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引领!众合科技SIL4级站台屏蔽门融合控制器激发轨道交通行业新活力

南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智慧城轨”与“绿色城轨”成为行业共识并得到广泛实践,“融合城轨”与“融合发展”的理念也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202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重庆成功举办的“城市群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更是为“融合”理念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实践提供了有力推动。

地铁屏蔽门系统,作为轨道交通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被国家视为关键设备国产化的优先领域。该系统能够高效地将列车停靠区与乘客候车区隔离,不仅关乎乘客安全,更在节能减排和优化候车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构成包括电源系统、站台门体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PSC)。在正常运营中,站台屏蔽门控制系统(PSC)严格遵循信号系统的指令,确保列车车门与屏蔽门同步开启和关闭。然而,传统站台屏蔽门控制系统与信号系统相互独立,信息交互繁琐复杂,已难以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运输效率需求。

在此背景下,众合科技研究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提升绿智轨交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对传统的站台屏蔽门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团队通过应用基于国产软硬件的SIL4级安全技术、基于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的站台屏蔽门控制器方案(PSDC)代替传统的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之间的继电器接口方案,实现了从逻辑处理到执行控制和状态监测的一体化设计。

相较于当前广泛应用的SIL2等级站台屏蔽门系统,众合科技SIL4等级的站台屏蔽门与信号系统一体化系统,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故障-安全”电子单元,将信号系统中的安全继电器和传统站台屏蔽门的中央控制盘(PSC)整合为站台屏蔽门控制器,实现了车载系统、联锁系统与站台屏蔽门控制器的直接网络通信。

据悉,采用该一体化方案后,站台屏蔽门控制器无需单独设置设备房,可与信号系统共同布置在信号设备室内,并由信号系统统一供电。这一设计不仅大幅减少了设备房面积及电缆使用量,进而降低了土建成本。此外,该控制器能直接接收车载设备发送的开门/关门命令,无需经过车载设备与联锁系统的通信转发,不仅简化了流程,还减少了通道带宽占用及等待、处理时延。

相较于传统系统,该方案减少了中间控制交互环节,显著提升了站台屏蔽门的传输与动作效率,从而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缩短了乘客出行等待时间。同时,其具备的在线快速自检测与自诊断功能,消除了继电器执行控制的安全隐患,结构更为简单,施工调试迅速,后期维护便捷,显著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满足了最高级别的安全要求。该方案还解决了传统站台屏蔽门系统与信号系统交互时间长、维护配线复杂、焊接点多、接口故障排查困难等问题,提高了系统运营与维护效率。此外,通过应用国产化软硬件,提升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降低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及民众对出行品质需求的日益提升,行业将稳步迈向各子系统深度融合、协同促进的新阶段。数智化站台门项目是近年来众合科技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众合科技将紧跟轨道交通技术的未来趋势,以中城协《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多元融合发展指南》为引领,持续投身于融合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向更加创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迈进。借助智能化、数字化的强大驱动力,众合科技将为轨道交通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助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潘俊宇

编辑 杨韬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