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硕果累累,近日,第四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在广州举行,我院肛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任东林教授担任名誉主任委员,肛肠外科副主任林宏城主任医师担任主任委员。会议由我院肛肠外科万星阳副主任医师主持。
第三届主任委员任东林教授进行了任职期间工作总结,并与大家回顾了专委会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工作成果。任东林对专委会成员、关心和支持专委会成长的同仁们表示感谢,正是各位充沛的热情与深厚的专业素养,推动了专委会长足发展。
金世明副会长为名誉主任委员任东林教授与新任主任委员林宏城颁发证书。洪铭范秘书长和金世明副会长共同为新一届副主任委员们颁发了荣誉聘书。
林宏城作履新发言。他阐述了对于专委会未来的愿景与规划,围绕“感恩、团结、创新、发展”,指出要通过强化学术交流、促进多学科间的合作、普及科普知识教育以及搭建继续教育的平台,为学会注入新动力,推动学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金世明副会长作总结发言,表达了对新一届专委会的支持和鼓励。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和鼓舞。
此次会议不仅为各位专业人士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指明了方向,推动了我省大肠肛门病专业的研究、诊疗取得新进展,更好更快地将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随后,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肛肠及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接力进行。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会长罗良平、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席周增桓、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于淼等学者出席会议,大会由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海燕和中山六院肛肠外科张恒副主任医师主持。
周增桓宣读《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关于成立肛肠及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的决定》。
李海燕介绍专委会选举办法并组织选举。任东林当选为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肛肠及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我院肛肠外科张恒担任专业委员会秘书。
罗良平会长为我院颁授“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关于成立肛肠及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铭牌,周增桓为当选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常务委员颁发聘书。
任东林主任委员作履职报告,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信心与期待。新的使命、新的起点,代表责任在肩,他希望未来与各位同仁携手同行,描绘广东省肛肠及盆底疾病诊疗的新蓝图,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罗良平会长致辞祝贺,并对专委会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鼓励。
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建设是协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有利于协会的发展壮大和竞争力的增强。专委会积极构建学科交流平台,培养学科教育骨干人才,提升学科教育培训质量,力争为我省肛肠及盆底疾病医学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肛肠外科专业学术交流会议上,任东林回顾中山六院肛肠外科过去十年的艰苦历程,展示了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总结分享了重要经验。他鼓励年轻肛肠病领域医师钻研学术,潜心学习,以奋斗的青春回应患者的期待、医学的重任。来自不同医院的肛肠外科专家,就专业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会议在充满智慧的讨论与思辨中圆满落幕。
专家介绍
肛肠外科 任东林 教授
中山大学外科学教授,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之名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第一届“广州名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外科主任,肛肠外科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主任,盆底中心主任,盆底肛肠外科学科带头人。
学术任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器官功能保护专业委员会(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便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道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经肛腔镜外科学院首届顾问团顾问。
擅长领域:临床上擅长痔、肛瘘、肛裂及慢性便秘等结直肠肛门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技术、结直肠肿瘤的微创治疗包括腹部无切口的NOSES技术、盆底及会阴损伤和大便失禁的重建修复技术等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致力于结直肠肛门疾病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特别在有多次手术史的复发性肛瘘、骶前肿瘤、直肠阴道瘘、直肠脱垂、慢性盆腔及会阴疼痛,及直肠癌术后复发及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阴道瘘尿道瘘等疾病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其多个疾病的手术数量在国际单中心排名第一。
学术科研:发表专业文章260余篇,其中高水平文章50余篇。主编及参编全国规划教材及专业著作如《外科学》《中华结直肠外科学》《胃肠外科学》《胃肠外科手术学》《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精准医学杂志》《大肠肛门病学》《华南通—老年健康生活》《中医临床医学概论》《中医医学英语》《中西医比较医学》《比技术更多:任东林肛肠外科手术集》《肛肠疾病图谱》等30余部。主持或参与国家或省级课题10余项目,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得各级科研成果5项。担任国内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政府卫生健康政策顾问。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名优专家门诊)
肛肠外科 林宏城 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七年制(全英班),曾到日本大肠肛门病中心高野病院、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英国圣马克医院和意大利比萨大学附属医学院访问学习。2019年获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达人赛全国决赛冠军。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文章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学术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加速康复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盆腔肿瘤整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ASCRS)委员、《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
擅长领域:擅长复杂性/复发性肛瘘、结直肠恶性肿瘤、以及直肠阴道瘘、直肠脱垂、骶前肿物等盆底疾患的诊治。掌握代表专科诊断及治疗先进水平的技术(如腹腔镜微创技术、TST以及STARR技术)。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责任编辑:张婷婷
初审:戴希安
审核:乐虞莹、简文杨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来源:中山六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