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召开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系列活动清远现场会。会议以“社会工作观察”为主题,总结提升清远相关做法经验,部署全省建立社会工作观察制度。
转化“乡村新闻官”经验
社会观察员助力基层治理
今年3月,省委社会工作部在清远设立全省首个社会工作观察站,并聘任5名乡村新闻官作为全省首批社会工作观察员。随后,指导清远充分继承和转化“乡村新闻官”实践经验,立足社会工作部门紧密联系群众的特点,出台社会工作观察管理服务办法,以社会观察员助力基层治理探索取得积极成效。
会上,清远市委社会工作部、清远市清新区委、清远市社会工作观察员代表、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琳作交流分享。
“我们在星谷创客中心设立全市首个社会工作观察站,首批市级观察员来自高校专家教授、村(社区)一线优秀人才。”清远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朱燕群介绍,清远秉持“观察站”“观察员”两者并重原则,将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观察站和社会工作观察员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务求“站”“员”之间联系紧密、互为支撑、形成合力。在观察员队伍组建过程中,清远在乡村新闻官队伍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工作的主责主业,通过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吸纳各领域人才,同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明确工作权利义务、规范选聘标准流程、完善培训评价机制等,组建起一支有能力、接地气的社会工作观察员队伍。
当前,清远依托创客中心、民宿、乡村运营中心、企业等场地建立了1个社会工作观察总站、10个社会工作观察站,全市共有107名社会工作观察员,其中5名为省聘、102名为市县聘用,有74名是村居干部,既是乡村新闻官又是社会观察员的有36名。观察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助力社会工作发展特别是基层治理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社会工作观察“多点开花”
多元赋能推动社会工作观察高质量发展
清远的社会工作观察员们利用各自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群众和服务发展方面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摄像头”“传感器”和“连心线”的作用,广泛开展宣传倡导、观察调研、联络沟通、协助监督及征集建议等工作,有效推动社会工作观察助力基层治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生在老区、长在老区,自聘任为省级社会工作观察员以来,清新区太平镇山心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李木林就充分利用山心村红色村资源优势,推动“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治理”融合,通过“红色秦皇山”视频号发布红色故事58个,引进秦皇山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为村集体创造营收超50万元,助力点燃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引擎。作为社会工作观察员,阳山县太平镇沙陂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袁学友深入基层观察收集村中青年的需求和期盼,推动成立阳山首个村级社会服务组织“阳山县太平镇沙陂新青年促进会”,有效引导新青年返乡就业创业,为家乡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绿美生态、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等建设注入了新青年力量。
“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清远转化‘乡村新闻官’成功经验用以指导社会工作观察制度建设,践行群众路线,规范发展、大胆创新,整合资源、做优做强社会工作观察员队伍等做法经验。”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崔建军表示,广东率先建立社会工作观察制度,各地要充分认识建立社会工作观察制度的重要意义并理解掌握其内涵要求,坚持系统思维、通盘考虑,从清远的做法经验中获取启示与借鉴,找准工作路径和理论依据,不断强化工作支撑,加强工作保障,推动社会工作观察制度建设落地见效。
社会工作观察员队伍的壮大发展少不了专业的培育培训。崔建军提出社会工作观察员的“三懂三会三有三用”准则,他说,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观察员,要做到“懂政策、懂基层、懂群众”“会做群众工作、会开展调查研究、会使用互联网新媒体技能”“有同理心、有同声气、有同频话”“用心观察、用情倾听、用行动回应”。后续,省委社会工作部将把观察员培训纳入年度干部教育和广东社区学院培训一揽子计划,并通过党建赋能、媒体赋能、金融赋能、培训赋能、技术赋能等,提升观察员综合观察能力。
会议现场,清远市委社会工作部与中国农业银行清远分行签订了社会工作观察员授信协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清远探索资源赋能特别是金融赋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迈出的新的一步,将对社会工作观察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南方+记者 江绮雯 马立敏
通讯员 岳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