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题 #“百千万”周周见
过去一周,广东启动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活动,持续“炒热”乡村游。各地全面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多地“一把手”力抓工作落实,亮点颇多。
提速典型镇村培育,汕尾市委书记到海丰县调研典型镇村培育、绿美生态建设等情况,强调着力打造典型镇示范样板;梅州市委书记到兴宁市、五华县调研,强调集中资源要素抓好典型镇村建设和“四上”企业培育;江门召开“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推进会,分类分档、分批分布打造精品典型村。
聚焦乡村风貌提升,汕头市委书记两赴潮南区督导检查“百千万工程”,强调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管控提升,责任化、项目化、清单化对账销号;中山市委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肇庆市委书记实地调研推进贺江碧道画廊沿岸风貌管控提升工作,以“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
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揭阳市委书记到高新区、揭东区调研,强调全力以赴抓产业,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茂名推动特色水果产业“接二连三”全链发展,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省直动态】
游乡村促消费,广东启动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活动
10月11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高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游乡村 促消费”2024年广东省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主会场活动在茂名市高州根子镇柏桥广场启动。广州市从化区、佛山市南海区列入国家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地区;茂名市高州市等18个县(区)、镇(乡)为首批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地区,覆盖行政村落2399个,覆盖人口超1100万,为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活动现场,主办方为入选的18个县(区)、镇(乡)颁发牌匾。
乡村旅游已成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和重要引擎。此次活动通过推动乡村立足自身的特色文化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有利于释放相互叠加的聚合效应,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地市动态】
汕尾:聚焦美丽圩镇建设要求,着力打造典型镇示范样板
10月9日,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逯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海涛前往海丰县,深入圩镇、农村、园区等督导调研“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绿美生态建设等情况。
逯峰强调,要聚焦美丽圩镇建设要求,久久为功抓好圩镇客厅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主街风貌提升、镇村绿化美化等工作,加快推动圩镇建设从扩“面”到提“质”的跃升,着力打造典型镇示范样板,让“百千万工程”更加可感可见。要聚焦做强特色产业,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健全完善“一站式”服务平台,分类分层分级做好市场主体培育和管理,打造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展示交易、品牌运营及检验检测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推动珠宝传统产业“发新芽”,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镇域“辐射力”。
梅州:集中资源要素抓好典型镇村建设和“四上”企业培育
10月10日,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到兴宁市,深入乡村一线、企业工厂调研。马正勇强调,要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树牢“发展思维”“产出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资源要素优先用在“打粮食”项目和“四上”企业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扎实有序做好宅基地使用权依法流转和自愿有偿退出、自然灾害危险区域建房户避险搬迁等工作,出台推动农村居住与生产分离实施方案,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要发挥镇村党组织引领作用,统筹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农房风貌管控、乡村产业发展,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努力实现“排位前移、力争优秀”的目标。
10月12日,马正勇到五华县调研。马正勇强调要认真对标典型村建设目标任务,完善任务清单、明确建设标准、细化任务分工,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强化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培育壮大强村富民产业,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要清醒认识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于梅州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宅基地使用权依法流转和自愿有偿退出、自然灾害危险区域建房户避险搬迁等工作,不断激发基层活力动力。马正勇强调,要切实树牢“发展思维”“产出思维”,集中资源要素抓好典型镇村建设和“四上”企业培育。要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拓宽探索“四上”企业培育路径,集中资源、重点培育发展更多“四上”企业。
汕头: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管控提升,确保整改全覆盖、问题不反弹
国庆节后一周,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两度赴潮南区督导检查“百千万工程”推进情况,察看农房风貌管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绿美生态建设、典型培育、美丽乡村建设等情况。
温湛滨强调,要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管控提升,责任化、项目化、清单化对账销号,常态化开展跟踪问效,确保整改全覆盖、问题不反弹;要坚持典型引路,对照典型镇村培育标准,统筹项目、资金等要素注入镇村建设,利用房前屋后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合理规划发展夜市经济,活化用好老厝片区闲置资源,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典型培育立得住、树得牢。
中山:专题研究加快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
10月12日,市委书记郭文海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
郭文海指出,要在原有基础上,坚定不移推进农村低效工业园改造和水污染治理,彻底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加快推进农房风貌管控,以“小切口”实现镇村面貌“大变化”。要加快推动拟定的农房风貌管控示范村建设,特别是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培育村要高标准推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要坚持规划先行,借鉴吸收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实施改造。要突出政府引导,发挥国资国企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有序推进外立面改造、屋顶平改坡,确保农房风貌整体协调。要强化机制保障,在镇街“工改”、治水现有力量基础上,充实专业技术人员,组建“百千万工程”工作队,凝聚市、镇、村合力,推动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等重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市长肖展欣就加快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强调,要坚决做“减法”,清理拆除违章违建和冗余构筑物;科学审慎做“加法”,做到因地制宜,防止百村一面、千房一面。要精心做好设计,先出图、后施工,防止仓促上马。要科学选取工艺材料,确保经济、实用、易实施、利维护。要充分利用清拆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让村民有获得感,打造近悦远来的和美乡村。
肇庆:推进贺江碧道画廊沿岸风貌管控提升,以“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
10月7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爱军到封开县,调研推进贺江碧道画廊沿岸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张爱军强调,要结合推进“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贺江碧道画廊沿岸风貌提升和全域景区化,精心打造贺江美丽岸线、幸福河道。
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充分认识贺江的宝贵生态价值,加强水质监测保护,完善水环境保护协同立法、上下游生态补偿等机制,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样板。要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整体规划设计,科学把握开发规律和节奏,合理安排开发建设时序,一步一个脚印把规划蓝图变为实景画卷。要坚持分类推进、整体提升,聚焦江河、山林、村庄等重要节点,分类分批推进沿线风貌提升,打造一河两岸精品示范带,形成彰显岭南特色、空间错落有致的沿岸新风貌。要坚持以点带面、串珠成链,统筹好两岸整体谋划和系统布局,推动风貌提升由“点上开花”逐步转变为“线上出彩”,塑造可游可赏的山水风景线。要坚持多方联动、科学运营,健全“政企协作”开发运营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团队,协同做好风貌管控提升、旅游业态打造,以“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要坚持宣传赋能、提升热度,深挖历史文化元素,用好传统媒体、自媒体等宣传资源,开展摄影、设计、骑行等赛事活动,全方位展示贺江自然风光、讲好贺江人文故事,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揭阳:全力以赴抓产业,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
10月10日,揭阳市委书记曾风保到揭阳高新区、揭东区调研,强调要全力以赴抓产业,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狠抓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建设,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曾风保强调,要全力以赴抓产业,聚焦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目标,加快万洋科技众创城建设招商,引导推动更多企业入园发展。要坚持在存量上做增量,深入挖掘本地企业的发展潜力。要加快玉湖冷链(揭阳)交易中心项目建设进度,统筹抓好施工安全、运营管理和绿化美化,推动项目尽快建成、产生效益,更好造福人民群众。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狠抓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升级。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榕江实验室中试基地、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揭阳国际氢能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抓好绿美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控违拆违,营造整洁、干净、有序的城乡环境。
茂名:谋划打造连片示范带,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10月9日,茂名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化州市新安镇和新塘村、新安村、榕树村典型镇村规划建设及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会议强调,要立足“粤西特色水果专业镇”定位抓规划,对照典型镇村培育建设指引,把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融入圩镇整体规划,加力教育、医疗、农贸市场等服务供给,着力强化联城带村节点功能。要以片区开发理念,整体谋划打造新安、石湾连片示范带;要推动特色水果产业“接二连三”全链发展,用工业化、品牌化思维培育壮大水果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激活用好封锆楼遗址、古驿道等资源;要健全富民兴村动力机制,建好用好镇级农业青年创业孵化园,优化“新农人+生产托管”模式,发展更高效的新农业、建设更加宜居的新农村;要下大力气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污水治理等工作,严格执行农房管控“二十四字”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农房外立面改造,因地制宜绘好镇村绿美“一张图”。
江门:分类分档、分批分布打造精品典型村,引领全市乡村面貌提升
10月9日,江门市召开“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推进会,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典型村建设。会议强调按照分类分档的思路,分批分步打造精品,以精品典型村建设引领推进全市乡村面貌大提升。
会议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充分认清我市典型村培育建设存在的差距和短板,充分认清村级发展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民富村强中的重要性,充分认清村“两委”班子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省典型村培育建设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
会议强调,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重点、分类推进,集中资源培育建设省典型村。要突出示范引领,梯次打造精品典型档、特色典型档、优化典型档三个档次的典型村。要突出产业兴旺,继续做大做强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动多方参与乡村运营,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直播新业态,多措并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做优做强富民兴村产业。要突出生态宜居,着力提升重点区域综合环境品质,因地制宜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常态长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潮州:全市首宗集体土地农地入市成交
10月12日,潮州市举办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交确认仪式,南陇村吴厝工业区FTNL2024—01地块,成为潮州首宗入市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实现潮州集体土地入市“零的突破”。
结合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潮安区选取了南陇村吴厝工业区的一宗存量用地作为入市试点地块,通过“三旧”改造完善历史存量建设用地手续,完成土地使用权登记后,促进宗地入市流转。10月10日,该地块在潮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顺利完成网上挂牌公开出让,以421.68万元的成交价被潮州市升泽陶瓷材料有限公司竞得。地块用途为工业用地,宗地面积8.547亩,出让年限为50年。
据了解,2023年,潮安区成功入选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成为全省12个之一、粤东唯一入选的试点地区。试点以来,潮安区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探索农地入市新路径。
【县区动态】
惠州惠东:30余家乡村民宿获授信3亿元
近日,惠东县举办“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乡村酒店(民宿)高质量发展融资对接会举行,这是省纵向帮扶工作队助力惠东县“百千万工程”建设的又一举措。
会上,中国银行惠东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惠东支行、惠东农商银行与乡村酒店(民宿)商户签署融资合作协议,三家机构向30多个乡村酒店(民宿)企业发放意向授信,新增累计约3亿元的金融授信,以金融“活水”浇灌惠东乡村酒店(民宿)产业发展沃土。
近年来,惠东县民宿发展态势良好,文旅产业与自然景观、乡村文化相结合,在联农带农、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县有56家符合登记条件的民宿,已办理登记民宿11家。
茂名化州:首笔“集体信用贷”落地东方红村,解决集体经济融资难
近日,化州市东方红经济联合社在化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的支持下,成功获得建行广东茂名分行首笔50万元的“集体信用贷”,解决了东方红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和强村公司成立后的融资难等问题。
“集体信用贷”是建行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研发的首款信用类贷款产品,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办理,额度最高500万元,期限最长3年,极大程度满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融资需求。首笔“集体信用贷”落地,是金融活水润泽农村集体经济沃土的一个缩影,推动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为金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了融资服务案例。
接下来,化州市将继续支持、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
广州从化:广东首个美丽乡村超级快充综合能源站投运
近日,位于从化鳌头镇龙潭村田园综合体的超级快充综合能源站送电成功,标志着广东省首个乡村超级快充综合能源站投入运营,能同时满足13辆新能源小汽车和2辆旅游大巴车充电,充电功率可达720千瓦,5-10分钟内即可让一辆车充满电。
该超级快充综合能源站集光伏、储能、超(快)充和V2G四大功能于一体,配备了8台超大功率充电桩、2台20千瓦V2G充放电桩、49.5千瓦光伏车棚和200千瓦时储能系统。与传统充电站相比,该站通过光储充多能互补,建立清洁能源“利用、储存、再利用”的循环生态链条,助力电动汽车从“低碳”走向“零碳”。
截至目前,广州供电局在广州市乡镇区域累计投入214站点1570支充电桩,年内还将加快完成57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充电设施布局建设,实现充电设施“镇镇全覆盖、村村相连通”。
韶关南雄:“双百行动”结硕果,韶兰(南雄)种苗培育中心投入运营
近日,韶兰(南雄)种苗培育中心正式运营。该项目由韶关学院生农学院提供全面技术支持,采用高校+政府+企业的模式,总占地面积约10亩,建成后可年生产蝴蝶兰种苗360万株,开花株2万株,总产值约1000万元,可直接带动30户农户就业,村镇集体收入可增收约27万元/年,农户工资收入将超100万元/年,也进一步促进了英德—曲江—浈江—南雄—赣州会昌(三地市五县区)兰花产业带的形成。
接下来,该培育中心将充分发挥三方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以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为方向,逐步把蝴蝶兰产业培育成为南雄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
统筹:戴弯弯
整理:刘涵 戴弯弯 谢晓莉 张嘉敏 杨智明 李艳 林伊晴 邓宝盈 李瑞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