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汕尾创新岛(广州)在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举行揭牌仪式,将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和要素向汕尾汇聚,助力汕尾打好产业有序转移的“主动仗”,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汕尾创新岛(广州),是新时期汕尾紧盯粤港澳大湾区要产业、要资源、要动能的生动实践,这是继汕尾创新岛(深圳)之后又一创新合作平台。”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指挥长戴斌在揭牌仪式上发表致辞,他表示,汕尾将通过“研发设计孵化在异地、转化落地在汕尾”的创新生态,加强与国内一线城市在政务、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把创新岛打造成为汕尾市的对外展示窗口,打好产业牵线、招商引资“持久战”,构建产业发展新引擎。
汕尾创新岛(广州)在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举行揭牌仪式。 南方+ 陈欣欣 摄
汕尾创新岛(深圳)于2021年初在深圳成立,是省内率先探索设立的“反向飞地”。近年来,随着汕尾市城区创新岛(光明)、汕尾陆河创新岛(坪山)、罗湖-陆丰创新岛等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在深圳建设的4家创新岛面积已达5800平方米,形成“一岛多礁”发展格局。截至今年9月底,深圳4家创新岛累计入驻企业及创新团队153家,其中,粤港澳创新团队44家;入驻企业和团队申报各类知识产权达217项,实现金花葵精华萃取技术、云母新材料加工技术、荔枝冰皮月饼和荔枝酒等16个成果落地转化,实现营收增长近5亿元,孵化落地汕尾企业51家。
汕尾创新岛(广州)的启用,标志着汕尾创新岛由深圳片区拓展至广州片区,从“一岛多礁”发展格局升级为“双岛多礁”新布局。汕尾创新岛(广州)着重打造“反向飞地”2.0模式,创新导入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的科创优势资源和园区建设经验,在平台定位上有新拓展、新集成,将推动汕尾本土企业依托广州人才、技术、共享科研设备等创新资源优势,不再仅局限于产业孵化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还将具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及对外推介宣传等功能,通过强化广州、汕尾两市重大产业项目和优质资源对接,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是由广州市政府投资在广州科学城建设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创业服务园区,园区总用地面积5.6万平方米,共建有孵化场地13.1万平方米,经过二十多年的运作和探索实践,已形成生物医药企业、专业技术平台与高端科技人才高度集聚的特色优势。“汕尾的深汕中心医院获批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我们希望能借助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的生物医药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将技术成果在汕尾转化落地。”入驻企业广州维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福兴介绍,该公司主要从事干细胞的研究和开发。
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成立于2002年6月,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投资、广东省科技厅建设、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构建了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企业成长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双轮驱动”孵化服务体系,以“源创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为链条,以“创业投资基金”为助推器的新型孵化运营模式,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和高成长性企业。“汕尾的重点产业与我们园区孵化器的产业方向是非常契合的,都是围绕现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总经理于璐介绍,目前已有4家企业入驻创新岛,既有想来广州做研发的汕尾企业,也有想去汕尾创立新公司的广州企业,大家都对汕尾的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很满意也很有信心。
“对企业而言,入驻创新岛能吸纳珠三角城市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有效解决创新成本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入驻企业广州力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懿说。
南方+记者 陈欣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