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青少年走进武警荣誉连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国防瞭望
+订阅

01:00

10月12日和13日上午,来自香港、澳门的百余名青少年走进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红色前哨连”和深圳第二支队“沙头角模范中队”,参加“同心同行·强国有我”港澳青少年进军营主题活动。

港澳青少年们不仅现场观看了刺杀擒敌训练、军犬训导、无人机操作等军事课目演示,近距离感受祖国军队的强大,还走进了两所英雄连队的荣誉室,了解英雄背后的红色故事。

武警英模讲述奋斗人生

据了解,此次港澳青少年“同心同行·强国有我”进军营活动先后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举行,共有600余名港澳青少年走进军营,“零距离”体验军营生活、厚植家国情怀。

港澳青少年进军营活动升旗仪式现场。刘佳良 金家威摄

港澳青少年进军营活动升旗仪式现场。刘佳良 金家威摄

在珠海、深圳两站的活动中,还专门安排了升国旗、参观连队荣誉室,组织观看《永葆本色铸忠诚的前哨卫士》专题片等环节。来自澳门濠江中学学生护旗队的学生们,还积极与武警官兵们交流心得。

武警官兵专门展示了猛士突击车、榴弹发射器、无人机、金属探雷器等5大类60余种装备。学生们还来到训练场,观摩武警官兵刺杀科目演示、擒敌术对抗动作、匕首操及猎犬训练等日常军事科目演示。

澳门濠江中学学生游梓轩表示,看到武警官兵的科目演示之后,他非常佩服。看到武警官兵们每天大量的训练内容,以及强大的武器装备,感觉非常安心,如果可以的话,想和他们一起训练,体验他们的生活。

一级警士长蒋云忐做分享交流。刘佳良 金家威摄

一级警士长蒋云忐做分享交流。刘佳良 金家威摄

此次珠海、深圳站活动,还专门邀请了“红色前哨连”第20任中队长庄超,第24届“中国武警忠诚卫士”、武警深圳第二支队一级警士长蒋云忐等官兵代表与港澳青年分享交流,讲述了他们的从军经历、奋斗故事。

听了蒋云忐的故事后,香港圣公会圣本德中学张婉晴表示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张婉晴说:“原来英雄和普通人一样,遇到困难时也会迷茫无助,但他通过一次次挑战自我找到了人生答案,希望我也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港澳青少年“零距离”体验军营生活。刘佳良 金家威摄

港澳青少年“零距离”体验军营生活。刘佳良 金家威摄

荣誉室内展示中英街历史变迁

“沙头角模范中队”所驻守的深圳沙头角,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北区交界。自1969年起,中队便在有“一街两制”之称的中英街担负执勤任务。一茬又一茬官兵夜以继日,守护着这条长不过250米、宽不足4米的小街。中队的荣誉室既是中队变革发展的档案馆,更是深港两地合作交融的影像展。

刺杀操表演。刘佳良 金家威摄

刺杀操表演。刘佳良 金家威摄

让香港学生郭信良感触最深的,是荣誉室内不同时间拍摄于同一地点的三张照片。第一张是解放初期一名国外记者拍下的。竖版的黑白照片内,粤赣湘边纵队战士李维国正与一名英军少尉排长比赛晒太阳。横亘他们之间的,是中英街3号界碑,二人隔碑对峙,围观群众分立两旁。

1899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中英街上立起了8块界碑,划分为华界和英界,从此小街一分为二,两边居民骨肉分离。

同样是在3号界碑旁,另一张拍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黑白照片却让他们一致地发出了惊叹。改革开放春潮涌起,中英街率先举起对外贸易的旗帜,内地一侧的商铺规模不断扩大。照片里记录的,正是两名香港警察巡逻至3号界碑旁,抬头望向内地一侧的商铺,投出惊奇与羡慕的眼光。

港澳青年参观装备。刘佳良 金家威摄

港澳青年参观装备。刘佳良 金家威摄

据讲解员介绍,当时中英街日游客总量最多达到10万人,中队官兵和香港警察分街而治,守护着这条热闹小街的繁荣发展。

第三张照片是彩色的,照片里,3号界碑两侧的商铺都插上了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红旗下,两名香港警察在中队官兵的注视中换下了头上的警徽。照片拍摄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0时0分,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在香港的英军添马舰营区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至此,与祖国分别了156年的“东方之珠”正式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听完照片背后的故事,郭信良告诉记者:“香港离开祖国的156年历经风雨,让香港与祖国同心同行、共同发展,是我们这代香港青年的责任。”

南方+记者 汪棹桴

通讯员 罗超 廖彬华

编辑 傅倩影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