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乔丨多元文化融合,粤港澳大湾区融出实力文艺!

今日香港地
+订阅

03:49

有乔丨多元文化融合,粤港澳大湾区融出实力文艺!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文化艺术节”)10月19日至11月24日举行,香港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文艺演出。

本届文化艺术节的主题是“多元融合——创造无限机遇”,为什么多元融合能创造出无限机遇?因为多元融合的核心在于将不同的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这样就能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作品。在开幕式上,著名作曲家兼指挥家谭盾携手来自香港、广州、深圳、澳门的乐团组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管弦乐团”,带来历经12年精心打磨的作品《声音河流》的世界首演。谭盾的《声音河流》灵感来源于他十多年游历丝绸之路期间在众多古城体验到的不同音乐与文化。谭盾透露,这部作品灵感之一源自广东的传统说唱艺术——地水南音,其独特的苍凉韵味为乐章增添了无尽魅力。这样的融合不仅让古老的旋律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传承。

技术的进步为艺术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佛山粤剧院带来的粤剧电影《白蛇传》,就将传统的粤剧表演艺术与先进的影视制作技术相结合,利用光影效果增强了故事的表现力,使观众能够在更加立体化的视觉体验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跨界合作是实现多元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舞剧《咏春》融合现代舞蹈编排手法,重新诠释了这一广受欢迎的传统武术题材,还有来自香港的专业人士加盟,他们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将武术动作转化为舞蹈语言;音乐剧《雄狮少年》则从佛山祖庙等地汲取灵感,并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担任顾问,确保剧情真实可信的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更浓厚的地方特色。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只有打破行业界限,才能激发创意火花,推动艺术形式不断向前发展。

不少文艺作品深度融入大湾区不同地域的文化。如为了更好地呈现龙舟竞渡的氛围,《龙·舟》剧组亲赴顺德学习划桨技巧。葛亮在创作《燕食记》过程中,深入香港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并探访当地茶楼,以确保小说的真实性和地域性特征……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艺术家们对于传承与创新并重的追求。

回顾过去五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为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交通设施的日益完善、规则标准的加速对接以及民生融合的不断深化,为大湾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交流“心连心”的坚持和追求。

展望未来,相信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推动大湾区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迈向更高水平。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文化之旅,共同见证大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统筹:王勇幸

GDToday记者 李乔新 梁梓健

编辑 朱琦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