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载于《广东科技报》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慢性胃炎已成为一种常见且困扰众多人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源远流长的中医理论体系中,慢性胃炎被归类于“胃脘痛”“脘胀”“痞满”“痰饮”等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内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深入了解其成因、症状,并采取全面有效的防治策略,对于维护胃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针对慢性胃炎的调理,食疗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种温和而有效的方法。
生姜大枣粥
首先是生姜大枣粥,其配方为生姜3片、大枣15枚、粳米50克。生姜具有温中散寒、止呕止痛的功效;大枣则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粳米健脾和胃。三者共同熬制为粥,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寒证的患者,对于胃脘冷痛、得温则舒、遇寒加重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山药薏仁猪肚汤
山药薏仁猪肚汤也是备受推崇的食疗佳品。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薏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猪肚补虚损、健脾胃。制作时,先将猪肚和薏仁同煮30分钟,再加入山药及其他调料煮15分钟。此汤能够健脾祛湿、和胃止痛,对于慢性胃炎伴有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的患者有着积极的调理效果。
养胃莲子粥
养胃莲子粥同样是不错的选择,它由莲子30克、山药30克、薏仁30克、白扁豆30克、大枣20枚和粳米100克组成。莲子养心安神、健脾止泻;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薏仁、白扁豆健脾祛湿;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粳米健脾和胃。诸味食材相互协同,共同发挥健脾养胃、止泻止痢的作用,尤其适合脾胃虚弱、长期腹泻的慢性胃炎患者。
考虑到情志失调对慢性胃炎的不良影响,我们还可以选用以下食疗方来进行针对性的调理。
01
玫瑰佛手粥
准备玫瑰花5克、佛手10克、粳米50克。先将佛手加水煎汤,去渣后加入玫瑰花和粳米煮粥。玫瑰花气味芳香,能疏肝理气、和血散瘀;佛手香气浓郁,可行气解郁、理气和中。这款粥品对于因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引起的胃胀、胃痛、嗳气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02
甘麦大枣汤
选取甘草10克、小麦30克、大枣10枚。将三者加水煮至小麦熟烂,然后去除甘草,吃枣喝汤。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小麦养心安神、除烦;大枣健脾养血、安神。此汤能够养心安神、和中缓急,对于因情志因素引起的焦虑、烦躁、失眠等所导致的胃部不适有着良好的调理功效。
除了这些食疗方法,中医药调理茶类在慢性胃炎的防治中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麦冬二参茶
由枸杞子、麦冬、太子参、北沙参、玉竹各9克,青果、生甘草各6克组成。将这些药材研成粗末置于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焖约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麦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润肺;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青果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此茶能够养阴益胃,适用于胃阴不足证所导致的胃脘隐痛、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舌苔厚浊、偏腻的患者应忌服。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胃炎患者除了依靠食疗和茶饮进行调理外,还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首先,要确保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进食时应充分咀嚼,细嚼慢咽,这样不仅有助于减轻胃的负担,还能促进唾液分泌,帮助消化。其次,要谨慎选择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咖啡、浓茶、酒精等饮品,这些食物和饮品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加重。
再者,要坚决戒烟戒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的损伤,削弱胃黏膜的防御能力。此外,保持心情舒畅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适度的运动,如正念散步、瑜伽、太极拳等,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等,让心情得到放松和愉悦。
陈鹏
一级健康管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圳城市学院教师继续教育授课专家,科普作者。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与本团队联系;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