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株艾草,浑身是宝。近日,番禺区洛溪幼儿园内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艾草香,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成长课程——“香香的艾草”正在这里进行。在洛溪幼儿园,每个小朋友都是“艾”学家,他们清楚地知道艾草习性,认真参与种植、养护、收割、研制产品每个环节,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制作出艾草薄荷膏、艾草锤、艾草香包、艾叶黏土画等许多精美产品。幼儿园以“艾”育“爱”,培养学生成为对生活有爱的人。
开启与“艾”的故事
为何以艾草为载体?课程起源于孩子们的一次餐后活动“种子的秘密”。在品尝各种种子时,孩子们对一种散发着特殊香味的种子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这种特殊的种子原来是艾草,并了解到艾草不仅可以用来制作美食,还具有驱虫、温经散寒、增进食欲等多种功效。
以“艾”育“爱”,洛溪幼儿园循着孩子们的兴趣点和好奇点,因势利导,将“种子的秘密”主题延伸出五育融合成长自然课程“香香的艾草”,就这样,开展了关于“艾”的课程故事,孩子们也开启了探“艾”之旅。
在课程目标与价值方面,洛溪幼儿园注重通过多种感官形式让幼儿了解艾草的基本知识,并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同时,课程还强调让幼儿喜欢参与探究活动,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以及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体验活动带来的成就感。
探“艾”之旅活动丰富
课程过程中,洛溪幼儿园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寻艾草、食艾草、用艾草和玩转艾草。在寻艾草环节,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寻找艾草的踪迹。他们仔细观察艾草的外形、叶子形状和气味等特点,并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深度认识了艾草的颜色、外形等。
采摘艾草
在食艾草环节,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艾团和艾草奶冻等美食。他们亲手采摘艾草,经过清洗、打汁等工序,最终制作出美味的艾团和艾草奶冻。这一环节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艾草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用艾草环节,孩子们制作了艾草薄荷膏、艾草锤和艾草香包等物品。他们通过观看视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了艾草的药用价值和多种用途,并亲手制作了艾草薄荷膏和艾草锤等实用物品。
制作艾草香包
在玩转艾草环节,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艾草玩出了新花样。他们制作艾草书签、艾叶黏土画等作品,还尝试了艾草造纸、艾草冰箱贴等创意活动。这一环节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艾草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制作艾叶黏土画
在自然界中收获成长的快乐
《3-6岁幼儿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目标中提出: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具有初步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亲近自然是儿童天性的自然表现,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生活中充满了丰富的资源和无限可能性,活动实践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进行,最终落地于生活。洛溪幼儿园五育融合成长自然课程“香香的艾草”,以身边的植物为载体,充分贴近生活,孩子们通过寻艾、识艾、探艾、玩艾、制作艾制品等方式留下了“艾”的痕迹。
洛溪幼儿园的老师表示,在玩转艾草的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和能力超乎老师的想象。在活动的行进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多元的体验对艾草深入了解,同时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在他们不断的探索中,老师也将跟随孩子探索的脚步不断前行。
家长们也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不仅更加亲近自然,了解了艾草的基本知识,还体验到了自己动手的快乐和成就感。课程还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知识,让幼儿在快乐的学习中传承了文化精髓。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麦裕玲 通讯员 陈小凤 李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