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默 达
最近,一份简历引发了诸多网友的质疑。“95后”研究员赵子健,手握4个博士2个博后,研究横跨艺术学、心理学、教育学、佛学、圣经学等数个领域,还身兼22项社会兼职,这些头衔一口气都念不完。
微信公众号“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截图
其应聘的单位,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初步核查发现,其艺术学博士学位已获得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认证,心理学博士学位也已提交申请,另外两个博士学位则是在线课程,目前还无法认定。而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大学等也先后澄清,表示“我们不熟”。
即使没有这些认证,许多人心里也大概有数,要成为样样精通的“杂家”“大家”何其困难。更何况,这位“95后”中学毕业至今不过十余年,便有天纵之资也很难如此。这些头衔究竟是不是用来镀金的,或许也只有他本人最清楚。
学历也好,名头也罢,可以是轻飘飘的一张纸,也可以是一副沉重的铠甲。网友们对赵子健的各种名头“不感冒”,众多领域都在抵制“唯学历论”,其实都传达出一个鲜明态度:“不仅看学历,也要看能力;不仅看头衔,也要看贡献。”
目前,核查工作还在继续。倒也不必过早下结论,把这位研究员的奋斗和前程“一棒打死”,但如果有造假隐瞒、投机取巧和学术不端行为,即便众多证书“傍身”,也不过是“银样镴枪头”。
说到底,公众质疑其简历,本质上还是担心“能不配位”,也希望更多年轻人不要沉溺于名头的光鲜,而是板凳坐冷,潜心钻研,做出原创性的、突破性的成果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