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板块”上半年哪个行业“含金量”最高?看这里

南方+

近日,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上市莞企报告。记者从报告获悉,今年上半年,东莞资本市场分布的主要行业中,电子、通信、计算机这3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地级市前列。

东莞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地级市前10

截至2024年6月30日,以地级市口径观测,A股上市公司数量前10名的地区是苏州(217家),无锡(123家),绍兴(80家),常州(70家),台州(69家),嘉兴(65家),东莞(60家)

此外,截至2024年9月15日,东莞、苏州、绍兴3个城市各新增一家上市公司。至此,前10名的最新统计数据为苏州(218家),无锡(123家),绍兴(81家),常州(70家),台州(69家),嘉兴(65家),东莞(61家)

截至2024年6月30日,以广东辖区(不包括深圳)的口径观测,上市公司数量前10名的城市依次为广州市(155家),东莞市(60家),佛山市(53家),珠海市(40家),汕头市(31家),中山市(27家),惠州市(20家),江门市(15家),肇庆市(10家),梅州市(7家)。其中,广州以155家上市公司位列第1,东莞以60家上市公司位居次席。

从上市公司的数量来看,东莞资本市场已经构成广东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广东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添砖加瓦。

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新增44家,其中上海市以4家公司位居第1名,占新增数量的9.09%。而东莞市以2家公司排在第3名,占比4.55%。相对去年同期来看,2024年上半年A股新增IPO数量明显减少,由去年同期106家显著减少到62家,减少了45家。

在新增数量前10名的城市中,只有东莞和厦门两地的新增数量较去年同期是上涨的,各自由1家提高到2家。反观去年IPO新增数量前列的城市在2024年上半年都不同程度出现减少。

东莞IPO数量在此环境下不降反增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关注点。在东莞市上市公司分析,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东莞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培育出了符合国家战略转型发展方向的高质量企业。二是东莞的民营企业发展氛围相对国内大部分城市有比较优势。

“东莞板块”主要分布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

从全国选取9个主要地级市(苏州、无锡、绍兴、常州、嘉兴、台州、佛山、东莞)作为样本城市观察,通过统计得知9个城市共计覆盖30个申万一级行业。

从产业来看,9个地级市的资本市场主体主要覆盖在制造业领域。其中,机械设备行业中,苏州以37家公司数量领先其他城市,东莞公司数量排第6名。电子行业中,苏州以44家公司数量领先,东莞以15家数量排第2名。电力设备行业中,苏州以26家公司数量领先,东莞以5家公司数量排第5名。通信行业中,苏州以9家公司数量领先,东莞以4家公司数量排第2名。计算机行业中,苏州以6家公司数量领先,东莞以3家公司数量排第2名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东莞资本市场分布的主要行业中,电子、通信、计算机这3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前列。

从个体城市的方向观察,苏州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分布在27个行业中,在上述9个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东莞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分布在17个行业中,行业分布的广度排在第6名。

截至2024年上半年,东莞有60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7个行业中,在申万30多个一级行业中覆盖面达到五成左右。

再从上述城市行业分布的内部格局看,各城市前3行业的公司数量占比分别是东莞(55%),佛山(50.94%),苏州(49.31%),无锡(41.46%),常州(52.86%),南通(45.10%),绍兴(43.75%),台州(60.87%),嘉兴(43.08%)。从这可以看出,台州和东莞的行业分布格局在9个城市中最集中。机械设备、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是台州行业权重最大的三个板块。而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是东莞行业权重最大的三个板块。无锡、绍兴、嘉兴三个城市的行业分布格局相对最分散。

广东省内主要地级市行业盈利费用及变化

从行业的利润水平看,广东辖区内5个地级市中,行业利润水平最高的是家用电器,报告期行业利润高达407.66亿元,同比增长13.51%。其后依次是食品饮料(48.67亿元),电子(26.25亿元)。报告期内,行业利润同比扭亏的行业有非银金融、商贸零售、农林牧渔等。

从利润贡献来源看,在东莞资本市场中,利润贡献主要来自电子、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轻工制造和汽车行业。佛山资本市场中,利润贡献主要来自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环保、机械设备行业。珠海资本市场中,利润贡献主要来自家用电器、医药生物、食品饮料、计算机、房地产行业。中山资本市场中,利润贡献主要来自电力设备、电子、纺织服饰、家用电器。汕头资本市场中,利润贡献主要来自医药生物、纺织服饰等。

从对当地城市税费贡献来看,东莞资本市场的电子、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轻工制造业相对其他行业排名靠前。不过,报告期内看到机械设备的税收贡献度由于行业压力的问题下滑比较明显。

南方+记者 叶永茵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