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寻踪 | 铁路情缘:这条连接粤港两地的“生命线”逾百年还在续写传奇

今日香港地
+订阅

08:00

香港寻踪|铁路情缘:这条连接粤港两地的“生命线”逾百年还在续写传奇

在南方的广袤土地上,有一条连接粤港两地的“生命线”——广九铁路。从缓缓驶过乡村田野的蒸汽机车,到飞驰于现代化城市之间的高速列车,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不仅是承载着两地人民的情感纽带,更见证了无数的历史瞬间和时代的变迁。

1979年4月4日,因战争和政治原因中断30多年的广九直通车恢复通车。恢复运行不到两周,广州举办了第4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当时多数采购商选择乘坐广九直通车参会。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年广交会期间,广九直通车都是采购商由香港进入广州的首选交通方式。

广九铁路和谐号列车

广九铁路和谐号列车

45年后,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于本月15日正式拉开帷幕,广九直通车也早已升级为高铁列车,其快速与舒适性以及“一地两检”带来的便捷通关体验,极大地满足了参展商和采购商对高效出行的需求,为广交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持。从15日早上7点开始,西九龙站口岸就陆续迎来大批海外客商搭乘高铁前往广州参展。截至当天中午12时,西九龙站口岸入境外籍旅客近1500人次。10月14日,即广交会开幕前一天,该口岸入境外籍旅客超4300人次,约是日常入境外籍人员客流量的4倍。

广九铁路

广九铁路

自1911年建成通车的广九铁路,为什么能在一百多年间持续焕发新生?随着技术的进步,它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又如何影响粤港两地的发展与交融? 随着列车的轰鸣声再次响起,一段段尘封的记忆将被唤醒。《香港寻踪》第四集,带领我们沿着这条“钢铁动脉”,探寻那份跨越世纪的“铁路情缘”。

第一代中英双语车票盖下时代印戳

“广九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连接内地与香港的铁路,这是我收藏的一张早期火车票,从广州到香港九龙。”广州铁路博物馆研究员袁广平,小心翼翼拿起一张发黄纸片,向GDToday记者展示着这张宝贝:长约57毫米、宽约30毫米,从右到左的繁体字“广州东站至九龙”“粤汉区广铁路”“头等”“特别快车”等清晰可见。

广九铁路早期埃德蒙森式车票

广九铁路早期埃德蒙森式车票

袁广平收藏的这张广九铁路车票,是学名叫埃德蒙森式(也译作埃多蒙桑式)的车票,人们称它为卡片式车票,由一位英国火车站站长汤马斯·埃多蒙桑(Thomas Edmondson)于1840年发明,并以其姓氏命名该型车票。

“这张车票正面是中文,背面是英文,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气息。”

广州铁路博物馆研究员袁广平

广州铁路博物馆研究员袁广平

在清朝末年,随着香港开埠成为自由港,粤港两地的人口往来和货物交流日益频繁。19世纪末,清政府与英国议定修建广州至英租界九龙的铁路。1907年设立广九铁路办事所,其旧址位于今广州市越秀区小东园。清政府与英方签订《广九铁路借款合同》并开始修筑,条款限制诸多:规定借款150万英镑,九四扣款,年息五厘,期限为30年,以路产和营业收入作保,行车事务由华人总办主持,工程师和会计由英籍员工担任,并明确规定“中国将来不另建一路,以夺本路利益”。

广九铁路从广州大沙头站至深圳站的内地段(华段)正线长142.77公里,规定由中方向英方借款修筑,詹天佑出任顾问。深圳站至九龙的香港段(英段)长35.8公里,由英方负责修筑。为了尽快完成修筑,内地段工程被一分为三,广州一端的终点站选在了当时仍是郊区的大沙头,并命名为“广九车站”。如今的广九车站早已不复存在。后来,广州市政府在车站旧址的东华南路旁树立了一座广九铁路纪念园,纪念那段历史。

尽管名义上内地段、香港段应该由中英双方各自修建管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内地段的勘测、设计、施工均由英方总揽,总工程司、总管账、运输主任等职均由中英银公司(旧时英国控制中国铁路投资的机构。1898年由汇丰银行和怡和洋行合资设立。)派人担任,每段设英籍主管工程司一人,清政府无法完全掌握修建广九铁路华段的主动权。

停放于港铁公司石岗车厂的“动感号”高铁

停放于港铁公司石岗车厂的“动感号”高铁

1910年,广九铁路香港段竣工通车。至1911年10月内地段全线通车后不久,两段铁路在罗湖桥接轨联通,广州至九龙全线贯通。

“当时的直通车班次不多,速度也不快。”袁广平说,虽然开通初期就已经有3个小时就能抵达香港的“快车”,但班次很少,票价也并非普通百姓能承受。更多的时候,往来粤港两地的人们更愿意搭乘俗称‘火龙船’的‘站站停’慢车,早上9点从广州出发,7个小时后抵达香港。“广九铁路早期的过关体验并不像今天这样便利,当时需要查验很多票证。旅客也必须提前到达车站,并确保按时通过关卡,否则可能会错过当天唯一的班次。”

“吃着卤鸡腿去广州参会”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广九铁路几度中断。直至改革开放后,真正惠及粤港两地广大居民的广九直通车才真正开行。

1979年4月4日,广州火车站内人潮涌动,一列崭新的东风3型内燃机车停靠在站台上,周围挤满了充满期待的人群。这一天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粤港两地众多嘉宾的见证下,时任铁道部副部长耿振林为首发91次广九直通旅客特别快车剪彩。上午8时30分,中断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广九直通车再次从广州出发,载着首批乘客前往香港,开启了两地铁路交通的新篇章。

直通车恢复通车初期,每天只有一对列车往返于粤港之间,几乎每一趟都爆满。从1980年开始,直通车开行数量陆续增加,至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已增至每日6对,客流量也从最初的每年7万余人,增加至148万余人。

到了20世纪90年代,广九直通车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部分班次延伸至佛山和肇庆,为更多地区的旅客提供了便利。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铁路部门推出了连接北京与香港的“京港直通车”以及上海与香港之间的“沪港直通车”。这些新增的线路让更多的香港居民能够通过铁路畅游祖国各地,在铁轨上体验国家快速发展。

港铁公司退休职工刘沛荣

港铁公司退休职工刘沛荣

“那时候的直通车旅客多为回乡探亲的香港人,携儿带女回乡过节的同时,顺便想方设法地捎上一些物资给在内地的亲戚。”刘沛荣是香港本地一位老铁路人,早于1983年加入九广铁路公司(2007年,九广铁路公司与地铁有限公司合并为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任职旺角站(现旺角东站)站员,之后从事头等车厢的检票工作,同事们都亲切称他“荣哥”。

在40多年的铁路生涯中,荣哥见证了粤港两地人员往来日益密切。他告诉记者,内地改革开放后,大批港商乘坐直通车“北上”投资建厂。荣哥还记得,每逢广交会前后,广九直通车上大多数客户都是北上广交会“寻宝”的港商以及外国商人,车厢座无虚席,行李架上整齐地放着大大小小的皮箱。他说,有时遇到旅客太多,他们还会申请将一部分头等车厢开放用于接待普通旅客。

渐渐地,新潮流和新风尚通过直通车传播开来,使广州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城市也变得更加文明、温馨且充满人情味。20世纪80年代,广州站饮“头啖汤”,致力于解决旅客在候车、餐饮、住宿和购物等方面的难题。当时,广州站候车室附近有一家与香港聚利发合作经营的四层酒楼,经营快餐、粥粉面、中餐、西餐等,满足不同人群所需。酒店许多原材料都使用供港产品,烤乳猪、烧鹅最为驰名。卤水鸡腿则是直通车上的招牌食品,每当新鲜出炉的卤水鸡腿准备就绪,列车乘务员便会高声吆喝:“有新鲜出炉的热鸡髀卖!”这一声呼唤立刻吸引了众多乘客的目光,纷纷掏钱购买。往往还没等乘务员走完整列车厢,装满卤水鸡腿的餐盘就已经销售一空。

对于广九直通车,有外媒曾这样写道“从广州站开出的广九直通车,实为中国国门打开的先声”,认为“中国开放的脚步开始继续向前” 。

香港红磡站

香港红磡站

广九铁路香港段也并没有停下升级换代的脚步。1982年,九广铁路公司成立并开始进行电气化改造,原有的柴油车组陆续更换为俗称“黄头”的新款电力动车组,沿途车站也先后重建改造。1996年,广九铁路香港段也褪去了“火车”的身份,成了一条特殊的“地铁”——也就是现在的东铁线,摇身一变成了这些新市镇的“通勤大动脉”。

更大的变化来自客流。2003年“非典”结束后,为提振香港旅游业发展,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成了新的潮流风向标,无论是广九直通车还是东铁线,均成了内地旅客进入香港的首选渠道。

2004年开始,广九直通车增至每天12对,平均每隔一个小时就能开行一趟。而随着香港自由行计划不断推广,广九直通车上的外宾、华侨和港澳台旅客,逐渐被出境旅客及商务客替代,内地旅客占比超过了一半。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广九铁路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广九铁路也是香港和内地的一个生命线。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这条铁路把粤港两地连通起来,更增强了香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香港地方志中心副总编辑刘蜀永对GDToday记者说。

乘着高铁驶入新征程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西九龙站正式投入运营。这条全长26公里的高铁线路将香港无缝接入了中国庞大的2.5万公里国家高铁网络中。

2023年1月15日7时58分,G6551次高铁列车缓缓从广州东站驶出,向着香港西九龙站加速飞驰。这不仅是广州东站建站以来首趟开行往香港西九龙站方向的高铁列车,也意味着因疫情暂停的广九直通车以高铁的全新面貌正式“重启”。

广九直通高铁全程运行约177公里,全程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37分,较原有广九直通车省时约23分钟。此外,广九高铁直通车也采用“一地两检”的通关模式,旅客在广州东站可直接上车,到达香港西九龙站后再进行通关检验,较以前“两地两检”模式进一步优化了通关流程,预计可节省约20分钟通关时间。

广州东站

广州东站

疾驰的高铁列车不仅缩短了粤港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还进一步促进了两地人员的往来和情感交流。今年9月,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开通6周年。六年来,深圳边检总站西九龙边检站累计验放出入境旅客超6280万人次,有效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也为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注入澎湃动能。

港铁公司过境铁路总管王家明

港铁公司过境铁路总管王家明

“如今,高铁香港段已经连到内地高铁网络的78个站点,覆盖多个国家级重点城市。目前每天有不少于100对列车开行,高峰时期每天的客运量可以达到10万人次。”港铁公司过境铁路总管王家明向GDToday记者介绍,高铁(香港段)联通了全国的高铁网络,发挥了加强两地旅游、文化、学术和社会交流的重要作用。香港市民往来大湾区城市的通勤时间大幅度压缩,推动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现在从西九龙站出发,不仅可以去广州东站,还可以选择广州南站,全程最快只需要47分钟。”

广州东站入闸口

广州东站入闸口

王家明说,为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港铁公司于2023年8月起为往返香港西九龙站与深圳福田站的高铁乘客推出“灵活行”。通过“灵活行”,由香港西九龙站出发的乘客可于原来车次开出前45分钟至开车后1小时内,由福田站出发的乘客可于原来车次开出前30分钟至开车后1小时内,免费改乘同日指定车次3次。“灵活行”为乘客提供更多改票机会,令行程更具弹性。“随着大湾区的融合发展,跨境短途出行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灵活行’为起点,港铁将继续与内地铁路单位探讨更多便利乘客的服务,加强大湾区城市的互联互通,促进人员流动,充分发挥‘一小时生活圈’的优势。特别是可以方便我们香港的年轻人多点回去祖国内地,去了解一下祖国的发展,促进了粤港两地的交流,达到更深度的融合。”

王家明与同事在香港西九龙站

王家明与同事在香港西九龙站

另一边厢,曾经的广九铁路香港段,如今的东铁线也依然焕发着新的生机。2022年5月15日,东铁线过海段正式通车,当天超过2000名市民抢搭于当日上午5时25分由港岛湾仔的会展站开出的“首日特别班”,该班次开出约5分钟后抵达九龙的红磡站,这也是香港第四条过海铁路。东铁线“过海”之后没多久,一河之隔的深圳发布了罗湖口岸的改造方案。根据方案,罗湖口岸日后将成为“一地两检”新口岸,并预留港铁东铁线的接入条件。从深圳一程直达港岛,似乎已经指日可待……

曾经的红磡旧站台,如今正举办港铁45周年特别展——“站见”,退休快5年的荣哥重新回到了这片他熟悉的土地,并带我们参观了他曾服务过的列车。“还记得80年代,当时两节头等车厢分别是位于列车的头尾位置,列车到达火炭站后只停车30秒,为了不拖慢列车的运行速度,我们必须下车从第一节跑去最后一节车厢验票,如果遇到下雨天也会搞得很狼狈,不像现在都是电子票那么方便,而且从香港到广州,最快只要47分钟。”荣哥望着那节旧车厢说道,“我相信未来香港与内地的交流肯定会越来越紧密,会越来越好。”

出品人:黄灿

总策划:赵杨

总导演:谢苗枫

监制:王勇幸 夏桂昌 陈晨

导演:陈晨 苏颂婷

执行导演:郑一见

制片人:蓝宁飞

采写:GDToday记者 陈晨

摄影:姚佳烁 杨钖圻 许晓鑫 邓鸿华 苏城峰 区英智 林任达 薛佳宇

剪辑:蔡键淋

配音:GDToday记者 李乔新

编辑 佘余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