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首批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示范区示范校名单。香洲区为珠海市唯一入选的实验区,文园中学入选示范校并列入全国实验校,另有10所学校入选实验校。
为这些学校点赞!(可多选) 示范校(已列入全国实验校):珠海市文园中学 实验校:珠海市香洲区云峰小学 实验校:珠海市香山学校 实验校:珠海市香洲区第二十一小学 实验校: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二小学 实验校:珠海市香洲区群贤小学 实验校:珠海市夏湾中学 实验校:珠海市第五中学 实验校:珠海市凤凰中学 实验校:珠海市第十六中学 实验校:珠海容闳学校 提交
其中,珠海市文园中学以仁爱自华为特色,聚焦人文科学交叉融合、学生教师共生发展、纵向横向双线并进的科学教育,形成“内育外拓、四建一体化”的模式、科创人才“金字塔”课程培育机制、“共创·自华”科学教育品牌,不断深化科学特色教育,在全市率先成立学校STEAM科创工作领导小组,开设STEAM课程并进入常规课程体系,将学校社团活动和科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育一批科技社团,在科学特色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学校长期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成绩突出,自2018年起被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授予首批“广东省科技教育创新团队”称号。文园机器人工作室获得共青团中央授予“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连续14届获得市青科大赛“优秀组织单位”,连续5年获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暨珠港澳青少年机器人横琴邀请赛“优秀组织单位”,是首批中国STEM教育种子学校、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示范校。学生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世界机器人大赛、美国匹兹堡发明展、澳门国际发明大赛、波兰国际发明大赛等国际大赛屡获佳绩。
珠海市香洲区云峰小学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探索“五育”融合,将科学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相融合,培育既有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修养,又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求真行正、勇攀高峰的人。
该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执着追求、勇于创新的优秀科学课程教师队伍,包括科学副校长1位、科学辅导员1位及科学类课程专任教师9位。设有4间科学实验室和1间器材室,满足全校学生学习需求。在课程建设中,学校以国家课程为依托,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构建了多元科学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在科学活动中,践行“科普讲座请进来,综合实践走出去,学科融合促成长”的活动宗旨,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全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科创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市级奖项60余项,区级奖项50余项。
近年来,香洲区坚持教育强区、科技强区的发展理念,在教育“双减”背景下,积极探索科学教育“加法”,依托区位优势与港澳及周边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教育体系。
2022年,香洲区科学教育(四年级)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列为典型地区征集成果案例经验,香洲成为全省仅有的两个入选区县之一。
2023年11月,成立全市首个基础教育博士教师工作室,通过“博士讲堂”深入开展科普讲座、开放实验室、小初联动科技创新实验、项目式学习。
2023年11月,香洲区在第六届教育创新博览会上举行了科学教育专场论坛,与来自全国的同行分享香洲科学教育实践创新历程。
2024年6月,印发了《珠海市香洲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行动计划》,计划在全区中小学校设立科学副校长和科技辅导员。
课程开发上,香洲区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课程,以科技节、STEAM大赛为抓手,培育了160多个中小学优秀科学教育社团和STEAM课程,涵盖创客、航模、机器人、电子制作、木工坊、劳动科技、无人机、人工智能、小小科学家、创新实验、自然观察等方面。
在馆校融合方面,该区精准对接校外资源,通过馆校结合、校企交流拓展科学教育场域,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科技馆、科研院所等特色空间,形成科教协同融合、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发展格局。
在协同创新上,该区整合利用高校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在师资培训、创新实验室建设与使用、科创项目合作等方面进行大中小学资源整合与应用,构建了由区内高层次人才和工程师组成的中小学科学副校长人才专家库,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航空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深入开展合作。
未来,香洲区将以此次入选实验区为契机,实施科学师资建设行动、课程教学强化行动、科学实践提质行动、科教生态优化行动、创新人才孵化行动,持续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未来人才。
南方+记者 蒋欣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