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半生扑在“侨批”这件事上|南方深读

南方深读
+订阅

侨批(银信),是压箱底的百年家书,也是展览馆里的无价珍宝。大批侨批散落民间,但它们的价值被广泛认知不过是近些年的事。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

讲好华侨故事,挖掘侨批文化内涵,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广东,有这样一批侨批(银信)收藏研究者,他们中,有的花费数十年时间收集侨批6万多件、有的依靠邮路研究帮助许多华侨华人寻得亲人、有的组织对3万件破损严重的侨批原件进行抢救修复……

热爱侨批、收集侨批、研究侨批、保护侨批,从他们身上,能一窥侨批文化背后浓厚的家国情怀,也能看到一个个侨批研究者半生扑在这件事上的热爱与执着。

广东省档案馆民间档案鉴定专家张美生:

感觉像一群华侨围着我诉说故事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张美生跑遍了潮汕的各个村落,自费收集侨批6万多件,自学技艺修复侨批8000多张,无偿捐赠给广东省内各地馆藏侨批原件约6000件。


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书架,上面整齐地叠放着一封封侨批。61岁的张美生坐在书桌前,随手拿起一封从马来西亚寄回潮汕的侨批,娓娓道来背后的故事:100多年前,来自澄海的华侨在马来西亚开店出售“大娘巾药丸”,这种来自故乡的中药丸在当地广受欢迎,华侨写信让家人再寄一些。在张美生看来,这些华侨是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而侨批则是其中的见证。

张美生是广东省档案馆民间档案鉴定专家,也是侨批文化的守护人、传承人、推广人。

10月4日,在香港潮商学校,张美生与参观侨批展的学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10月4日,在香港潮商学校,张美生与参观侨批展的学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张美生与侨批的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说起。最开始,他是一名集邮爱好者,慢慢被侨批上的邮票吸引。后来,在潮汕人家丢弃的废纸堆中,他发现了新的“宝贝”——侨批。

从架子上取下一本侨批集,张美生小心翼翼地拆开保护套,侨批上清晰的字迹呈现在眼前。为了修复一些破损的侨批,张美生还专门学了这门手艺,他多次跑到文物修复专业部门,请教如何解决除菌、除尘、虫洞、酸化等问题。在他的精心修复下,8000多个原本皱巴巴的“废纸团”,再次焕发历史的光彩。

“白天收侨批,晚上看侨批,感觉就像一群华侨在围着我诉说他们的故事。”回顾30多年的侨批守护之路,张美生没有觉得辛苦和枯燥,反而觉得很有成就感。在他看来,每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而自己只是这些故事的讲述者之一。

侨批的故事正在讲给更多人听。多年来,张美生积极传承侨批文化,开展侨批讲解、侨批修复技艺公益培训近300次,向许多青少年传授修复侨批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们沉浸式感受侨批“爱国、爱乡、爱家人”的精神内核。

从去年开始,汕头市启动“侨批出海计划”。继去年在泰国成功举办侨批历史文化展,今年又在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举办,还将通过“在课堂”方式走进香港、澳门校园。张美生曾多次作为侨批故事讲述者参与其中,他捐赠的侨批也在海外展出。

侨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在变得更系统。这些年里,张美生细致梳理了每件侨批,将背后的历史知识、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详细记录,归纳总结出不同的侨批特点和种类,并编著《侨批档案图鉴》等专著三本,参编《潮汕侨批辞典》等书籍四本。张美生回忆,在编著《侨批档案图鉴》时,他会认真核对每一个标点符号,“有时候突然想到更好的一个词,我会三更半夜起来改,不改就睡不了觉”。

在张美生看来,侨批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见证了19世纪以来先辈下南洋的历史,也见证了海外侨胞心系桑梓、知恩图报的赤子情怀。每一封侨批背后,都是有血有肉的故事,而他希望能把这些故事一直讲下去。

侨批申遗推动者之一、《梅州侨批》作者邓锐:

侨批抚育我长大,我推动它申遗

2011年,在侨批申遗答辩过程中,邓锐曾向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MOWCAP)前主席瑞·埃德蒙森博士(Dr.Ray Edmondson)讲述自己对水客的记忆,“我眼中的水客,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脚上的皮鞋光滑油亮,胸口挂着一个怀表,在与我们交谈的时候时不时拿出来看……”邓锐说,瑞·埃德蒙森博士被他的描述逗笑了,说他“是现场唯一见过水客的人”。


热爱侨批、收集侨批、研究侨批、保护侨批侨批申遗推动者之一、刚刚退休的邓锐回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说,侨批是很重要的部分。

“我的母亲是归侨,亲人在海外打拼,侨批里的钱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供我读书,是侨批抚育我长大。”邓锐与侨批有着不解之缘。

“在海外,在那个交通、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侨批成了华侨与家乡亲人沟通的唯一途径,也是华侨缓解乡愁的唯一办法。”邓锐说,小时候他跟着母亲去见水客,从水客的手里接过侨批,纸短情长,那是来自海外亲人捎来的珍贵消息,因此他从小就对侨批怀有较深的感情。

2012年,邓锐参加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受访者供图

2012年,邓锐参加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受访者供图

大学毕业后,邓锐开始从事侨务工作,曾任中共梅州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他的足迹遍及四大洲五大洋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间四处奔走自费收集侨批,逐字研究侨批里的客家文化、中华文化,并将这些侨批捐赠给客家博物馆收藏。

“因不忍看到珍贵的侨批疏于保护而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20多年前我开始自费收集侨批。我一边收集一边对其展开研究,我发现侨批里不仅仅有家国大爱,还有中医出海、贸易交流、城乡变化等丰富的内容,非常值得我们去挖掘。”邓锐说。侨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现实价值,还有审美价值、伦理价值,侨批上有各种各样的邮戳、批号、货币等,以及侨批中优美的毛笔书法,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观念、伦理道德,是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延续。

为此,邓锐花了七八年时间完成约56万字的《梅州侨批》。该书收集大量珍贵的侨批档案图片,记录梅州侨批的产生、发展和消失的历史,阐述侨批所反映的侨汇对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蕴含的独特侨乡文化。

2004年,邓锐代表梅州市参与“侨批档案”的申遗活动,使梅州侨批成为中国侨批的组成部分。历经十载,“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以真实、原始、唯一、不可再生等特点,于2013年6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是广东省第一个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这为侨批档案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契机。

“侨批不仅是一张张汇款凭证,而且是真实历史的见证,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和华侨史的重要文献,为海内外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邓锐认为,侨批创造了三个“世界上独一无二”:一是从历史来看,侨批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浸润着中华文化,其文化色彩之浓郁,世界上独一无二;二是从数量来看,侨批的数量之多,侨批的经营者数量之多,侨批局的数量之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三是从侨批的解送情况来看,侨批不仅有水客单独解送的私人行为,有几个水客组成小集体的解送行为,更有侨批局有组织的解送行为,他们在海内外民间创办的侨批特殊邮路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退休了,但邓锐依然牵挂着侨务工作。他说,侨批是文物,是纸质的易损易坏的文物,并呼吁,“手上拥有侨批的群众可以交由档案部门、有资质的博物馆,进行精心收藏保存,政府可以组织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挖掘出侨批里丰富的精神内涵,然后将其传承下去,大家一起保护好共同的记忆遗产”。

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名誉馆长林庆熙:

我是历史碎片打捞者,愿为此奉献终生

“侨批是联系海内外的纽带跟桥梁,一头在国内,一头在国外,一封侨批代表一个华侨的故事,把所有的侨批集中起来就等于华侨的历史。把侨批修复传承,能够保持中华民族文化、岭南文化、潮汕文化经久不息地流传下去。”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名誉馆长林庆熙认为。


汕头市档案馆是国内实寄侨批原件藏量最多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侨批档案馆藏量超过9万件,全部馆藏侨批均完成数字化处理,数据库共有侨批档案数字化副本约14万件。

一封封跨越山海的侨批得以完整展示,背后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接力保护。林庆熙年近八旬,但退休多年,他仍每天坚持到馆。

在林庆熙看来,海外侨胞深受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形成强烈的“根”的意识,他们舍命拼搏,任劳任怨,为的是履行自己临别的承诺,尽快将自己所得的血汗钱寄托回家乡赡养长辈和妻儿,做到讲信誉、讲诚信。

在林庆熙的工作中,参与侨批修复是一项大工程。他曾组织对3万件破损严重的侨批原件进行抢救修复。“因为时间跨度长,有些侨批损毁得较厉害,有破损的或者是水浸过的,还有些毛边纸已经变质了,很多年代久远的还有虫蛀。”

林庆熙与技术人员修复侨批。受访者供图

林庆熙与技术人员修复侨批。受访者供图

拆封、除尘、去污、除霉、选纸、固色、修复、晾干、压平、还原装订……在技术人员的手中,一封封破损的侨批逐渐恢复平整,字迹更加清晰地显现,华侨艰难的奋斗史和浓厚的家国情逐渐呈现世人面前。

众人拾柴火焰高,侨批保护有林庆熙的坚守,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接力。近年来,海内外华侨华人、社会人士纷纷踊跃参与到侨批保护工作。

汕头市荣誉市民马娅女士在2021年和2022年两次携女儿麦琳琳女士,向汕头市档案馆无偿捐赠其丈夫麦保尔生前收藏的侨批共4.8万封。

微生物学专家许义忠是侨批的受益者。他从小靠着侨居马来西亚的父母寄来批款生活和学习,后来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顾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技术顾问,同样把珍藏的侨批捐赠出去。

“他们无私慷慨的捐赠,对汕头侨批保护工作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林庆熙说,侨批档案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借助丰富的文艺形式、多元的传播媒介,能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近年来,汕头市档案馆从馆藏侨批档案中精选并汇编《汕头市档案馆侨批资料丛编》,目前已编辑出版10册。林庆熙也走进校园,乐此不疲地向师生讲述侨批里的家国情。

“现在的孩子出国,很多人都不知道以前的年轻人是被迫‘过番’。”在讲述侨批文化的过程中,林庆熙希望引导年轻人意识到,现在年轻人可以主动出国留学,学成后报效祖国,这种转变是国家强大带来的。

“我是历史碎片的打捞者,只要我还能动,我愿意为这项工作奉献终生。”十几年如一日,面对如今越来越多的参观者,林庆熙在讲述侨批故事时依然热情洋溢。

江门民间银信收藏研究“开路人”李柏达:

为解开“丁龙”身份之谜助力

江门民间银信收藏研究“开路人”李柏达,曾应央视专题片《寻找丁龙》节目组之邀,佐证了马万昌的后人所提供的信封的真实性,他对银信邮路的研究,成为解开“丁龙”身份之谜的一大助力。


书信和汇款合一的侨批,在江门五邑地区有另一个更为耳熟能详、更直观的名字——银信。

在江门台山,专注银信收藏研究20多年的李柏达,被称为江门民间银信收藏研究“开路人”。

他靠着对银信的深入研究,帮助过许多海外华侨华人寻根问祖,也让更多人认识并见证老一辈海外侨胞浓厚的家国情怀。

手拿银信的李柏达。受访者供图

手拿银信的李柏达。受访者供图

作为侨眷家庭,李柏达家里存了大量银信,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以为这些不过是普通的家书。直至2003年,热爱集邮的李柏达到四川绵阳参加亚洲国际邮展,而展出的邮集中有一些红条信封,跟家中的银信颇为相似。深入了解后,他才惊觉那些银信的宝贵。

此后,李柏达有意收藏银信,祖辈留下的200多封银信成为他收藏之路的起点。他一次次在邮票硬币交易中心、古玩店、拍卖平台和华侨后人手中购买银信。但由于当时民间对银信的价值认识不深,很多家庭的银信被丢弃和毁坏,所以李柏达总是很遗憾:“我从21世纪初才开始收集银信,其实已经迟了。”

为了深入挖掘银信的价值,李柏达投入了大量心血研究银信。他时常背着相机、带着笔记本到城里乡间各侨墟,走访调研现存的银信机构,采访银信的持有者和宗族成员。

在李柏达看来,银信的寄收时间、邮戳、邮票、邮路、信件内容等,往往包含了大量历史、文化、社会、金融等信息。“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封银信,可以有不同的发现。银信是永远研究不完的。”李柏达说。

为了让银信文化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推广,李柏达将研究所得著书记录。2015年,他出版银信专著《古巴华侨银信——李云宏宗族家书》,以家族三代86封古巴华侨家书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古巴华侨家族的百年奋斗史。2017年,他编著的《世界记忆遗产:台山银信档案及研究》出版,书中包含了大量银信档案、银信邮史研究论文、台山银信故事等,展现丰富多彩的银信文化,描摹了侨乡文化的斑斓面貌。

除了出版书籍外,李柏达还向台山银信博物馆无偿捐赠了2000多份珍稀的银信资料,自费45万元修复用来展示银信的三益碉楼和三兄碉楼,以及自费超100万元到全国各地举办银信展。

在台城街道侨联工作的多年间,李柏达还利用银信为港澳台侨寻亲寻根。他认为,银信提到的寄件人、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等信息,是后人寻根寻亲的依据之一。

2023年,因长期致力于银信的收藏、保护、研究、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李柏达获评“广东好人”。

成为知名的“银信迷”后,李柏达经常被人问:“在你收藏的银信里,哪一封最重要?”他觉得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在他眼里,每一封银信都是独特的、珍贵的,买卖的价格有高低之分,但银信的内容不分贵贱。

如今,60岁的李柏达依然身兼多个侨界职务,包括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台山市银信文化研究会会长、台山市台城街道办侨联副主席。他已决心将下半生付于银信文化和华侨文化的挖掘与发扬。

相关报道>>>

收藏研究银信20多年,他为何遗憾“迟了”?|南方深读

撰文:叶芷晴 陈萍 吴采倩 杨立轩

策划:林旭娜

统筹:何雪峰

编辑 何雪峰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