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怎么做?广东持续推进“依法带娃” 提案有声

南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然而,现阶段不少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够,出现“重教而不会教”的尴尬局面。这个问题怎样解决?民进广东省委员会和省政协委员汪洪、吴少珍对此提交了提案,探讨推动家庭教育发展、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

近日,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妇联等多个部门对提案作出了回应。根据答复,接下来,广东将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设置工作,优化家庭教育领域机构编制资源配置,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家庭教育宣传。

持续推进广东省家庭教育地方立法

近年来,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备受关注。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下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汪洪在《关于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在我省贯彻实施的提案》中提出,当前,推进地方立法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力度依然不够。截至目前,对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贯彻落实,我省并未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汪洪建议,加紧推动出台《广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汪洪认为,现阶段家庭教育指导的流程、标准、效果评定不统一,亟需通过地方立法予以规范。《家庭教育指导令》及《督促监护令》强制力较弱,对于拒不配合的监护人缺少监管依据,难以监督执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流程不规范不统一,家庭教育指导成效评价、结案标准等也缺少统一要求。

省妇联在回应中表示,正在持续推进广东省家庭教育地方立法进程。目前,已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和高校组建了广东条例制定工作队伍,起草了《广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建议稿)及说明。制定印发《广东省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扩大了相关部门参与家庭教育规划实施的范围,在目标任务、落实方法上体现广东特色,具体规划了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和家庭教育指导支持体系。省妇联还联合省法院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共同签署《关于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

广东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在回复中表示,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已经将制定《广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列为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正式项目。

民进广东省委员会在《关于推动广东省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中建议,应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和提供资金保障;建议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多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家庭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支、专款专用、每年核拨,促进家庭教育持续发展;另外,建议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列入偏远农村、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模式。

省妇联回应,已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将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纳入我省“八五”普法重要任务,以宣传片、情景剧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打造线上家教学习平台——南粤家长网校,发布家庭教育、家庭健康食育等课程329个。今年“六一”儿童节,在“南粤女声+”小程序上线0-3岁婴幼儿家教指导微视频100集,帮助家庭增强科学育儿能力。

省财政厅表示,省级层面已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省妇联年度部门预算;另外,对市县主要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欠发达地区各项事业包括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

建议支持高校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

做好家庭教育,家长也要“上课”。吴少珍关注家庭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问题。她在《关于设立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开设家庭教育专业的提案》中建议,试点在华南师范大学设立家庭教育研究机构,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家庭教育教材,在各个师范教育专业开设家庭教育课程,逐步向全省各高等师范院校推广。在华南师范大学开设家庭教育专业,切实解决家庭教育人才匮乏问题。吴少珍还提出应在省编制、教育、人社、妇联等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妇联、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设置家庭教育老师(指导师)岗位。

对此,省委编办在回应中表示,已会同省教育厅等部门印发《关于广东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支持高校优化包括家庭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在内的内设机构设置。未来将结合中央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部署,积极配合妇联、教育等部门,不断优化家庭教育领域机构编制资源配置。

省教育厅回应,已依托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成立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下设家庭教育研究部,专题开展家庭教育现状调研、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等。已在华南师范大学等本科高校开设了学前教育、心理学等家庭教育相关专业点,并开设了诸如家庭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省教育厅还表示,已将家庭教育纳入粤东粤西粤北教师全员轮训项目和百千万人才走进乡村教育活动,支持欠发达地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南方+见习记者 黄子欣 记者 马立敏

通讯员  邵启文

编辑 辜继漫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