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美食节是餐饮行业的年度盛会,自2012年宣布主会场永久落户番禺以来,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在十二载精心经营下,广州国际美食节活动丰富多样,亮点频现,已成为广州国际形象一张靓丽的名片。既往十二届美食盛宴都有哪些突出亮点?下面,请读者跟随笔者的脚步,调动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心灵,回顾十二载华章中的诸多亮点。
大快朵颐 四海荟萃彰显美食吸引力
论及美食节,一道道香气扑鼻,令人食指大动的珍馐美馔自然是盛宴的主角。展示世界美食,促进各国美食文化交流,提升广州作为美食之都的国际形象是广州持续举办国际美食节的重要目的,因此以“国际化”的规模荟萃四海佳肴美馔,便成为历届美食节的一大亮点。
2012年,番禺首次承办广州国际美食节便以网罗天下美味的热情之姿,开辟了占地3.1万平方米的展区,囊括俄罗斯、巴西、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600多种美食小吃。此后,广州国际美食节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各国驻穗餐饮企业参展,并开设各国雪糕主题区、异域风味苑及红酒品鉴区等国际美食展区,市民可以近距离观看或体验美食制作的过程,感受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在中外各式美食的强烈吸引下,食客们展现出高涨的热情,细数既往十二届盛会,共有7届接待人次突破百万大关,9届消费总额超亿元。
会场游人如织 外国游客亦前来体验
众多宾客中亦不乏知名老饕和烹饪大师的身影,如广东餐饮代表人物利永周,中国潮菜大师叶飞,资深美食作家钟洁玲等。但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现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总顾问、美食家蔡澜,他曾亲临2018年广州国际美食节现场,对现场呈献的番禺美食情有独钟,为番禺厨品的创意、食材、制作和味道赞不绝口。
蔡澜先生的点评提醒着众食客,尽管各国美食琳琅满目,但广东本土菜系粤菜无疑才是盛会众星拱月的主角,特别是主会场番禺当地美食,更是游人们不可不尝的精华之所在。广州国际美食节选择永久落户番禺,离不开番禺独特的饮食文化。2200余年历史的鱼米之乡,自古以来“有山可茶,有水可渔,有草可牧,有田可谷”,处处有美食,街街有特色,镇镇有品牌。2020年广州国际美食节还曾特地主办“一镇(街)一名菜”活动,让市桥白卖、沙湾奶挞、姜汁撞奶等脍炙人口的番禺美食声名远播。
番禺特色美食“扒金山”吸引食客竞相品尝
近年来,广州国际美食节日益重视凸显大湾区元素,如2019年新设“寻味南番顺”专区,2023年开展为家乡菜打call“十大名宴、十大好食材”线上推选活动等,让人们从各个角度了解粤菜的精髓和多样性。未来,番禺将继续支持广州国际美食节举办,传承千年饮食传统,加强美食文化交流融合,促进海纳百川,汇聚南北,合璧中西的粤菜文化发扬光大。
耳目一新 演出丰富展现文旅新魅力
广州国际美食节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场文化视听盛典。番禺区协助广州国际美食节倾力打造“美食+”新概念,加快餐饮业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美食+演艺”“美食+文旅”等新兴消费业态,让游客在美食节上可以品美食、睇好戏、赏美景,拉动消费新增量的同时,也更好地展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州国际美食节始终为食客们提供了多元的视听体验,但自落户番禺以来,表演真正被“玩”出独具岭南文化,兼具古色古香的新花样。如2018年的龙狮表演《龙腾盛世耀湾区》等节目,将岭南文化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2023年由余荫山房的茶艺师献上的中国茶艺《山房印象》表演,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等。
流光溢彩的舞龙舞狮表演 科技感与传统魅力兼备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2021年,广州国际美食节联手国乐艺术家方锦龙倾力打造的“乐韵粤宴”。伴随着《赛龙夺锦》《双凤朝阳》《孔雀开屏》等广东音乐名曲的悠扬乐韵,由10家名店名厨10道同名创新菜式一一呈现,在美食与音乐的碰撞带来听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于韵致交融间展现了岭南传统文化之美。这一创新性传承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专门安排深度报道,聚焦美食节主会场落户番禺十周年,深度挖掘番禺精彩美食故事,进一步打响了广州国际美食节的品牌知名度。
国乐艺术家方锦龙奉献“乐韵粤宴”节目
自2019年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殊荣后,番禺区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美食+文旅”融合发展模式。2023年,特别推出“羊城美食游路线”,以“地域景点+地道美食+地标商圈+地区酒店”为主线,以“美食+美景+美宿”为核心,推出覆盖广州11区的品质化文旅美食路线,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惠民亲民的吃宿游玩乐趣,增强市民美食文化体验,展示“食在广州”的独特魅力。
番禺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优质的文旅资源。未来,番禺区将依托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充分整合文化、旅游和商贸资源,将广东国际美食节打造成“好吃、好看、好逛、好听、好玩”的多维立体的国际美食节品牌。
指尖跃动 科技赋能激发消费新活力
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促成大量新兴科技落地试用,游览体验感与便捷度显著提升,是广州国际美食节落户番禺的又一亮点。2012年番禺首次承办广州国际美食节时,便在全国各大美食节中率先推行两个电子商务系统,即网上订座、点菜系统和菜式互通共享系统,极大便利了食客的消费体验。此后数年,广州国际美食节在科技赋能上长效着力,力图打造永不落幕的“指尖上的美食节”,让美食随时近在咫尺,可触可感。
2013年美食节特别开通美食节微信平台,让游客可以通过微信及时了解美食节展会信息,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游览体验。2016年专门设置电商区和新业态展示区等展位,同时引入线上支付和共享汽车服务,为食客消费与出行提供了很大便捷。2020年携手餐饮电商平台开展“广州滋味榜”打榜促销活动,将美食节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吸引超3000个餐饮商家参与,直接拉动餐饮消费超10亿元。
现场直播带货 日渐成为美食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技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更进一步提升了美食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点燃了游客投入美食消费热潮的兴趣。2023年广州国际美食节上充分运用前沿科技,借助VR、AI、元宇宙等技术搭建美食品鉴平台。通过AI智能主持人现场讲解烹饪工具和食材的历史文化,利用沉浸式的VR体验让观众感受广州美食制作过程,真正营造了一场可以“触摸”的美食盛宴,扩大了美食信息触达面。“原本是冲着美食来的,却被现场丰富多样的‘黑科技’迷住。”不少游客在现场参观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新潮精美的展台成为游人特别是小朋友热衷的打卡点
目前,餐饮行业的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这也为今后广州国际美食节的举办提出了新要求。未来,番禺区将立足“智造创新城”战略定位,推动“智造+智核”深度耦合,以科技创新引领本土餐饮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打造更加高效便捷、丰富多元的数字消费新场景,加力助燃美食消费,激发餐饮市场澎湃动能,为消费者奉献更具消费便捷度与互动趣味性的美食盛会。
山海相连 美食搭台承载民族凝聚力
广州国际美食节不仅可吃,可看,可听,可触,最重要的是它还传递着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展会上,一份你我眼中朴实无华的番禺本土小吃,或许是海外游子朝思暮想数十载的家乡味道;一份尚沾染着泥土气息的土特产,或许曾跨越千山万水,承载着千里之外乡亲们的致富梦想。美食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早已超过食物本身,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情感交融的纽带。
番禺是中国著名侨乡,一直以来都是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桥梁。2017年广州国际美食节举办时,适逢第六届番禺旅外乡亲恳亲大会同期进行,乡亲们在多年后再次品尝到家乡味道,不少人都热泪盈眶。来自德国华人华侨联合会的陈先生兴奋地说:“回到番禺感到非常亲切,吃到的东西都是儿时的味道。”他表示家乡全方位的发展进步,让海外游子感到放心和高兴,希望未来自己能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乡音难改,乡味难舍,番禺籍的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有约101万人,对故乡的依恋令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界活动中,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在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绽放光彩,对弘扬番禺美食文化、宣传番禺旅游资源贡献良多。
番禺区在推动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等工作中勇担重任,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入拓展消费帮扶。2017年,番禺区在广州国际美食节首次设立对口帮扶专区,将摊位免费提供给梅州五华县、西藏波密县、贵州威宁自治县和赫章县等对口帮扶地区的企业。2019年,五华县委县政府参加广州国际美食节,番禺区专门划出300平方米设置五华农特产品展馆。历届现场,扶贫专区摊位人气都火爆异常,质优价廉的农特产品备受市民喜爱。购买农产品的市民表示:“虽然别的地方也有这些农产品,但这里买很划算。而且既能买到心水的产品,又能帮助到别人,觉得很开心。”番禺区依托广州国际美食节这个重要交流平台,为帮扶地区企业开展贸易洽谈和投资合作提供了广阔商机,打通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五华农特产品展馆 市民选购特产沙田柚
以食为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来番禺区将继续依托广州国际美食节开展侨胞交流与对口帮扶工作,将山海情深的深厚情谊写进碧海青山,写进沃野乡村,写进城市社区,写进寻常百姓家,让美食文化更好地承载华夏儿女一家亲的民族凝聚力。
十二年为一循环,番禺区已与广州国际美食节相伴走过十二载春秋。在新的一届广州国际美食节上,番禺区将通过“美食+文化+时尚”的深度融合,打造一场推动餐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食盛事,为广州国际美食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再创新高。2024年广州国际美食节将于11月1日至10日在长隆万博商务区万博中心盛大举行,届时恭候八方宾客的光临!
文:番禺融媒记者张成锟
图:资料图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