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底线”。但水利工程建设场地分散、环境条件复杂、风险密集多变,如何实现政府有效监管,是一直以来的难题。
在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邳苍郯新片区治理工程中,仅“工程质量结论核备”一项监督事项,就需要对7387个重要隐蔽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505个分部工程、41个单位工程的上万份质量评定、验收资料进行核查、整理、立卷归档……时间跨度长、内容事项多、档案资料庞杂,让政府监管面临巨大压力。而更为被动的是,传统的监督工作以接受法人申请为主,欠缺主动预警提示手段,导致覆盖面低、问题整改追踪难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
随着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山东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规模大、强度高、进度快的历史“黄金期”,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难题也愈加凸显。
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中心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项目监督信息系统,赋能工程质量监督。
基础架构和底层逻辑是建立数字系统的基础。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研,全面梳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编印《山东省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操作指南》。以《指南》为框架,以流程为主线,以数据在线分析和监督事项决策为核心,历经一年半70多次迭代更新、14万数据反复测试,“山东省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和监督检查APP开发完成并在试点项目“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水牛韩节制闸除险加固工程”中正式应用。从开工前办理手续,到竣工验收委员会同意交付,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中心共完成线上审核75次、核备资料1733项,实现了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全链条、监督检查全过程信息化管控。
作为“省级数字监督示范样板”,水牛韩节制闸监督工作助力山东省在水利部水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履职情况巡查中历史性实现“零问题”、质量工作考核排名蝉联全国A级等次。水利部监督司来山东进行专题调研、充分肯定质量监督信息化工作,并将监督系统作为首批对接系统,为全国质量监督系统提供参考样板,黑龙江省、河南省水利厅均派调研组调研学习山东的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工作。
试点的成功,让数字监管在山东水利工程系统大范围使用推广。今年以来,省级负责的东平湖老湖区洪水相机南排工程、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水文测站建设工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的监督工作,以及承担的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对水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履职巡查、水利工程质量检查、资金检查等共计200余次检查任务,全部通过信息系统开展,实现监管工作全程“有迹可循”,大大减轻了检查人员工作负担,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监督实效。目前,省市县三级通过系统开展质量安全监督的水利建设项目49个、监督检查项目177个,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5000多个,系统存储数据近200万条。
在汇集省市县三级监督数据的基础上,山东省水利建安中心还建成“山东省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一张图”,实现了在线项目的一图总览、一网通管。积极对接山东智慧水利建设平台,将监督数据与工程前期、设计、资金、进度等建设运营全过程数据统筹汇集,形成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全要素数据信息,为山东水利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
(大众新闻记者 方垒 通讯员 李林娜 报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