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消费“不打烊”,“热力值”拉满

南方+

国庆期间,新开业的汕头白天鹅酒店为来汕旅游的消费者提供新的选择。首次进入粤东地区的白天鹅酒店不仅在设计上融入潮汕文化元素,还通过餐饮、活动等方式展示潮汕的民俗文化、美食和景点,让游客、住客全方位感受汕头特色,成功在今年国庆假期“出圈”。

白天鹅酒店的火热是汕头假期消费的缩影。针对国庆假期消费特点,汕头商务部门持续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广泛联动各大商圈、景区景点、会展中心等消费场景,动员并整合各类市场经营主体资源,尤其是餐饮、文化娱乐、家用电器、汽车销售、商住房产等领域的重点企业,推出多项优惠措施和特色主题活动,激发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

汕头全市各大文旅休闲场所丰富供给,消费动力强劲释放,各大商圈、景区迎来客流量的显著增长,构建起“不打烊”的消费场景。县域深度游热情升温,消费业态呈现多元化特征……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下,汕头商业正在逐渐升温。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活力

国庆假期,汕头抓住消费旺季,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举办家电促销、汽车展销等大额立减补贴活动等,刺激节日消费需求。

“整个假期商场人山人海,我们的展厅也是人流涌动。”市区某商业综合体新能源车企的销售王雅心告诉记者,国庆假期公司的新能源车型销售近20辆,“比上一个假期的销售情况更好。”王雅心表示,市民的消费热情很大程度上与补贴政策有关,“许多消费者会来询问,我们也会主动告知。”

国庆车展吸引许多市民参加。 南方+ 余丹 拍摄

国庆车展吸引许多市民参加。 南方+ 余丹 拍摄

记者获悉,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活动从今年9月持续至12月底,对个人消费者转让名下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的依购车价格发放8000元至1.6万元的一次性购车补贴。汕头市汽车行业协会会长蔡兆隆表示,近期因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到店购车的消费者约占50%—70%。

市区高新区一家新能源车企负责人张浴鸿介绍,作为刚开业的新店,仅在上个月,该店就销售了20台汽车,其中超过六成的消费者享受到汽车“以旧换新”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尤其是下半年,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确实有所提升,尤其是对新能源品牌的接受程度有大幅度提高。”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大,我已经看好几款心仪的车型,准备趁这个时间入手。”市民余克俊日常自驾需求大,每个月光燃油费用近2000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若是换购新能源车型,每个月充电费仅需要300多元,“加上现有的优惠补贴,能实实在在节省一笔开支。”

数据显示,9月至今,汕头市汽车置换更新已近500单申报,拟补贴580万元,直接带动汽车消费近亿元;从4月以来受理汽车报废更新申请超1600单,拟补贴金额约2900万元,累计带动汽车销售额超2亿元。

不仅汽车市场火爆,国庆假期,家电市场也掀起换“智”热潮,绿色低碳产品备受青睐。苏宁易购国庆销售额835.9万元,同比增长89%;海尔智家销售额745万元,同比增长88%;格力电器销售额170万元,同比增长9倍;美的公司销售额168万元,同比增长53%。汕头市家电“以旧换新”对个人消费者购买冰箱、洗衣机等八大品类家电产品依能效给予15%—20%补贴,目前已累计交易6580笔,补贴金额673万元,直接带动家电销售额3635万元。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吸引市民换购新家电用品。  南方+ 余丹 拍摄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吸引市民换购新家电用品。  南方+ 余丹 拍摄

商圈百花齐放引流超250万人次

国庆假期,线下实体商业迎来客流小高峰。汕头市各商业综合体纷纷开展周年庆活动或推出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打造商业旅游度假目的地,极大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记者从汕头市商务局获悉,万象城、东厦100、万达广场、苏宁广场、合胜百货、海纳天地、中骏世界城等全市7个主要商业综合体国庆假期客流量超250万人次,成交额约1.2亿元。

记者进一步梳理,各大商圈在假期“火力全开”,有商业综合体将戏台“搬进”商场,演出潮剧、铁枝木偶戏、潮汕讲古等潮汕文化项目,从潮汕文化中挖掘新的消费场景和体验,在促进文化传播的同时也激活商圈消费活力。还有商业综合体将民间技艺“火壶表演”引入商场,火树银花般的效果,为市民游客带来视觉盛宴。

汕头全市各大文旅休闲场所丰富供给,消费动力强劲释放。  南方+ 余丹 拍摄

汕头全市各大文旅休闲场所丰富供给,消费动力强劲释放。  南方+ 余丹 拍摄

不少入驻商圈的新增市场经营主体选择在国庆假期开业,也赶上一波“假期红利”,取得“开门红”。市民黄乐芸在某商业综合体新开的俄罗斯商品店宾客盈门,“我们看准的就是汕头现在非常火爆的文旅市场,这里的人流量非常大,开业这几天,市民和游客选购热情都非常高。”

深圳某品牌面包店也选择在汕头首开门店,该店负责人刘锦华表示,品牌门店在各城市选择地段时会倾向于人气旺盛的商场,汕头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为店里生意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国庆假期,大量外来游客的到访也使得消费种类更为多元,消费范围不断扩大。小公园举办首届潮汕粿条美食文化节、2024汕头快乐饮茶节暨小公园国庆文创市集,吸引超过50万市民游客,激活市场消费热度。各大美食街通过延长夜间营业时间、丰富商品和服务供给等手段,满足食客们的美食需求。据互联网平台数据显示,国庆节期间,汕头市夜间文旅消费规模占比约72.5%,较去年同期增长35.2%。

打造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

“假日经济”的火热,折射出国庆假期汕头市民游客消费需求旺、消费市场活力足的图景。城市消费丰富多彩,乡村场景供给也别具特色。从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再到沉浸式旅游,特种兵打卡、城市漫步、围炉煮茶等新兴旅游方式日益兴起。汕头地方特色文旅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积极打造旅游消费新场景,“县域旅游热”打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窗口。

在濠江中海龙虎滩首届国庆海岸生活节,市民游客戏水踏浪;丹樱生态园设置的芳香植物文化体验、黑神话悟空游戏、户外开放麦等项目备受青睐。在南澳贝沙湾,连续三晚的国庆专场沙滩音乐会让游客们感受海岛文旅新活力;在环岛公路,各观景台人头攒动,游客们或驻足观景,或拍照打卡,于山光海色中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细心的市民还发现,礐石风景区曾经的“影园”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番客小院”,提供包括茶馆、餐馆、糖水、手信等服务。礐石风景园林管理中心党总支部书记陈晓忠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海湾隧道的开通以及“轮渡热”的火爆,礐石风景区也迎来了游客热潮。去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景区内的历史建筑如迎春楼、影园等都修葺一新,并在今年引入企业对其进行社会化运营,完善景区美食配套短板。

受访者供图

“今年国庆假期景区游客同比增长了七八成。”陈晓忠说,新业态的植入让原本传统的风景区多了更多消费场景。“番客小院”负责人廖耀州表示,他们正策划赋予小院更多增值服务,包括景区路线指引、艺术摄影、家宴团建定制等,利用小院的地理环境优势,学习外地一些成功的景区案例,策划不同类型的户外演出和主题活动,让更多市民游客除了登山之外,有更多新鲜的消费体验。

南方+记者 余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南方+ 张晓宜 拍摄

编辑 吴夏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