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记者从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近日,该局发布了《佛山市物业管理区域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建设管理指引》(下称《指引》),旨在规范物业管理区域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据介绍,该《指引》本月起正式施行。
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需满足国家和地方标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佛山市内的充电设施需求日益增长。为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建设和有效管理,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了这一《指引》,以明确业主委员会、业主个人以及受托的第三方运营机构在充电设施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
《指引》明确了充电设施的定义,即与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相连接,并为其提供电能的附属设施或设备,包括非车载充电机、交流充电桩等。同时,《指引》规定了充电设施的建设条件、安全要求以及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具体而言,充电设施的建设需满足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标准,包括《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等。对于地下、半地下和高层汽车库等特殊区域,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如防火单元大小、消防设施配备等。此外,《指引》还规定了充电设施建设的申请流程,要求建设方须向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相关材料,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负责。
《指引》将推动产业规范发展
在《指引》中,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改部门、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以及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等各方职责得到了明确划分。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对充电设施的日常安全巡查工作;发改部门指导供电企业做好配套电网建设与供电服务;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依法组织充电设施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等。
《指引》的发布和实施,将有力推动佛山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规范化和安全化建设。通过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安全监管和防范措施,有助于减少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这也将为佛山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佛山市将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设施覆盖率和充电效率。同时,也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该《指引》的发布,标志着佛山市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佛山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采写:南方+记者 唐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