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布2024年施政报告(以下简称《施政报告》)。这是李家超就任后发表的第三份《施政报告》,主题是“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今年《施政报告》就以下五大范畴制订创新科技及工业重点政策:
一、推进新型工业化及创科产业发展
完善新型工业发展策略和体制建设
- 制订香港新型工业中长期发展方案;
- 推动成立“香港新型工业发展联盟”,促进“政、产、学、研、投”紧密协作,构建香港新型工业合作平台;
加大创科产业投资
- 设立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成立母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指定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半导体与智能设备、先进材料和新能源等,系统性建设创科产业生态圈;
- 调拨15亿元优化“创科创投基金”,与业界配对成立联合基金,投资策略性产业的初创企业,进一步提升香港初创生态圈建设;
吸引国际初创加速器落户香港
- 推出“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并拨款1.8亿元以1(政府) : 2(机构)的配对比例,资助上限为3,000万元,吸引海内外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初创企业服务机构在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
二、推动研发
推进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
已开展筹备建设第三个InnoHK研发平台,聚焦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续发展;
推展航天科技研发
在InnoHK研发平台下成立一所研究中心,参与嫦娥八号任务。
三、推动数字转型
公务数字转型
- “数字政策办公室”:督导部门提升资讯系统的项目管治、举办网络安全攻防演练、进行合规审计及加强高级人员的培训;
- 政府部门试行本地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文书辅助应用程式;
- 今年内推出约20项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方案;
支持中小企数字转型
扩大数码港“数码转型支援先导计划”的涵盖范围至旅游及个人服务界等;
促进数据流通,便民利企
扩展简化跨境个人数据合规流动的便利措施至各行业,促进更多跨境服务及大湾区数据流通。
四、新增创科土地
港深创科园
首三座大楼将在年底起陆续落成,另外五座大楼未来五年将全部落成;
新田科技城
自2026-27年起陆续推出约20公顷新创科用地,交由香港科技园公司发展和营运;
北区沙岭
今年内启动改划程序,用作数据中心及相关用途的创科用地将扩大至十公顷。
五、推动河套港深创科园发展
“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督导委员会”
由行政长官主持,带领政府制订香港园区发展的整体策略、计划和布局部署;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
于今年内发布,提出促进港深两地园区间人员、物资、资金和数据流通的创新政策,把合作区打造成为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正与国家有关部委探讨试行创新的便利措施
- 两地园区特定人员便捷过境;
- 利用无人低空运输,方便物资跨境流动 ;
- 便利落户香港园区的内地企业跨境调拨资金。
畅通落地之路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做有组织的成果转化
高效供需匹配
让成果转化容易一点
湾创成果转化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科创行业垂直模型的成果转化数字化平台,构建高效连接成果和需求的AI匹配引擎;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结合成果转化业务模型算法,对成果、需求、专家、院所进行精准的大数据画像,提升匹配的精度和效率,促进成果转化的高效落地。
平台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了全国创新要素协作网络,实现全国需求,全国解决。
【来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辦公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