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开发区深入实施“新湾人计划”,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南方+

近日,在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大亚湾开发区”)西区街道新惠社区,一场百家宴活动举行,超过400名居民及新业态人群参与,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温馨热烈。

这是大亚湾开发区“新湾人计划”的一个侧影。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聚焦群众需求,制定出“新湾人计划”第一批行动清单,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新湾人的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截至目前,第一批行动清单共22个工作事项,已按时完成12项。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逐渐形成“陌生人社会”,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大亚湾开发区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大力实施“新湾人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良性互动,让新湾人“爱上这座城、恋上这个家”,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从流入到融入,探索共治共享新格局

在新惠社区爱琴海小区,崭新的充电棚里,一排电动车整齐停放,指示灯闪烁。“现在家门口就能充电,方便多了!”小区业主李女士表示,在一年多前,爱琴海小区没有固定充电桩,车辆充电费时又费心。

令李女士感到舒心的,还有小区停车场的规范化管理。“以前停车场缺乏有效的管理,车辆乱停乱放、路面常被压烂。”李女士介绍。不仅如此,爱琴海小区还建成了党群服务站,成为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党群议事的平台。

“新惠社区地处临深片区,常住人口约15000人,超过90%的人员是新大亚湾人。”新惠社区党支部书记伍灵犀表示,必须办实事解决群众“急愁难盼”问题,提高居民的信任感、归属感、满意度,才能让居民融入社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新惠社区通过富有人情的方式解决居民诉求,有效化解物业与业主、居民与居民之间的矛盾,促进有事共商、邻里和谐。同时,新惠社区探索组建一支由社区干部、党员、物业骨干和热心居民组成的网格楼栋长队伍,参与社区平安建设、入户走访等工作。

近日,新惠社区举行百家宴活动,超过400名居民及新业态人群参与。新惠社区供图

如今,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在新惠社区,老党员孔祥全发挥余热,在暑假期间教学生练习书法、讲述中华传统文化;居民唐冬妹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小区建设,帮助解决居民困难……

新惠社区是大亚湾开发区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目前,大亚湾开发区全面推行“和美网格”治理,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健全网格组织架构、夯实基础治理单元、联动共建“和美网格”。同时把更多的资源、服务下沉社区,让“新湾人”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融入”,加快实现社区共享共治。

在新惠社区锦河湾小区,一条长约30米的道路坑坑洼洼,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出行。得知情况后,新惠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代表进行座谈,利用社区基金进行修缮,迅速解决了这件“烦心事”。

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相继在新荷社区、龙光社区等地设立社区基金。社区基金是依托各级慈善总会和其他慈善组织设置的非独立法人公益基金。社区基金主要用于社区居民关注度高、受益面广、群众热切希望解决的惠民微项目、微心愿。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10家社区基金。

从保障到改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地见效,让新湾人感到欣喜。

今年9月,大亚湾第六中学、西区第三实验学校两所新建学校,以及大亚湾第一中学(高中部)扩建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共新增学位6240个。大亚湾开发区积极优化新生入学服务、增加优质公办学位、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等,不断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

目前,大亚湾开发区通过建成惠亚医院二期、加快推进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等,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10月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二期项目落成仪式举行。该项目主要由综合楼(北楼)和妇儿中心(南楼)组成,共规划床位1482张。项目设有直升机停机坪,开通空中医疗救援通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

公共服务关系民生,连接民心。大亚湾开发区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享受‘第二课堂’!”今年暑假,大亚湾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在龙光社区开设假期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书法、绘画、声乐、国学礼仪、课外辅导等特色课程,丰富社区青少年儿童暑期生活,有效减轻了深惠通勤家庭在子女看护压力,获得居民的认可。

在“新湾人计划”中,大亚湾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在龙光社区开展社区嵌入式综合服务试点工作,打造“龙光亲邻之家”。目前,该项目已整合龙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二楼现有场地和硬件设施,先行先试打造党建书屋、音乐舞蹈室、书画室、茶艺室、心灵之家、健身活动中心、棋艺室等服务场所,进入试营阶段,获得居民的好评。

大亚湾开发区加快推进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篮球馆、游泳馆等项目建设。图为篮球馆效果图。

同样的“第二课堂”也在企业举行。今年7月,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会爱心托管班顺利开班,吸引了30多名职工子女参与。托管班通过“教”与“托”相结合的模式,开设有作业辅导、绘画、阅读、跳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同时,大亚湾开发区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底色。比如,举办妈祖圣诞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推动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搭起新湾人与本地居民文化交流的桥梁;“大亚湾一日游”活动让居民亲身体验大亚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石化区公众开放日”活动为居民提供科普教育,增进居民对石化行业的了解和信任……

从“细护理”到“微改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大亚湾开发区由单纯的经济功能区向城市转变。当前,大亚湾开发区加快推进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篮球馆、游泳馆,综合文化创意园,大亚湾大道城市景观廊道项目等建设,持续优布局、强功能、拓空间、提品质。

“这里的交通标线翻新后更醒目了,驾车体验感更舒适了!”近日,每天驱车往返于惠阳淡水与大亚湾之间上班族林先生表示。

东升小学扩建(效果图)。

大亚湾大道与惠阳人民路交汇的圆盘道路是两地市民出行的重要节点,平时车流量很大。今年初,大亚湾开发区城乡建设和综合执法局结合“新湾人计划”,对该道路进行“微改造”,通过调整翻新交通标线、完善交通指示牌、增设各类标志牌,以及优化调整圆盘红绿灯放行、配时方案等措施,有效改善环岛交通秩序,大幅提高岛内通行效率。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大亚湾开发区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升级,为“百千万工程”打通“任督二脉”。近期,备受关注的龙海三路(光正路至聚龙中路)道路改造工程进场施工。该路段将由双向六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预计春节前完成行车道拓宽施工,切实缓解深圳与大亚湾通勤高峰期重点路段的交通拥堵状况。

为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大亚湾开发区石化能源产业局计划年内推动全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建成投运200个,截至目前,全区189个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建成投运。

一个个小切口的“细护理”“微改造”项目背后,是大亚湾开发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意”和“新意”让“新湾人”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大亚湾开发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努力推动把全区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高品质生活。

采写:南方+记者  马发洲

通讯员:陈志敏 余盈

图片:大亚湾开发区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