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医心润乡邦!潮医智库倾情助力家乡医疗事业

南方日报 南方+

136位顶尖医学专家加入智库、一批院士学者合作帮扶项目签约、7位省部级医院学科带头人专家领衔团队聚力打造市级会诊中心……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汕头举办了潮医智库(汕头市在外潮籍医学专家委员会)2024年年会,汇聚在外潮籍名医专家助力汕头加快区域医疗高地建设,推动汕头医疗服务能力扩优提质,增进粤东群众民生福祉。

2023年3月,汕头在全省率先建设以在外本地籍贯医疗卫生行业专家组成的高层次人才库“潮医智库”,以聚智聚力的方式持续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区域协调发展探索路径。一年多来,潮医智库专家们以乡情为联结,为家乡办了许多实事好事,积极助推汕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此次年会的召开,不少在外潮籍医学专家不远千里重回故里,或领衔团队带来技术帮扶,或走访调研悉心指导基层,或倾心尽力积极建言献策,既全力助推汕头医疗“建高地”,还从理念、技术等层面夯实“强基层”。专家们分头行动,遍布各区县的足迹,让汕头医疗卫生的民生答卷再添一分温度和厚度。

多形式合作帮扶

助力汕头建强区域医疗中心

汕头的医疗卫生事业,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这里走出了不少医学名家。在去年举办的潮医智库成立大会上,汕头聘请了20多个医学专业的165位专家学者作为首批入库专家。一年多来,潮医智库也不断拓展“朋友圈”,寻访更多的在外潮籍医学专家。

此次年会,汕头就再次聘请国内外136位专家学者入库。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批专家中除了96位潮籍专家外,还邀请了40位与汕头有较深渊源的非潮籍专家入库,其中就包括了两位院士和多位在各个医学细分领域中享誉国际的专家学者。

作为汕头医疗卫生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智囊团”,潮医智库再度扩容,也为汕头当地带来更加多元的帮扶措施,助力汕头卫生健康事业“强龙头、壮龙身、展龙尾”。

此次年会活动,潮医智库促成了一批院士专家项目签约。  南方+ 张晓宜 拍摄

此次年会活动,潮医智库促成了一批院士专家项目签约。  南方+ 张晓宜 拍摄

疑难危急重症诊疗服务能力和顶尖专科学科建设是一座城市医疗水平的“名片”。此次年会就为汕头7家市级专科会诊中心(建设单位)揭牌成立了汕头市疑难危急重症联盟,聘请省人民医院肿瘤循证医学专家吴一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时悦等专家分别担当7家市级会诊中心特聘专家,助力提升区域疑难危急重症服务能力,破解粤东患者跨区域异地就医问题;邀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院士团队、2024年全国“最美医生”林丽珠教授团队等签约帮扶11个院级诊疗中心和学科联盟,打造乳腺、肺部肿瘤、中医肿瘤、呼吸介入等一批诊疗中心,推动各家三甲医院相应学科跻身省部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水准。

聚焦提升汕头市中医医院、市皮肤性病防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能力建设和辖内医院等级创建工作,此次年会活动还促成了多名智库专家以技术帮扶、技术合作等不同方式开展帮扶合作,助力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帮扶潮阳区人民医院晋升三级医院建设等。

结合基层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此次潮医智库还促成了专家们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合作。专家们还将下沉到7家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帮扶指导康复医学科、胃肠科、精神康复医学、基层临床特色眼科等专科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助力“百千万工程”。

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四级调研员林微宏介绍,潮医智库专家们带来了多元化的帮扶措施,将推动汕头各级医疗机构提升能力建设,做强专科品牌,让各级医疗机构专科特色更加鲜明,为群众提供更加可靠有效的诊疗服务。

聚智把脉问方

献计汕潮揭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除了对汕头各级医疗具体的技术帮扶措施外,潮医智库还注重将一线的医疗理念带到粤东,推动当地医疗理念的升级。

10月20日,潮医智库举行2024年会期间,会场还举办汕潮揭都市圈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邀请来自国内外医学领域的院士学者专家与汕头、潮州、揭阳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一同为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把脉问方”。

建设和发展医联体,是我国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正是当前医疗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对于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率,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等具有积极意义。

论坛上,院士专家们围绕这一主题,带来了医院医联体建设的深圳实践经验,分享社区卫生与全科医学在澳大利亚的协同机制实践,介绍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华西模式,以及中医药研发与临床应用研究等,一同研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汕潮揭各家医疗机构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供借鉴范例。

另一边,圆桌论坛举办的同时,以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等主题的3个分论坛同步进行,从医、教、研等角度全方位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把脉建言。

在临床医疗主题论坛,听取了汕头市中心医院实施“1+5+N”学科培育计划的临床医疗实践报告后,广东省中医药局医政处处长郭洁吾、中山五院院长林天歆等潮医智库专家先后分享了省中医药局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中山二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经验等,为参会的医疗机构提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医院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管理效能等的参考样本。

在医学研究主题论坛,与会专家们听取了汕头市医学科研情况介绍,就临床研究的实践与探索、医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在医学教育主题论坛,专家们围绕汕头高层次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展开讨论,为区域医学教育发展出谋划策。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山大学医学部原副主任王庭槐介绍,医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他建议汕潮揭当地医务工作者更新教育理念,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医学教育,更好地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发展。

潮医医库年会举办期间,汕头还举办了智库专家与大健康产业协会战略合作座谈会,邀请了近20名专家与汕头大健康产业行业代表“面对面”,探讨汕头大健康行业合作空间与发展机遇,促成了林丽珠教授等团队支持建设3个大健康产业转化项目,推动更多医学创新成果和项目在企业落地,加速汕头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

■特写

潮医智库专家“父子兵”携手回报家乡

“我要把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一代代传承下去,传给我的儿子许丹,让他今后也为家乡尽力!”在潮医智库年会现场,年近九旬的许达生教授动情地说道。许达生是我国知名医学影像学专家、广东省放射学会原主委、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学部原主任,此次他在儿子许丹的陪伴下一同参加潮医智库年会。

许丹(左二)和父亲许达生(右二)  南方+ 彭深 拍摄

许丹(左二)和父亲许达生(右二)  南方+ 彭深 拍摄

许丹是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学院院士、中山一院特聘教授,他介绍,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在汕头出生,虽然自己并非在汕头出生,但是从小在父亲许达生耳濡目染下,对医者仁心有着深刻的体会,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情结。

他介绍,加班为病人看医是父亲的工作常态,小时候他就经常在放学后在父亲所在科室边等父亲下班边做功课,从小他就被父亲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所打动。而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也是父亲心心念念的牵挂,他也要将父亲这份对家乡的奉献传承下去。

据了解,许达生虽然年事已高,每年还坚持返回汕头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数十年桃李芬芳,他的不少学生也成为粤东放射界的中坚力量,他也时常到汕头各家医疗机构指导放射学科建设。以澄海区人民医院为例,许老就常在线上为该院放射医务工作者答疑解惑,为医院的放射影像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年会,许丹也作为潮医智库专家代表在会上发言。他说,树高千尺不忘根,江流万里总思源。他愿以自己所学,尽力为家乡的医学发展奉献自己的“心”和“脑”,保持一颗爱家乡汕头的心,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汕头同道、汕头人民。从人才、技术、科研和项目等方面,助推汕头加快提升医疗综合诊疗水平、夯实区域医疗高地。

许丹介绍,目前他承担着一项澳大利亚老年人慢病管理相关的国家重点项目,他也期待可以从医学研究的角度与汕头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推动实现双赢。

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南方+ 张晓宜 拍摄

编辑 吴夏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