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发布会专家解读:车子没了方向盘,但无人驾驶仍需观察

科技能见度
+订阅

北京时间10月11日上午11点,在推迟近一个小时后,马斯克所主持的“We,Robot”发布会正式开始。在一个多小时发布过程中,马斯克介绍了特斯拉首款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同时,他介绍称Robotaxi更名为Cybercab。

发布会上亮相了20辆Cybercab,这些车子没有方向盘和踏板仍可正常在路上行驶。据介绍,Cybercab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2027年之前将会达到量产水平。而除了备受关注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外,发布会上亮相的无人驾驶货车Cybervan、Optimus机器人等科技产品也受到广泛关注。

无

针对此次发布,国内网友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可以算得上是特斯拉的“IPHONE时刻”,也有观点认为,不过是将过往产品集纳展示。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又该如何看待这场发布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后导师胡国庆向南方+记者表示,“可以预见L5级别的无人驾驶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无方向盘汽车让人印象深刻,但无人驾驶仍需提升

“相较于此次介绍的其他产品,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无人驾驶汽车。”胡国庆告诉记者,无人驾驶出租车倘若能够顺利投入市场,就意味着L5级别的无人驾驶系统应用正式落地,而这将对汽车厂商和出行服务商造成巨大影响。

无

据马斯克在发布会现场介绍,特斯拉计划于明年在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服务。届时预计Cybercab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预计将于2026年投入生产。而在运营成本方面,随着业务的进一步铺开,可能会降低到0.2美元每英里。

而在网络上,无人驾驶汽车因取消方向盘和踏板而引发热议。对此,胡国庆认为,消方向盘等硬件驾驶设备,似乎表明了特斯拉迈向无人驾驶的“决心”。但是,这个方案是否能够得到市场认可,仍待检验。

“国内的萝卜快跑和小马智行一般是在行驶固定的路段和站点展开运行,相当于L4量级自动驾驶。目前,国内汽车所采用的方向盘,仍给安全员紧急时刻处理留有空间。”胡国庆告诉记者,马斯克取消方向盘的方案,意味着他正在彻底迈向L5量级。

马斯克在发布会上称,其FSD可以从有人监督进化成无人监督。如何看待特斯拉当下的FSD技术?

无

对此,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业务负责人张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斯拉FSD在辅助驾驶(L2)中的表现很好,但距离无人驾驶(L4)要求的技术和安全指标方面仍有很大差距。特斯拉用纯视觉传感器和相对低的地图依赖,FSD在北美和很多地区都取得比较好的辅助驾驶类人体验,但从一些关于FSD的事实,有部分和公众面的感知未必完全一致。第三方评测报告显示,特斯拉最新发布的FSD v12.5版本平均每13英里(约21公里)就要人为干预一次。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广州、杭州、武汉等城市已逐步试点部分区域开通无人驾驶测试路段。业内人士认为,当下实现完全无人驾驶仍需攻克技术难关。但对于未来,国内无人驾驶厂商是否会加快技术迭代步伐,胡国庆则持乐观态度,“即使是特斯拉,离完全无人驾驶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或许五年之后,完全无人驾驶技术已经驶入我们的千家万户。

人形机器人或成厂商着力焦点

除了无人驾驶汽车外,本次发布会上,此前已经发布的Optimus机器人再次亮相。在活动现场和观众进行跳舞、招呼、递东西等互动。

成本成为此次发布会马斯克所介绍的重点,其表示,Optimus机器人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按规模生产的Optimus机器人成本将在2万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

无

2024年6月,二代Optimus已经在特斯拉工厂尝试“打工”。借助视觉神经网络和FSD芯片,二代Optimus可以模仿人类操作,进行电池的分拣训练。

胡国庆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近年来能够成为科技企业所发力的重点,其核心是此类产品背后的机器制造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有机结合。Optimus机器人通过将机器与XAI有机结合,让机器人不断通过大模型学习,最终掌握复杂的仿生行为,能够展开劳动。相较于酷炫的机器人,其背后的人工智能发展更应值得关注。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亦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公司发力的赛道之一。2023年,宇树科技、智元科技、傅利叶智能等一批新兴企业陆续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逐渐扩大了国内市场竞争力。

2023年12月,来自深圳南山的人形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首度公开人形机器人CL-1的动态测试结果。测试中,机器人能够从实时地形感知、步态规划,到全身控制的全栈闭环,动态完成上楼梯、下斜坡和室内外行走等复杂场景。

今年2月,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进入蔚来等汽车工厂进行首次“实训”,完成了车门锁质检、安全带检测、车灯盖板质检,走到车头给贴车标等工作。

胡国庆告诉记者,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不断学习,其技术不断迭代,未来机器人的发展将不可限量。

采写:南方+记者 徐勉 王诗堃

策划:张志超

编辑 钟烜新 张志超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