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暨大这场双选会上,本科生不找工作,找科研团队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你对我们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方向了解吗?”“你为什么想要加入我们研究团队?”“简单谈谈你参与科研的优势。”……10月15日下午,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举办2024年本科生科研创新双选会。

不同于一般的招聘双选会,这场双选会的“主角”是校内24支医疗领域科研团队,每支团队计划招募1—3名学生。现场共有超210名学校各学院本科生投递简历,并参与面试。

学习能力成考查重要因素

现场,口腔医学专业大二年级学生赖沂柔在人体解剖学系郭国庆教授研究团队的展位前等待面试。她介绍,学院提前发布了双选会的报名通知,每名学生可以选择三个科研团队提前投递简历。

“此前接触过解剖学课程,对此比较有兴趣,日常也有一些做实验的经验。”赖沂柔介绍,在选择科研团队时,她充分结合自己的能力与兴趣,以便未来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团队的工作中。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徐蕾代表“多模态医疗大数据在心律失常的应用研究”团队来到现场,选拔已报名的本科生。他透露,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学习能力是考查的重要因素。

“我们团队偏向于临床研究工作。对于很多大一、大二的学生而言,达到科研所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更关注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是否有足够的自学能力。”徐蕾表示,前期团队会通过组会讨论、提供学习资料等方式帮助低年级本科生提高基础科研能力。

“本科生进入团队后,绝大部分都是参与到某个特定的课题项目中。”闫森课题组的李嘉威博士表示,团队还将指派专门的成员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把握科研工作的大体方向。

增强本科生学习自驱力

科研工作对于硕士,甚至博士都绝非易事,为何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会建立这样的双选机制,鼓励本科生加入科研团队?

在学院院长陈国兵看来,这样的双向选择机制能够有效地帮助实验室解决人手不足的困难,同时让有志于科研的同学加入契合兴趣的团队,从而为他们提供相对系统的科研培训,也帮助他们在未来升学、就业中提高竞争力。

“本科生能够提前接触到实验室内的工作,与硕士、博士共同参与课题项目,对个人成长有益,将成为一段可贵的校园经历。”李嘉威表示,一些课题实验,比如小鼠的饲养,需要多人合作。此外,团队也会不断申报新的课题,这些都对团队成员的数量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急需有新鲜血液加入。

作为本次双选会的志愿者,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年级学生朱迅目前已经加入学院生物信息相关科研团队。

“有了科研项目驱动,日常学习的目标感和导向性会更强,也更有动力去了解一些课堂之外的知识。”朱迅说,尽管刚步入大学校园不久,但不少同学都已经加入各自感兴趣的科研团队,以获得更快的成长。

这是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自2019年来举办的第五届本科生科研创新双选会。过去四年,平均每年都有40至50名学生参与到各科研团队的工作当中,极大提高了本科生的科研素养,也进一步激发科研团队的创新活力。

陈国兵介绍,目前学校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支持,例如开设本科生科研创新课程、专门开辟实验室为本科生提供基本科研训练。此外,各个科研团队都将为本科生提供不同形式的科研指导,本科生也可以获得科研项目立项机会。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谢望海 记者 钱明雅

摄影:南方+记者 王俊涛

通讯员 李雁雪

编辑 钟展锋 张会玲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