是如今的广东《方案》,均有同样倡导——鼓励高校通过购买、租赁学校周边的人才公寓、商住楼等社会用房,补充宿舍资源。

这可以说是我国应对宿舍资源紧张的“新风向”。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公寓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学校就将6栋非学生宿舍楼改造成了学生宿舍,相对高效地增加了1700多个床位。

复旦大学也曾公开表示,学校从2019级开始便不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但会协同相关院系努力拓展校外住宿资源。

陈杰认为,这是一种“市场化”解决住宿问题的方式。顺着这个思路,高校或许还可以尝试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校外住宿,以及向学生开放保障性租赁住房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为了更好保障学生住宿,广东高校新建宿舍的动作其实也不小。

华南农业大学分别于2021年、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两栋新宿舍楼,增加1800多个床位。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此前也已新建3栋学生宿舍,新增床位2616个,今年还将继续新建10栋学生宿舍,新增床位9088个。

此举是解决资源不足的重要“解法”。但是,新建宿舍是一项浩大工程,建设的速度未必能够赶上床位需求的增长。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持续扩招,2021年、2022年、2023年全国招收研究生的数量均分别比上一年增长6.42%、5.61%、4.76%。

增速虽在放缓,但总量仍在增加。

宿舍建设如何也“增速赶超”?广东《方案》同步给出了保障——

对符合条件的宿舍项目,争取纳入省重点项目和省科技教育重大项目建设专项指挥部项目,加大建设协调和调度力度,并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办理时间;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快办理施工许可、加强质量监督,牵头组织开展联合验收等工作,提高宿舍“落地效率”。

种种“优待”,都是对宿舍建设提速的重大利好。

在宿舍建设的道路上,资金不足会成为“拦路虎”。有观点指出,高校建宿舍的资金大多来源于自筹或公益捐赠,面临着借贷规模大、利息负担重等问题,这也是造成当下学校宿舍建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年初出台的国家《意见》对此释放出积极信号:由中央投资,支持高校学生宿舍建设。

这也意味着,高校建宿舍,被正式纳入了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

在此基础上,《意见》要求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力度,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重点支持高校学生宿舍建设,并带动地方政府加大高校建设投入。

种种新表态都显示,如今建宿舍已不仅是高校的事,还是政府和国家的事。

当前,国内就有高校成功申请到了财政资金。据湖南省发展改革委的公示,国家发改委拟从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00万元,支持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学生公寓四期4#栋的建设。

此外《意见》指出,要统筹运用多种资金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将高校学生宿舍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发挥商业贷款补充作用。

针对中央利好,广东《方案》彰显了保障力度和决心——

鼓励各高校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在省级举债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对符合条件的省属高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给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适度支持;

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市属高校阶段性利用商业贷款支持学生宿舍建设政策;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放贷款支持高校学生宿舍建设。

在多元筹资机制的护航下,“经济基础”打牢,“上层建筑”将更有保证。

宿舍资源虽紧张,但广东《方案》透露出的信号仍表明,要让学生“住得好”。

尤其是针对新建宿舍,《方案》显示,要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和《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来建造,原则上,生均宿舍的建筑面积应达到8—10平方米。其中,本科生应为四人间(生均10平方米),硕士研究生两人间(生均15平方米),博士研究生单人间(生均20平方米)。

为了让宿舍更好服务学生学习成长,《方案》还进一步提出,要优化高校学生宿舍功能设置,努力把高校学生宿舍打造成为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

目前,港澳地区在这方面已有较成熟的做法。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吴秋翔表示,港澳很多大学的宿舍都采用“住宿式书院”的模式,打造“一站式社区”,将学生的生活跟学习紧密融合。

在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宿舍负责人”黄承发既是澳大的教授,也是书院院长。他直接把家安在了书院里,与学生们共同居住,为他们的成长护航。在澳大,每个书院都配备了这样的全职驻院教学人员。

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

不仅如此,书院里还设有舞蹈室、研习室、音乐室、咖啡室、缝纫室、健身房等社区空间,常举办中华传统茶道课、国画讲座、观影会等活动。

“书院就是一个‘小型社会’。”黄承发说,学生们在这里学习社交、陶冶情操,挖掘兴趣爱好、培养独立人格,以便毕业后可以更好融入社会,同时懂得找到自我价值,培养长期的生命幸福感。

在广东,多所高校也正在积极探索宿舍建设的新模式。

学生在“住宿式书院”健身房里健身。

南方医科大学从2016年9月开始在顺德校区全面实行“书院制”,书院里有数十个功能室和各式各样的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人文素养、社会适应能力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采用“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学院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学术发展,书院则负责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与养成教育;

华南农业大学构建四个特色学生社区园区,开设思政教育基地、职业生涯规划园、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心理辅导室和书屋等场所,服务学生生活成长。

宿舍不仅是休息场所,还是让学生‘社会化’的育人空间。高校为学生提供宿舍,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体制的优越性。”吴秋翔说。

采写:南方+记者 陈伊纯 见习记者 谢望海

拍摄:南方+记者 梁钜聪(部分图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

策划:李秀婷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