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全国各地县域旅游延续火热态势。在深中通道通车三个月之际,不设县的中山却另辟蹊径,推动镇域文旅“出圈”,为粤港澳大湾区假日旅游市场创造了新亮点。
据统计,2024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中山接待游客量超340万人次,实现文旅收入约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95%。这其中,离不开各镇街“百花齐放”的文旅活动,多个镇街在客流量、文旅收入等指标上创历史新高。
乡村游火了,镇域旅游热了,接下来要怎么借势提升?当前,中山抢抓深中通道通车历史性机遇,坚定不移地把文旅产业作为中山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着力构建“一人、一山、一城、三海、推进八大重点工作”的“11138”文旅发展大格局。这是镇域文旅的重要抓手,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塑文旅产业新优势,是未来中山乡镇旅游的一大考题。
国庆假期,市民、游客在古香林公园游玩。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客流集体创新高,镇域旅游火“出圈”
今年国庆假期,中山镇街游展现出超高人气。
黄金周期间,位于南区街道的老牌景区詹园游客接待量达到3.7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97%,增长的客流也带动了南区街道范围内的餐饮、住宿等消费。
南朗街道的“网红村”崖口村同样火热。翠绿的稻田、和煦的阳光、轻柔的秋风,吸引众多大湾区自驾游客来一场休闲乡村游。通过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业态和“滨海观光+民宿休憩”特色模式,崖口村假期期间日均吸引游客达到8万人次,创下近年新纪录。
南朗街道崖口村东堤成为市民出游的热门目的地。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据统计,今年黄金周期间,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累计接待游客量超11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同比增长超40%。其中,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影视城等景点的游客接待量也均创下历史新高,中山影视城客流量更是同比增长超436%。
火炬高新区则通过热门商圈、工业旅游等成功引流。通过举办“盛世华诞·我和我的祖国”2024戎创湾区嘉年华等20多项活动,火炬高新区在黄金周期间吸引客流超150万人次,让文旅市场热度在中秋假期后再创历史新高。其中,9月8日开业的富逸城TopPark,国庆假期日均人流超15万人次,累计客流量高达90万人次,成为了国庆中山最热门的商圈。
各镇街集中创下的“历史新高”,是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文旅市场火爆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深中通道开通首月,中山累计接待游客数量就达到了393.37万人次,同比上升117.98%;其中过夜游客117.50万人次,同比上升60.76%;实现旅游收入27.28亿元,同比上升90.14%。
今年国庆假期,是深中通道通车后的第一个“黄金周”。9月29日上午,中山市政府新闻办专门举行2024中山国庆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文旅消费活动筹备情况。
中山市以及各镇街精心策划了涵盖歌舞晚会、非遗表演、民俗体验、精品展览、美食品鉴等近200项系列文旅活动,打造了数十个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出十条全新中山主题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文旅体验和更丰富的文旅消费选择。
此外,中山市农业农村局还总结出分别位于南区街道、黄圃镇、阜沙镇、大涌镇、三乡镇的5条乡村旅游线路,向大湾区游客作了重点推介。
通过全方位的资源整合,推动文旅业态的大升级,成为中山镇域文旅能够火出圈的关键。
三重新图景,刷新镇街文旅辨识度
近5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发力文旅产业,全力打造拉动地方经济的新引擎。
在游客量、旅游收入均居全国首位的广东,中山近年来也持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区域文旅产业,挖掘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背后的旅游市场潜力。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文旅产业迎来了这次“大考”。
在文旅市场日渐“内卷”的当下,镇街作为中山发展文旅产业的主阵地,面对着一个重要命题:如何打造有吸引力的文旅新业态、新模式。
深中通道通车百日之后,一波又一波客如潮水,冲刷出中山镇街文旅市场的三重图景。
第一重图景,在历史文化底蕴中。
国庆假期,在中山主城区石岐街道,中山市博物馆(含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参观人数超14万人次,成为国庆广东十大热门博物馆之一,香山文化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博物馆之外,百年老街孙文西路正在焕新亮相,香山古城经过活化正复现繁华。从中秋假期到国庆黄金周,烟墩山下的香山剧场好戏连台,在连片的历史建筑群中向大湾区游客展现独具一格的文化韵味。
石岐街道香山剧场的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观看。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镇街“文化游”的内涵,正日益丰富多元。位于南朗街道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孙中山文化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山唯一一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在中山镇域旅游的新格局中,这一重量级的文化旅游景点正与周边的乡村游相互映衬补充,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统计,今年国庆假期,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累计接待游客超36万人次,成为博物馆界的“湾区顶流”。根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通报的数据,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为黄金周期间全省客流量第二大的博物馆。
第二重图景,在小镇独特韵味中。
小榄镇云路至康公路上,康公屿手艺人工坊、小榄民俗博物馆等独具乡土风情的文旅景点,吸引了大量珠江口东岸游客前来游玩。春之荼薇秋之菊,小榄的两大花事,同样名声在外。
沉淀着八百年风物与人文脉络的小榄镇,一砖一瓦都写满故事。这个岭南文化重镇格调风雅、美食清新、景点独特、配套齐全,为游客展现出丰富多元的“小镇游”新活力。
像小榄一样以小镇特色形成独特文旅体验的中山镇街,都具有鲜明的在地属性。例如,作为著名的岭南侨乡,中山南区街道保留了1200多间侨房,宝贵的侨文化遗产成为其文旅产业出圈的宝贵资源。
第三重图景,在乡村田园山水间。
在群山环抱中,在山野田园里,五桂山街道的自然风光衍生出多个文旅项目,从露营地到生态农场,从徒步路线到农文旅研学项目,背靠着珠江口最高峰“五桂雄峰”,五桂山的风光被装进了八方来客的相机里。
以西江堤岸为纽带,中山将神湾、板芙、大涌和横栏等镇街的众多景点串珠成链,“百里西江·中山画廊”农文旅路线人气持续攀升。位于该线路上的横栏镇西江花洲公园,在10月1日—4日接待游客超7.5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量显著增长。
三重新图景,刷新了中山镇街文旅的辨识度,也向大湾区游客展现了中山镇域旅游的新魅力。
镇街站“C位”,文旅市场全面升级
从桂山美景到西江风情,中山从来不缺文旅资源禀赋。镇街文旅发展形成有效路径的关键,来自优质的旅游产品供给。
近两年,中山市持续推动镇域文旅资源整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旅项目,推动区域文旅产业大升级。
在深中通道西“桥头堡”马鞍岛,东临路滨海步道成为珠江口西岸的新晋网红景点。9月15日,赶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前,翠亨新区完成了对这段滨海步道的升级改造,对社会开放,打造了深中通道与旭日同框的“最美”打卡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位于中山中心城区东区街道的金钟湖,2018年起,逐步建成开放了花田夏木区、坝上湿地体验区和坝下湿地体验区等,升级后的金钟湖公园主入口门楼及广场也于2022年元旦期间正式向市民开放。中山城市中央的千亩公园焕然一新,不仅成为本地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也吸引了大湾区游客前来游玩。
位于东区街道的金钟湖公园,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和游客的打卡地。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西江之畔,“中国花木之乡”横栏镇充分利用西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当地特色花木产业资源,先后投入近6000万元改造提升沿西江3.7公里生态廊道,建成西江花洲公园,为花木产业发展搭建起了重要载体平台,也为展示镇域特色文旅产业打开了一扇窗口。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在小榄镇,2022年康公屿手艺人工坊由旧蚕种场“微改造”而来,以“五松六路三丫水,一洞梅花十二桥”的景致“出圈”,这一网红打卡地成功入选中山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在东凤镇,通过“三旧”微改造重新盘活的凤巢湾创意小镇,让一个繁华不再的老渡口再次焕发生机,蝶变成为承载现代商业的潮流街区。
伶仃洋畔,“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站在了区域文旅市场的“C位”,为游客打造更具特色的旅行目的地,提供更有新鲜感的旅宿体验和情绪价值。
当这股镇街文旅新风吹向大湾区,中山文旅产业也迎来了全面升级,打开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声音】
石岐街道党工委书记 徐成彬:
围绕“文化”打造古城文旅新名片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中山的老城区也聚满了来自大湾区的游客。在石岐街道举办的一场美食文化周活动,就吸引市民、游客超百万人次。香山古城成为游客“打卡”中山的首选之地,老街区迎来了烟火气、人气两旺。
石岐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成彬表示,吸引游客的最大因素是“文化”。位于石岐的香山古城是“香山文脉”的原点,老城区、老街区的风貌里,包裹的是厚重的香山文化,承载着厚重的香山历史文化底蕴。从发展文旅产业的角度来看,香山古城项目是一个重要的平台,承担着导入文创产业和复苏传统旅游业的任务,通过招引百年老店、港澳品牌、非遗传承体验、传统文化、文创、民宿等业态,逐步推动新型文旅产业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徐成彬表示,石岐街道,是香山古城所在地,也是中山实施“文化兴城”的主要阵地之一。要打好这张“文化牌”,就需要“表”“里”同步升级。既要挖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要素,扮靓“面子”,改善老城区、旧街区风貌,升级基础设施,提升街区功能;更要升级“里子”,系统规划升级功能分区,引入多元新业态组合,重新激活城市细胞,为老城区注入新活力。
横栏镇党委副书记侯志鹏:
结合特色产业,提升镇街文旅辨识度
今年国庆黄金周假期,中山西江游格外火热。
据统计,10月1日至7日,横栏镇境内的西江花洲公园累计接待市民、游客超过1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横栏镇党委副书记侯志鹏介绍,近年来,横栏镇依托花木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探花游”,打造出了富有特色的镇域文旅新品牌。深中通道通车后,珠江口东岸游客经由中开高速来到中山西江边,畅游“中国花木之乡”横栏,再次验证了“西江花海”的魅力。
侯志鹏认为,横栏发展小镇文旅产业,抓住了两个重点。
一是,因地制宜发掘自身资源禀赋,打造“适合自己”的文旅产业。横栏镇坐落在西江之畔,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同时,中开高速、西环高速、中江高速交叉过境,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为横栏发展农文旅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注重结合区域特色产业,打造“有生命力”的镇街文旅品牌。横栏注重将镇域文旅与花木产业、灯饰产业两大优势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推出富有区域特色的小镇游,提升文旅品牌辨识度,为游客提供新鲜感,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镇域文旅。
南朗街道党工委委员欧嘉喜:
发展乡村文旅,地方政府要当好“服务员”
作为中山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代表镇街之一,南朗街道也是目前中山境内乡村游人气最高的镇街之一。崖口村等“网红村”,游客接待量创下新高。
南朗街道党工委委员欧嘉喜认为,南朗街道在发展乡村文旅方面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地方政府要当好“服务员”,帮助村里发掘自身资源禀赋,整合社会资源要素,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办好农村的“节”,用好农村的“人”,撬动村里发展文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乡村文旅的小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大市场形成良性互动,这样才能让“乡村游”走得稳、走得远。
欧嘉喜表示,目前南朗乡村文旅已经涌现出“红色旅游+餐饮集散+传统体验”“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美食文化”等多种创新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创新探索出来的,这正是乡村文旅的生命力所在。
【数读】
2024年国庆黄金周中山部分镇街文旅数据:
1、火炬高新区:
继中秋假期接待59万人次后,火炬文旅市场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吸引客流超15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2、翠亨新区:
国庆节7天假期,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累计接待游客11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3、小榄镇:
国庆假期期间,“2024年中山·小榄脆肉鲩·菊花美食文化周暨金秋购物嘉年华”人气爆棚,进场总人流约22.7万人次,现场消费额近700万元。全镇13家大型粤菜餐饮酒楼、特色主题餐厅共同举办“菊城万人脆肉鲩宴”活动,接待宾客超1.2万人次,拉动全镇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近20%。
4、石岐街道:
9月30日至10月7日,在石岐街道举办的2024中山国庆美食文化周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超100万人次,参展商家超60家,推出特色美食超100种,举办演出活动14场次。
5、南区街道:
国庆黄金周期间,南区街道各景区游客接待量约20万人次。其中,中山詹园接待游客人数约3.7万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97%。
采写:南方+记者 何伟楠 廖瀚 见习记者 张翊伟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