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何以成为“湾区顶流”|深中通道通车百日观察

南方+

2024年国庆假期,是中山在深中通道开通后迎来的首个长假。作为深中通道在珠江口西岸的登陆点,中山表现如何?

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山交出了一张不俗的文旅答卷:截至10月7日12时,中山累计接待游客超340万人次,较2023年按可比口径上升102%;实现旅游收入近20亿元,较2023年按可比口径上升超95%;这个假期,中山涌现一批秀美村庄,金色大地音乐会、“村BA”等活动成为大湾区文旅新名片,香山古城焕发新活力,深中通道登陆点成为网红打卡点。

这个假期,中山以超强人气成为大湾区的“网红城市”:境内高速出入口总车流量达57万车次,较2023年同期涨幅近五成;深中通道总车流约106万车次,其中10月1日车流达15.5万车次,创开通以来新高。

中山,何以成为“湾区顶流”?这其中,有深中通道带来的流量机遇,也有中山筹备已久的谋划。

深中通道。 南方+资料图

深中通道。 南方+资料图

超前谋划

各大景点游客迎来“井喷”

2024年国庆黄金周假期前期,中山提前谋划,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千方百计兴文旅扩消费,筹备了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

数据显示,截至7日12时,纳入监测景区累计接待286万人次左右,相比2023年同期的123万人次,实现同比增长133%。其中,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共接待游客超26万人次;中山市博物馆(含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参观人数为14.2万人次;中山纪念图书馆进馆近4万人次,全市香山书房进馆约10万人次……“人从众”的景象,成为中山各大景点、文化场所、活动现场的真实写照。

为迎接“大考”,中山除了在假期前做足充分准备,假期期间更加强志愿服务和文明旅游宣传,组建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志愿者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市博物馆、中山纪念图书馆、中山影视城、香山书房等文旅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交通疏导、引导咨询、秩序维护等服务,营造让市民游客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不断擦亮“中山服务”品牌。

成为“爆款”,在于中山近几个月来为这场“文旅热”所作的全面铺排。国家5A级旅游景区孙中山故里旅游区风貌全面提升,香山古城孙文西路东段先行区建设成果全新亮相,推出“百里西江·中山画廊”特色旅游线路,数百场文旅活动轮番上演。

成为“爆款”,在于中山近三年来为深中通道通车这一机遇与“大考”所作的准备。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山深入谋划提升夜经济发展布局,发展高品质乡村游,让整座城市生机勃勃、烟火气十足;聚焦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用好老“中山服务”品牌,打造好新“中山服务”招牌,不断扩大高品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据不完全统计,国庆期间,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景点和场所在岗人数近4000人次,出动文化志愿者超1600人次,服务时数超8500小时。

国庆期间,中山全市各级文化场馆围绕“致敬祖国、共贺华诞”主题组织开展演出、展览、研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丰盛的文化盛宴。比如,市美术馆举办“岭南潮声”2024粤港澳大湾区书法作品展,汇集粤港澳大湾区书法名家新作180多件,用笔墨抒发粤港澳文化交流和融合发展的艺术情怀;市博物馆举办“百年巨匠——萧友梅与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展、“从珠江口到大世界——19世纪外销画展”等展现中山丰厚历史人文底蕴的主题展;中山纪念图书馆举办了“香香猪”故事分享会,开展《百年家书》绘本分享、“精品剧场《最后一公里》影视赏析活动”“创意乐园体验系列活动”等活动。

孙中山故居。 南方+资料图

孙中山故居。 南方+资料图

夜市火爆

引领旅游消费场景新时尚

“人间烟火气 湾区好生活”是中山文旅的新名片。国庆期间,中山市、镇推出系列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活动和夜间文旅消费活动,打造热门消费场景,激活文旅市场消费。

走进小榄体育馆内,“2024年中山·小榄脆肉鲩·菊花美食文化周暨金秋购物嘉年华”在国庆期间启幕。现场,超100个摊位前人头攒动,各路特色美食、网红小吃让游客流连忘返。据悉,美食文化周期间,小榄15家知名酒楼和特色主题餐厅、百位餐饮名厨联手推出“菊城万人脆肉鲩宴”主题美食活动,结合小榄美食文化和“国家地理标志”脆肉鲩以及菊花主题,辅以荼薇花、石硖龙眼、黄皮、乳鸽等地道特色乡土食材,打造百变风味美食盛宴。据统计,国庆期间小榄体育馆活动现场进场总人流约22.7万人次,拉动现场消费额近700万元。

近年来,中山各镇街抢抓深中通道通车机遇,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谋划提升夜经济发展布局,让整座城市生机勃勃、烟火气十足。一方面,鼓励各镇街因地制宜,打造主题鲜明、形态多样的夜经济消费场景,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一方面,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抓好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秩序维护等工作,不断优化夜间消费环境,为市民游客创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费体验。中山还提出,要以夜经济集聚区培育打造“不夜中山”。通过培育集食、游、娱、购、体、展、演于一体的特色夜经济集聚区,鼓励大型商圈和特色商业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购物、餐饮、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夜间消费活动。同时,鼓励餐饮企业、特色店铺、网红店、酒吧等推出特色活动,形成长期的饮食文化,让“不夜中山”吸引更多湾区游客。

国庆期间,夜市经济成为中山文旅一大亮点。比如西区街道举办“龙醉西区·嗨啤十一”啤酒音乐嘉年华活动,联动岐江公园举办音乐会,持续举办“岐江奇妙夜”江畔潮流夜市、乡村音乐啤酒之夜等夜间文旅消费场景,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来夜市领略“人间烟火气”;五桂山街道举办“国潮新韵味,文旅新体验”—五桂好生活文化周,推出包括中山养生美食嘉年华、“烟火里的音符”五桂山金色大地音乐会、原野之上大地艺术月、沉香文化研学游、“乐享湾区 中山有礼‘乐满香樟•一起森呼吸’”秋日游园会等特色活动。

此外,石岐街道华侨城滩玩集市、盛兴夜市,三乡镇“雍·梦”悦享集市、东凤镇凤巢湾创意新天地等夜市街区,从手工艺摊位、特色小吃、地道美食到文艺表演、网红摊位让人眼花缭乱,大批市民游客游玩体验,现场人群摩肩接踵,气氛火热。

西区街道举办“龙醉西区·嗨啤十一”啤酒音乐嘉年华活动。  南方+资料图

西区街道举办“龙醉西区·嗨啤十一”啤酒音乐嘉年华活动。  南方+资料图

乡村游兴起

“网红村”最高日接待8万人次

沿着大美西江,一路驱车经过神湾、板芙、大涌、横栏,西江花海与最美日落交相辉映,渔舟码头与白鹭归影并成一景。赏足风景后,再沿途品尝开渔后生猛鲜甜的板芙河鲜,啖一口肥美滋补的神湾禾虫,啜一碗滚烫的禾虫米粥,品一口神湾菠萝浓郁的甜——这条既饱眼福又饱口福的路线,就是中山“百里西江·中山画廊”特色旅游线路。

拥有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岭南水乡风貌,中山乡村游也是大湾区文旅市场的一大亮点。国庆期间,中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推出“百里西江·中山画廊”特色旅游线路,以西江堤岸为纽带,深度挖掘沿线农文旅资源,精心设置打卡点位,将神湾、板芙、大涌和横栏等镇街的众多景点串珠成链,引导游客游赏中山西江风情、秋日滋味。

作为流经中山的主要河流,西江沿岸百里,一路花开,百草丰茂,树木丛生,山奇水丽,尽显岭南水乡之秀美。神湾可观丫髻山日出,板芙可赏十三顷渔歌唱晚晖,大涌可享垂钓闲情,横栏可沐四季繁花。这些山水丽景,可满足自驾、骑行、打卡、露营、垂钓、休憩等旅游需求,串成一条绝佳的沿江“自驾游”路线。

“中山崖口,一个国庆假期人潮涌动的地方,但真的超级出片!如果你喜欢摄影,这里绝对是天堂。它有着广东平替版洱海的感觉,海风轻拂,稻田摇曳,美不胜收。”小红书上网友描写的一段动人文字,来自中山南朗街道崖口村。

崖口村东邻伶仃洋,拥有美丽滨海岸线资源,享有“中山最美海岸线”的美誉,在社交媒体上被称为“广东小洱海”。

瞄准“蓝色资源”,崖口村盘活了东堤的地摊经济,沿着2公里的海岸线设了90多个摊位,免费提供给本地青年创业,鼓励青年探索新业态。

站在全盘角度统筹文旅产业,崖口将稻田、滨海、美食资源串珠成链,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打造“海上日出+稻田落日”特色生态景观,形成长度超过6公里的“美食经济带”,大力发展“夜经济”。深中通道通车以来,大量游客的涌入,给崖口村的交通带来不小的压力。为了更好地承接这波“泼天流量”,崖口村党委书记谭锦鹍透露,崖口村正结合“香山古韵”项目,规划南朗快线崖口段新开路口项目连接下沙旧村片区,缓解村内及G228国道交通压力,同时新增停车位保障服务配套供给。近年来,围绕“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崖口村深入实施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业态,构建“滨海观光+民宿休憩”特色模式,实现流量“兑现”。

据统计,2023年,崖口村集体经济收入超4000万元,全年吸引游客超250万人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等荣誉。国庆假期期间,崖口村最高每日接待8万余人次。

此外,五桂山桂南村、南区街道曹边村、南朗街道左步村、三乡镇雍陌村等旅游网红村也迎来火爆人气,热度持续爆棚。

西江花洲公园。南方+资料图

西江花洲公园。南方+资料图

精品赛事

打造假日消费热点

不仅有得吃、有得玩,还有得“看”。

国庆长假首日,体育盛事再度来到中山——2024年高校大学生中山篮球邀请赛于10月1日至3日,在中山大涌青岗体育公园及中山体育馆举行。这场比赛不仅汇集了清华大学等七所高校的篮球精英,更将迎战全国村BA总冠军、广东省村BA大赛冠军中山沙溪篮球队。

此次参赛的高校包括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山西大学和宁波大学,篮球实力也不容小觑。尤其是清华大学篮球队一直以技术流和强大的团队配合著称,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斩获佳绩,与全国村BA总冠军中山沙溪队的比赛,令人期待。

球场上,观众席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双方球员拼尽全力,防守、突破、投篮,双方碰撞激烈异常,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热血沸腾的精彩对决。比赛期间,大涌镇和东区街道将充分利用赛场周边场地,组织文旅嘉年华,搭建特色农产品展位、美食摊位等,组织策划民间非遗、歌舞、啦啦队等演出,以“体育+文旅”的方式打造假日消费热点,而本次比赛的奖品也尽显中山产业特色。

本次高校篮球邀请赛进一步让中山特色美食和文化“出圈”。本次比赛的奖品,是中山大涌的红木家具和红木制品——以阔叶黄檀制作而成的卷书宝座作为前三名队伍作奖品,还特别挑选了名贵的红木大红酸枝制作成奖牌,缅甸花梨以抽象圆雕技法制作成,具有中山特点的奖杯元素。

此外,10月1日至3日,由中山市排球协会举办的2024年第20届“超级竹林杯”排球公开赛还将在中山市纪念中学体育馆打响,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排球健将参赛,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发展。

本次比赛期间,中山以精品体育赛事为媒介,充分利用赛场周边场地,组织文旅嘉年华活动,通过搭建特色农产品展位、美食摊位等,组织策划民间非遗、歌舞、啦啦队等演出,以“体育+文旅”的方式打造假日消费热点,让市民和广大游客有得看、有得吃、有得玩。

2024年高校大学生中山篮球邀请赛。 南方+资料图

2024年高校大学生中山篮球邀请赛。 南方+资料图

挖潜优势

“文旅中山”再出发

唱一出文旅新戏,中山升腾城市烟火气、展现新活力。在今年8月召开的中山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明确提出,要以抓工业的力度抓服务业,坚定不移把文旅产业作为中山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以抓工业的力度抓服务业,对于一座工业城市来说,其中的转变,蕴含着对城市未来方向的深层次思考。

今年9月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下功夫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影响力的旅游强省。

中山,曾有“全国旅游看广东,广东旅游看中山”文旅产业先发优势。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第一家大型机械游乐场、第一家中外合资温泉酒店、第一家温泉高尔夫球场相继诞生于中山;随后,宇游科幻城、长江旅游公园、鹿鸣湖等大型主题公园先后推出,以雨后春笋般勃发之势,续写中山旅游业辉煌;如今,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拥山临海的中山,传统文韵与现代气质交织,拥有首个“中国粤菜名城”称号,产业优势明显。

抢抓深中通道通车历史性机遇,中山在文旅产业规划建设方面“敞开东大门”,主动加强与东岸深圳及港澳的一体化联动发展,着力构建“一人、一山、一城、三海、推进八大重点工作”的“11138”文旅发展大格局。

这既有立足中山发展高质量服务业的内在诉求,更有着眼于大湾区品质生活、共建高端文旅的前瞻思考:通过系统、全面梳理服务业“家底”,中山提出全面升级、强化现代服务业的目标,这是对“中山服务”老品牌注入全新内涵的过程。历史上,中山服务业曾独领风骚,成为全国标杆;再出发,中山服务业迈向“人间烟火气、湾区好生活”目标,有基础也有底气。

采写:南方+记者  罗丽娟

编辑 卢子衡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