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视评|推动梅州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南方+

04:41

视评|推动梅州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又是一年丰收季,秋分时节,梅州柚香扑鼻、茶香袅袅、稻香弥漫。梅州是农业大市,素有“东学梅州、西学高州”的美誉。加快梅州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不断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梅州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梅州机遇与挑战并存,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产量和质量如何齐驱并进,二是品牌与市场如何相辅相成,三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长期共存。

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梅州需要高效整合土地资源。要聚焦打好改革“组合拳”,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坚决守住“三农”基本盘,压实工作责任,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抓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赋能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打造古镇与良田并存、产业与乡村共兴的乡村新貌。

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梅州需要重视整合科技资源。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强市建设的关键动力,是梅州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扬长补短,梅州应积极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的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对本土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梅州需要加快整合品牌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整合品牌资源,打造统一的区域公共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成立品牌管理机构,制定品牌标准和规范,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价值,打响“梅字号”品牌,促进一产接二连三。

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梅州需要全力整合旅游资源。梅州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丰富,具备发展农业旅游的巨大潜力,将农业与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农业旅游精品线路,可以实现“1+1>2”的发展成效。

简单而言,可在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开展采摘体验、农家乐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了解农业文化和生产过程。例如,平远县将脐橙种植基地与周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点相结合,开发了多条农业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

但需要注意的是,农旅并不是简单的叠加,需要结合梅州本土的客家文化、非遗文化,将农业、农产品嵌入到旅游业、旅游产品中,开发具有梅州本土特色农旅产品。

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梅州需要全面整合资金资源。农业强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梅州应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的资金资源,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政府方面,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业企业和农民提供融资便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强市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企业投资农业产业。

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说到底,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百千万工程”,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既不能“守株待兔”更不能“拔苗助长”,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为梅州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出镜/剪辑 梁时禹

文字 黄培强

摄像 陈萍

编辑 马吉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