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后,企业发展如何?听听他们的声音

南方+

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如何助力预制菜产业发展?2023年,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六部门联合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工作。

此前,记者多番调研发现,承担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后,企业从生产到流通再到营销等环节均在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有了规范和完善,最大程度保证预制菜品质。

预制菜产品。

预制菜产品。

源头控制,严格筛选原材料供应商

2023年,预制菜产业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2023年,我国预制菜产业规模已经突破5000亿元,并且以每年超20%的年复合增长率迅猛增长,预计将于2026年突破万亿市场关口。作为全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先行地,广东预制菜产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720亿元,目前约有6000家企业。在中国预制菜百强企业中,广东占17家。

预制菜的品控从原材料开始,原材料的品质高低直接决定了预制菜产品成品的质量。调研小组在调研中发现,在实行了全产业链标准化之后,企业首先在原材料供应商实现了严格的把控筛选。

工厂冷库。

工厂冷库。

广东海昌沅国通食材有限公司承担标准化试点之后,该公司生产总监张辉感觉“标准化有利于把事情做对”。具体来说,该公司广府炖汤预制菜产品需要采购土鸡肉等肉料原料,还需要采购羊肚菌等菌菇类产品,五指毛桃、石斛等中草药,从原材料采购实现标准化之后,该公司直接和上游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同时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门槛”设置,用更细化的标准进行原料采购筛选。

比如说,中草药的采购在预制菜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没有实行全产业链标准化之前,采购部门和研发部门基于各自工作职能各设一套标准进行筛选。采购部门从成本出发,在采购的时候主要考虑性价比,这就会出现采购部门采购的原材料在后期研发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不符合研发标准规范的问题。长此以往,会带来原材料耗材的损失和人力物力成本的浪费。

实行全产业链标准化后,该公司直接和源头供应商、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设定统一标准,保证采购回来的原材料是符合研发标准的,从而大大减少了后期工作量。从成本来看,和源头供应商直接签订协议,也有利于公司从源头压缩成本。从全产业链看,源头供应商也有了稳定销路,从而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广州酒家作为“粤菜师傅”工程的主要实施企业之一,拥有多名粤菜星级名厨参与预制菜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由粤菜师傅用传统的烹饪技艺精心制作,锁定风味、配方、加工工艺、锁鲜保存等环节,实现产品标准化、可复制的生产。从“色、香、味、型、意、养”六个方面严格把控每个预制菜产品质量,产品从原料到消费者手里层层把关。作为《预制菜 咕噜肉》团体标准及湾区标准项目的牵头单位,广州酒家负责了标准起草编制、粤港澳三地标准化机构或单位的组织联系、“湾区标准”申报等工作。

严格品控,确保产品质量

标准化试点将推动公司预制菜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制定和执行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公司将确保预制菜产品的安全、质量和营养价值。这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增强消费者对预制菜产品的信任感。

预制菜概念自提出以来,产品质量就一直备受关注。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简单加工食品,不少关于预制菜的质疑也和其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相关。

在此方面,全产业链标准化有利于严格产品品控。调研中,承担标准化试点企业均表示,在每个环节中,都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确保预制菜的品质和质量得到全面保障。遵循预制菜标准的原材料质量、制作工艺、储存条件、包装标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要求。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实现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有效追溯,确保预制菜的品质和安全。

预制菜工厂。

预制菜工厂。

通过制定和执行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试点公司将确保预制菜产品的安全、质量和营养价值。这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增强消费者对预制菜产品的信任感。

从生产端到营销端保证预制菜品质,广州酒家总结出一套标准化流程,首先是甄选食材,建立原辅料供应食品安全数据管理体系;其次是集成工艺,利用食品科学加工技术高度还原预制菜;然后是注重品质,控制加工过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关键因子;此外还要制定标准,制定预制菜仓储管理规范、冷链运输规范、召回和处理管理规范;最后在复热还原环节,建立最佳复热方式和参数,在包装上打印复热指引,并附上操作流程小视频的二维码。

预制菜产品。

预制菜产品。

提高效率,优化生产流程

标准化试点有助于公司提升生产效率。通过制定统一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公司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公司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广东品珍鲜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珍”)研发中心总经理郭吉泰表示,在生产环节,该公司注重对原材料的严格筛选和加工过程的精细控制。首先,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确保使用的食材新鲜、安全、合格。其次,采用符合卫生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作工艺,确保预制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生产方面,实行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后,品珍不断引进新生产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品珍进入预制菜产业时间比较早。在2014年前,品珍就开始切入新零售产业,后又建立了自有生产线,同时拥有稳定的电商渠道,能保证货源和品质。到2020年,预制菜产业迎来风口之后,公司开始转型到预制菜产业,从被委托生产到自主生产。去年该公司新增了生产线,还做了自动包装和冷冻库的改造。今年,还计划针对出口标准对车间进行改造升级。

预制菜工厂。

预制菜工厂。

在流通储存环节,该公司重视物流管理和仓储条件的优化,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确保预制菜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得到严格控制,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该公司采用了智能立体库,由仓储管理系统WMS、控制系统WCS、巷道堆垛机系统、高层货架系统、输送系统等组成。库内面积2400平方米,分为A、B区,高度24米,一共有10层货架,总板位数10000托。

调研过程中,调研小组发现这些高技术赋能的设备赋予了预制菜产品生产效率的基本保证。

探索新技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标准化试点还将促进公司预制菜产品的创新。在试点过程中,公司将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推动预制菜产品的多样化发展。这将有助于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以海昌沅一款包含石斛的新研发产品为例。石斛作为一种在中医领域被广泛使用的珍贵中草药,2013年被正式列入药食同源名单。实行标准化试点后,该公司可以直接根据市场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源采购,不用再大面积在市场上“大海捞针”,为创新产品的研发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没有标准化试点前,该公司研发新产品至少要提前一年时间布局,没有新原料引入情况下研发周期需要45天;实行全产业链标准化后,该公司仅需15天就能完成新产品的研发测试。

标准化试点还有助于公司加强品牌建设创新。通过参与试点并取得成功,公司将有机会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信誉度,建立起消费者的认知和信任。这将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制菜工厂。

预制菜工厂。

标准化试点还有助于公司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创新发展。在标准化试点过程中,公司积极探索新的生产技术、新的产品配方以及新的市场应用,从而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创新发展。

目前,广东品珍鲜活科技有限公司在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方面已有一些计划。第一,公司加强了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工作。通过与供应商、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确保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化要求。

第二,公司加大了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建立了专门的标准化团队,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预制菜产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为行业标准的统一和规范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公司注重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研讨会等形式,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消费者普及预制菜产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开拓新市场,辐射全国掘金海外

调研发现,广东预制菜市场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区域,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将产品辐射至全国各地。

2023年,金汤酸菜鱼等6种水产预制菜首次出口英国、韩国、新西兰。在掘金海外市场方面,广东预制菜企业正积极布局,出口外销越来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从具体区域看,预制菜“出海”的路径主要在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还有东盟、非洲等市场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预制菜产品。

预制菜产品。

以品珍为例,2024年2月,品珍旗下御鲜锋“金牌”广东年菜首航新西兰、澳大利亚,作为广东特色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功吸引了海外消费者的关注。目前,品珍已经成功打通港澳、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消费市场,并计划未来进一步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

广州酒家通过立足咕噜肉预制菜全产业链,从原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再到仓储流通,从生产硬件建设到信息化管理,从全流程溯源到随机监测检测等,通过制定标准规范行为和建设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咕噜肉预制菜产品的生产过程有序高效、终端的安全可控,进一步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和品牌辨识度,拓宽咕噜肉预制菜品牌营销渠道,推动咕噜肉预制菜走向国际市场,增强粤菜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华美食文化。

广州酒家集团正在大力布局预制菜的出口,目前主要在中国澳门地区有经销商,正在梳理向加拿大、东南亚等地出口,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海关、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的帮助,推动粤式预制菜出口。

记者调研发现,全产业链试点项目的实施为参与公司带来了显著的助力,包括但不限于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品牌辨识度、拓宽营销渠道、推动产品走向更大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

南方+记者 宾红霞 彭正子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