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中国灯都中山古镇,灯火璀璨光影交错。当地居民苏治山脚步匆匆路过银行林立的灯都华廷,他能察觉到街边的景色与往日有所不同,却说不出当中的变化。
变动的街景是“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的招牌撤下,换成“广东南粤银行中山分行”。淡出大众视野的不只这一家村镇银行。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刘云海在10月22日召开的广东银行业通气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局已批复5家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其中,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之外,东莞大朗东盈村镇银行、惠州仲恺东盈村镇银行也完成改革。
从全国看,村镇银行改革也在提速。仅10月12日一天,河北沧州农商银行吸收合并7家融信村镇银行获批。而在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的近1年时间里,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30多家村镇银行公告被吸收合并。
在我国,村镇银行曾被视为农村金融的“鲶鱼”,曾在短短的17年时间内迅猛发展到1600余家。而今这些村镇银行缘何“淡出”?由增量改革到化解存量风险,村镇银行将何去何从?
为农村金融引入“鲶鱼”
17年成立1600余家银行
刚刚解散的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成立于2012年。那是村镇银行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当年,共有179家银行成立,距离第一家村镇银行成立已有5年时间。
中国首家村镇银行,成立于17年前,故事由两个普通人开始。
2007年3月1日,四川仪陇县金城镇村民陈文秀在电视里看到银行开业的消息,决定贷款购买育肥猪。客户经理杨欢注意到在银行门口徘徊的陈文秀,于是邀请她进银行。就这样,陈文秀成了中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第一位贷款客户。这笔4000元的贷款让陈文秀得以把养猪规模扩大到40多头,并在一年后连本带息归还银行。
陈文秀在银行门口的忐忑反映了当时农村金融的现状——她已经在其他银行碰过壁,觉得贷款不光彩,并要有熟人、找关系才能贷上款。
当时,农村金融处于“真空地带”。1997年以后,国有银行撤销了数万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而农信社为追求利润,资金也向城市和乡镇大企业流动。在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民间借贷搅扰着金融秩序。
数据显示,在首家村镇银行出现的2006年末,我国还有3000多个乡镇无金融网点,农村地区每万人拥有金融网点仅1.3个。
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想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建立一种体量轻、机制灵活、资金来源于农村用之于农村的“创新性”金融机构。
在首家村镇银行出现的一年前, 在国际上享有“小额信贷之父”“穷人银行家”美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以在孟加拉创立的世界上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从此为世人所关注。
村镇银行的概念被中国的银行业和金融主管部门反复琢磨和研究。
2006年我国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启动。当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允许私有资本、外资参股乡村社区金融机构”“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随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颁布。
“政策的意图很明显,加快促进增量改革,以增量改革倒逼存量改革,通过设立村镇银行起到‘鲶鱼效应’,最终提高金融服务农村的质量和水平。”一位行业资深人士称。
在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诞生后,村镇银行的数量突飞猛进,2007年开业19家,2008年末攀升至91家,2009 年末又多了57家,此后新设村镇银行数量迅速攀升。2011年,村镇银行的成立速度达到了峰值。287家的新设数量让这一年成为村镇银行的“大年”。
但这种设立速度仍与监管部门的目标相距甚远。当时的监管层表示,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
在广东,2008年12月26日,广东省首家村镇银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在中山市小榄镇正式挂牌营业,注册资本2.5亿元,为当时全国注册资本最大的村镇银行。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村镇银行数量超过1600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覆盖了我国31个省份,县域覆盖率约70%。
带着支农支小、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初衷,千百家村镇银行挺进农村腹地,为农村经济和农户提供了金融支持,以相对较低和灵活的利率定价抑制了民间高利贷发展。
在农村金融“真空”的背景下,村镇银行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村金融体系、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
从“汤水效应”到加速减员
今年以来36家被吸收合并
为何要设立这么多村镇银行?当时的监管人士提出了“汤水效应”的理念,即在白开水般的农村金融市场,加入新市场主体,辅之以监管,将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就好比一桶开水,加些盐和油,再加些青菜和海米,就成了美味的鲜汤。”
但仅仅加入新的汤料,就可以熬成鲜美的汤汁吗?
尽管逾千家村镇银行遍布大江南北,但围绕其发展混乱、未能很好地服务“三农”的争议却一直挥之不去。
设立门槛低,是村镇银行在短短的17年间发展速度惊人的原因——村镇银行在县、市注册,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0万元;而在乡、镇设立,资本金只要100万元。相较于大型商业银行动辄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注册资本,村镇银行的资本实力、抗风险能力、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但正因为如此,村镇银行很难得到市场认可。
同样地,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除了要求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持股不能低于15%,其他股东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然而,这让村镇银行容易被问题股东、实控人非法控制,衍生出极大的风险隐患。
过于强调“区域性”也让商业可持续发展很难实现,同时如果区域经济调整剧烈、银行风险亦必然上升。
在运行成本方面,村镇银行的运行成本也不低。村镇银行虽小但五脏俱全,需要符合一般金融机构的运行要求。
与此同时,村镇银行往往数字科技水平偏低,网点、自助服务设备较少,进一步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有原村镇银行员工透露,该行没有理财,没有手机银行,也没跟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合作绑卡,“就像是网络金融时代的一个孤岛。”
作为填补农村金融机构空白的最基层的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具有先天的薄弱性及后天的脆弱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用分散经营能力较弱、自身造血能力较弱、风险管理较弱、公司治理薄弱等“四个弱势”形容村镇银行。
让能力最弱的金融业“成员”去干最难的活,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从村镇银行成立至今的18年间,一直面临着经营情况不佳的问题。
此时,监管的思路仍希望“提高组建发展质量,进一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然而,日益激烈的银行业竞争叠加复杂的经济形势,村镇银行过去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正在逐渐加大。人民银行在2023年末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显示,村镇银行高风险银行数量为132家。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四季度有197家村镇银行触发预警,占228家预警银行的86.40%。
也正因此,监管的思路开始转变。2018年末,“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已经成为新的要求和导向。
新设机构数量反映了监管思路的转变。2017年村镇银行的新设数量为123家,2018年骤降为60家,此后数量逐年下降,分别降至11家、2家、4家。
2022年4月18日,河南安徽等地多名储户的取款难事件,让村镇银行从扩张走向收缩,农村金融思路从增量改革转向化解存量风险。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 今年初至10月19日,被吸收合并的村镇银行共计36家,“村改支”“村改分”案例频现。
不仅仅是换个“牌子”
应找准特色化经营之路
作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重点之一,村镇银行合并重组进入加速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在广东银行业2024年二季度新闻通气会上披露,广东全面推进辖内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在上半年,广东启动第一批次9家村镇银行的改革重组工作。其中广东南粤银行收购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改建为中山分行,东莞农商行吸收合并惠州仲恺东盈村镇银行和东莞大朗东盈村镇银行,均属全国首例。
广东省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礼认为,多个全国首例落地广东,标志着监管部门积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稳妥有序化解和处置存量风险的重要举措再次取得实质性进展,村镇银行的合并不仅仅是换个“牌子”。李礼认为,村镇银行的业务被直接纳入主发起行管理,有助于解决农村中小银行所普遍面临的资产规模较小、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服务能力较弱等系列问题。
囿于村镇银行的限制,此前受限的业务伴随着改革打开新空间。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村镇银行吸收合并有助于加快完善内部治理,提升经营和风控能力。对于吸收方而言,则有助于扩大区域市场份额,减少同质化竞争。
当前,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速度将加快,村镇银行数量将逐步减少。
董希淼提醒,“兼并重组并不是‘一招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发展中小银行,应重视中小银行作用,采取措施防范大型银行在非市场化的过度下沉中给中小银行带来的挤出效应。金融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在政策上,给予中小银行包括差别化的监管规则、税收政策、存款准备金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新的竞争格局下,村镇银行将何去何从?“尽管银行业都在下沉,但微型企业依然存在着服务空间。”一位行业人士称。
立足当地、找到特色化经营的出路,是现存村镇银行的当务之急。浙江诸暨联合村镇银行董事长、中国县镇金融智库研究员俞国荣认为,村镇银行应对大行业务下沉、息差减少的破局之道在“快”字:“基于村镇银行小法人的先天优势,存量贷款当天周转,支行的权限一天放款,总行的权限两天放款,上申贷会的贷款三天放款,以最快的服务效率来赢得客户的信任。”
(村镇银行解散,我的存款还安全吗?丨聊点“政经”事)
村镇银行解散,我的存款还安全吗?丨聊点“政经”事
采写:南方+记者 黎华联 陈颖
海报:张文越
策划/统筹:陈颖 何雪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