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封面 | “旅游+”尽显汕头活力

南方+

10月1日清晨,新落成的汕头站内,将要在国庆假期出行的旅客与两场快闪活动不期而遇。歌声萦绕崭新的候车大厅,鲜艳的五星红旗飘动,旅客停下脚步,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共同为新中国75周年华诞献上热烈的祝福。

同一时间,城市的西边,一场由16个方阵、1159位青少年演出的盛大巡游活动沿着海滨路进行。这场主题为“强国有我青春向汕”的汕头市青少年国庆巡游活动,为现场超3万名观众呈现一场视听盛宴。巡游全程约1公里的线路,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民族舞、英歌舞、双龙舞、二十四节令鼓……青少年用自己的青春风采,祝福国家繁荣昌盛。

在对祖国母亲的声声祝福中,国庆假期正式拉开帷幕。新汕头站在启用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与汕头这座城市一起迎来了上百万游客。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数据显示,国庆7天,汕头18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70万人次,同比增长12.05%;8家4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99万人次,同比增长58.43%。

可以说,汕头在国庆假期实现了接待游客总量和旅游收入双增长,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汕头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汕头把滨海资源、美食名片、文化内涵、旅游配套充分融合后,全面发展“旅游+非遗”“旅游+文创”“旅游+音乐”等业态的显著成效。

潮汕民俗源自潮人的日常生活,是潮汕文化的核心所在,每逢节假日更是显得尤为贴切。其中,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里的潮汕民俗表演,展现了最地道的“潮味”。连续3天,舞狮、二十四节令鼓等非遗表演准时在小公园周边上演,引得游客掌声不断。

二十四节令鼓表演“百鼓祈福”,声声鼓乐如同中华文化的脉搏,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气势恢宏,振奋人心。在锣鼓声中,舞狮者身着鲜艳的红黄相间服饰,随着鼓点的节奏灵活变化,狮子时而显得威武雄壮,时而灵动矫健,向来自各地的游客传递着节日的喜悦和祝福。

国庆期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小公园增添了无限活力与色彩。如持续一周的2024汕头快乐饮茶节暨小公园国庆文创市集,以“潮汕工夫茶风情体验”为主题,现场布置了多场景的工夫茶风情街,潮剧古筝、八仙茶桌、围炉煮茶等元素,营造出浓厚的潮汕工夫茶文化氛围。

夜晚的小公园游人如织。 南方+ 陈斐仪 拍摄

夜晚的小公园游人如织。 南方+ 陈斐仪 拍摄

据统计,国庆假期小公园开埠区核心区接待游客总数超52万人次。美食、非遗、集市、文创产品的结合,为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休闲体验,激发“吃住行游购娱”新动能。

汕头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陈佳妮认为:“小公园的文创市集巧妙地将茶文化周边产品、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与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融为一体,展现了潮汕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创新的完美融合。”她表示,在国庆假期期间,各类特色文旅产品、非遗工艺作品备受追捧,各类文创集市呈现出较高的消费活跃度。

名村古镇依然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空间载体。游客可以在潮汕的特色古村落中看到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也可以体验到嵌入特定时空的风俗民情和非遗文化遗产。

在被称为网红艺术村的十一合村,一个传递潮汕乡土气息的民间技艺、民间文化艺术展演市集“礼赞祖国民艺乡村行”活动热闹开展,来自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民间艺人把技艺带进乡村,剪纸、潮绣、钩花、蛋雕……现场村民三三两两,在展台前咨询、体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澄海的东里镇则以纪念先辈下南洋拼搏奋斗、弘扬“红头船”精神的樟林古港为代表性文化场景,举办“侨风新市集助推百千万”樟林古港国庆欢乐集市活动和文艺展演。集市特设东里特色展销区、欢乐生活购物集市区、文旅美食区,不仅有樟林林檎及其他特色品牌现场展示、零售等,还有时下最前沿的网红美食、潮汕传统美食,助力澄海特色产业品牌宣传。

在澄海莲下镇的首届莲阳公园文化集市上,灯谜会猜、龙舟竞渡、书写侨批、品味潮茶、剪纸竹编等传统技艺和项目也吸引市民游客参与体验,亲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节假日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汕头各地活化地方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游客创造了更多文化新空间和旅游新场景。

“汕头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在汕头这两天,我充分感受到汕头人的热情。”在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来自浙江温州的赵琳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公园骑楼,汕头旅社、中山纪念亭、镇邦美食街……站在这里就能感受到汕头的历史底蕴和美食文化。”

与赵琳一样,许多年轻人奔赴汕头,都会参观这里的历史文化馆和品尝地道的潮汕美食。戴斌认为,如今,旅游空间和体验场景变得更加多元化,烟火气、文化味和科技感成为国庆旅游市场的三大关键词。

小公园主街区挂着各类商铺牌匾的骑楼,满带汕头这座百载商埠的复古气质,不少游客身穿旗袍,在这里留下一张张复古风情照。网红地标“汕头旅社”前日夜人头攒动。以繁体书写的“汕头”二字,透露出古典雅韵。这座拥有近70年历史的建筑,宛如小公园开埠区的一部微缩史,生动再现了汕头开埠以来港口繁荣与商贸活跃的盛况。

要了解一座城市,必须探访它的博物馆。假期里,汕头市各大文化场馆筹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内涵丰富的展览,从历史长河中撷取璀璨明珠,邀请市民游客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据统计,汕头各区县的文化场馆共展出40余场展览,包括常态化展出和国庆特别展览,涵盖了美术作品、革命历史、开埠文化、英雄模范等多个主题。

外马路与永平路交会的街角,隐藏着3座文博馆——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汕头邮政总局大楼与汕头侨批文物馆,它们也成了游客的“打卡胜地”。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让游客有机会与百年前的历史进行“对话”。作为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大埔会馆,展示了南昌起义及潮汕“七日红”的革命历史,吸引了不少亲子游客前来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夜幕降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依旧游人如织。镇邦美食街的霓虹灯牌下,各式各样的潮汕非遗美食店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牛肉丸、蚝烙、卤鹅……每种味道都挑动着过往行人的味蕾。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小公园承载着推动汕头城市“夜经济”的重要使命。

毋庸置疑,汕头的美食是支撑“夜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以美食“出圈”的龙眼南美食路更是尽享“夜经济”的红利,越“夜”越热闹。龙眼南路以“烟火气、开放性、生活化”为特色,汇聚了各式各样的潮汕特色美食,肠粉、生腌海鲜、甘草水果等应有尽有。

众多老字号和网红小吃店前大排长龙,客流量与营业额均节节攀升。一家经营潮汕生腌的网红店铺经理张嘉明表示,节日期间的客流量要比平时多好几倍,食客需要排队半小时到一小时。

据互联网平台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汕头市夜间文旅消费规模占比约72.5%,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2%。家门口的夜间集市、美食街的丰盛潮宴、海岸边的几盏茶,不仅展现了汕头这座城市民众最朴素的幸福味道,也进一步推动了消费的扩容升级。逐渐升腾的烟火气,不仅让汕头的夜晚变得别样精彩,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人气与经济的双丰收。

早在国庆假期到来之前,马蜂窝大数据便预测并发布了“国内热门景区前十名”榜单,南澳岛榜上有名。在这个国庆假期,海岛之旅依然是众多来汕游客的心仪之选:推开窗,一股带着咸味的海风迎面扑来;碧海蓝天之下,游客在沙滩旁悠然地品尝着各式各样的海鲜美味;夜幕降临之时,品一泡工夫茶,感受海岛独特的风土人情……

官方数据显示,国庆7天,入岛游客超52万人次,同比增加28.27%;旅游综合收入1.59亿元,同比增加3.66%。

游客在南澳环岛公路尽享山海风光。受访者供图

游客在南澳环岛公路尽享山海风光。受访者供图

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南澳岛,主岛海岸线长达91.96公里,坐拥66处海湾。跨海大桥、环岛公路、灯塔、渔港、风车山等景观共同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海岛画卷。这里绝美的山海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姿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常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南澳的贝沙湾,持续举办了3晚国庆沙滩音乐会,以“国乐、流行、摇滚、民谣”为主题,让游客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从夕阳余晖到绚烂星空,歌手、乐队、舞者轮番登场上演音乐盛宴。这场音乐会以“文旅+音乐”的创新融合模式,演绎了这座海岛的无限风情。

作为今年刚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新秀”,位于汕头龙湖区的妈屿岛同样吸引了大量游客休闲观光,海岛乡村旅游持续火热。行走在岛内,人群熙熙攘攘,无论是“民兵海霞”雕塑、渔家姑娘、陶铸亭等独具人文特色的旅游景点,还是咖啡、甜汤、文旅综合体等特色店铺,都成为热门打卡体验地,备受游客青睐,也带旺了乡村经济。

国庆期间,位于妈屿岛的某民宿持续满房。“不少游客表示,一进到妈屿岛就远离了城市喧嚣,享受海岛渔村的氛围,特别舒适。”项目负责人江洵说。店长罗俊杰则表示,作为一个集书店、住宿、餐饮等为一体的文旅空间,希望通过持续举办具有特色的节庆、赛事、演出等活动,打造海岛专属品牌IP,推动妈屿岛文旅发展,开拓更多客源市场。

滨海,是汕头的城市基底;滨海旅游,则是汕头发展旅游业的重要部分。英歌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潮阳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并且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艺术。潮阳英歌舞持续火热,英歌舞表演的场景也越来越丰富。

10月3日,在汕头潮阳海门镇莲花峰风景区,以“潮涌英歌起舞动千年情”为主题的2024年国庆英歌舞沙滩汇演巡游活动震撼上演,吸引广大市民游客慕名前来,一睹潮阳英歌的风采。10支英歌队共500名英歌队员参与了这场沙滩汇演,只见舞者手持英歌槌,快速翻转叩击,以热烈而奔放的舞姿尽情挥洒,呐喊声如雷贯耳,尽显豪迈气概。

文/图:南方+记者 陈斐仪(除署名外)

相关阅读

一线特写 | 交旅融合推动汕头文旅“长红”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南方+ 张晓宜 拍摄

编辑 吴夏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