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邑善治 | 助力万人寻亲!东莞以爱之名,照亮回家路

东莞政法
+订阅

基层之治,机杼万端。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如何让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不断亮出实招…

几乎在每座城市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因生活变故,或因精神困扰,选择在城市街头流浪。在东莞,与之相对应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实际行动温暖这些流浪者,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回家的路。他们就是东莞“让爱回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用爱点亮希望,用心让流浪者重拾尊严,重返家园。

这天在回“让爱回家”公益服务中心的路上,理事长张世伟沿途发现一名男子徘徊在路边,凭借直觉,他判断此人应该是一名流浪者,最终在张世伟的劝说下,男子跟他一起回了服务中心。

当时正值午餐时间,志愿者给男子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并准备了一套整洁的旧衣物。而类似这样的爱心救助,8年来,张世伟和他的“让爱回家”组织不知道做过多少。

作为国内首创反方向式寻亲的公益组织,“让爱回家”以网络平台、服务队、工作室三项结合,免费帮助失散家庭发布寻亲信息,免费帮助流浪人员寻找家人,返家回归正常生活,开创了中国公益创新运作模式。目前已孵化了220支服务队,92家工作室,平台注册志愿者2万多名。

今年7月上旬,在塘厦的振兴围社区,志愿者发现了一位流浪大哥,一开始这位大哥无法说清自己的家庭住址,但志愿者没有放弃,时不时给大哥送些吃的,在最近的一次接触中,大哥不经意间透露了一个地址。经过联系公安机关进行查找,志愿者最终在重庆帮大哥找到了家人。

早在2016年,张世伟就成立了公益性救助组织“让爱回家”,并在全国首创反方向式寻亲的模式,成功帮助了10000多名流浪者,而这些被救助的流浪者,有的重新回归了家庭,有的学习技能后重新融入了社会。

中秋节前夕,张世伟收到志愿者阿东寄来的月饼。

2005年,在武汉读大学的他误入一传销组织并被骗走了学费,想到学业就此荒废,无颜面对亲人,阿东选择了与家里断绝联系,而这一断就是14年。志愿者发现他时,阿东并不肯透露任何信息。

面对这种情况,张世伟没有放弃,在近一年的交流谈心后,阿东开始袒露心声,张世伟最终帮他联系上了姐姐。跟姐姐回到老家后,阿东重新完成了学业,并在2020年底回归社会就业。如今阿东不但成了家,还和妻子一起加入了“让爱回家”并成为志愿者。

每年中秋收到阿东寄来的月饼,让张世伟和他的同伴深深感受到了“让爱回家”的价值,也更坚定了他们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前行的决心。

如今,随着大数据、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张世伟他们在寻亲的渠道上也变得更加多元。今年6月,有群众向张世伟他们提供线索,在塘厦有一位大叔因找不到家,在路边已经流浪了好些天。

遗憾的是,大叔是位聋哑人,还不会写字,几乎无法与他人沟通。在将大叔的信息同步报送给当地政府部门的同时,张世伟和同伴将大叔的近况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发布。大叔远在贵州的亲人在网络平台上刷到相关视频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张世伟,并赶来东莞。

让张世伟意想不到的是,在寻亲背后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原来大叔尽管是聋哑人,但家中哥哥身体一直不太好,大叔就靠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家,还带大了侄子侄女。10多年前,大叔在一次赶集时意外迷了路,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前几年大叔的哥哥去世前,还特意叮嘱孩子们一定要将叔叔找回来。

每一次亲人团聚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凝结着东莞市“让爱回家”公益服务中心团队无私的奉献。他们所倡导的反方向式寻亲模式,不仅提高了寻亲的效率,也与社会救助互为补充。截至2024年7月30日,“让爱回家”共帮助10000多名流浪人员回家,帮助1637名流浪人员找到工作,融入社会,协助全国各地区救助站、精神卫生中心,滞留人员1545名寻亲成功。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平安东莞》栏目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