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热辣滚烫”延续下去!罗行艺术墟官宣常态化开放

南方+

读者群二维码

一连9天贯穿整个国庆黄金周,“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接待游客约1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560万元,助力丹灶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量实现“双百增长”;千人共创艺术墟;“艺企同行”促融合发展……10月10日,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召开罗行艺术墟常态化运作媒体通气会,对连日来“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的“热辣滚烫”进行复盘总结。

会议同时发布重磅消息,官宣从10月15日起,罗行艺术墟将实行常态化开放运营,届时,多个艺术展览及场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并提供导赏预约讲解服务、周末市集、月度主题墟日、年度大墟等节点活动,以持续的内容导入和艺术赋能,撬动社区全方位深度参与,源源不断汇聚人气和流量,将罗行艺术墟打造为常来常有、常开常新的湾区艺术乡创新热土,为丹灶创建人文经济示范区持续深入探索。

10月10日,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召开罗行艺术墟常态化运作媒体通气会,官宣从10月15日起,罗行艺术墟将实行常态化开放运营。林洛峰 摄

10月10日,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召开罗行艺术墟常态化运作媒体通气会,官宣从10月15日起,罗行艺术墟将实行常态化开放运营。林洛峰 摄

1

超15万人次来罗行“趁墟”

问:国庆期间,罗行艺术墟和“墟游记2024”的整体运营情况如何?取得了哪几方面比较亮眼的成效?

丹灶镇副镇长庞小梨:罗行艺术墟在9月29日正式开墟,罗行艺术墟的年度大墟“墟游记2024”从9月30日持续到10月7日,横跨整个国庆假期,带动活动话题曝光、游客接待量、文旅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整体平稳、有序运营,让这个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旧墟再现昔日繁荣景象。

整体而言,“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呈现出四大亮点。

一是助力“双百增长”。今年国庆黄金周,丹灶镇旅游总收入3100多万元,同比增长126%,共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同比增长119%,酒店住宿入住率连日超95%,餐饮、营地连日满座。其中一连9天,“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活动共计接待游客约1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560万元,为丹灶实现旅游接待量和收入“双百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国庆假期间,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罗行艺术墟中山街上人气十足。林洛峰 摄

二是推动千人共创。据统计,截至9月30日,罗行社区新老墟民有超过1200人次自发参与到罗行艺术墟的打造中。8天36场的艺术演出,有15场都是由艺术家与本地居民共创完成,16场艺术家工作坊以社区为中心,带动社群广泛参与。活动也吸引了很多青年主理人参与“艺术乡建”,他们来到罗行墟开小店,或驻墟做设计工作室。

三是促进艺术与企业融合发展。借由活动搭建平台,活动主办方、参展艺术家与多家丹灶制造业企业实现联动,以艺术设计赋能产业升级,让“艺企合力”不断聚强。比如,本土3D打印企业广东峰华卓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铠斯钛、酷狄五金等,通过“艺术+产业”给企业品牌推广、销售渠道带来了新的空间,有助于公司长期的品牌增值,打造新的竞争力。

四是实现火爆“出圈”。截至目前,各直播平台观看“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人数达16.7万人次,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相关话题总曝光量达720万次,在“小红书”的话题笔记多达3万+篇,超3000人在地参与了“罗行艺术墟的另一种打开方式”探访体验活动。活动还吸引了中央、省、市、区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1

新老墟民共同交汇创造美好

问:新老墟民共创,对社会治理起到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罗行社区党委书记杜瑞泉:罗行墟拥有3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罗行墟都是一个开放包容、热闹繁华的地方,只不过过去几十年有些凋零了。我们罗行本地人骨子里有一股拼劲和包容精神,也不甘心,一直求变。所以听到有艺术家进驻罗行墟,要打造文化艺术名片,大家都很有热情和动力,从“台下”走到“台上”,由“看客”变成“主角”,甚至连艺术家自己都想象不到,罗行本地居民群众会这么积极和他们交流互动,出空间、出物料、出水、出电、出人力……共同参与艺术创作和罗行艺术墟打造。

过去4个多月打造罗行艺术墟,还有连续8天举办“墟游记2024”,罗行居民群众与丹灶镇政府,还有艺术家等,真正打开了“政府群众一起干”的积极局面,共同交汇创造美好,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罗行居民群众参与其中,逐渐有了“求美”的思维,从“求美”到“学美”,再到“造美”,比如配合打造罗行艺术墟,居民业主主动让出了地块,艺术家、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一起建设社区小花园,进一步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助力绿美生态建设。

罗行社区花园“二厘园”由社区干部与居民、志愿者共建而成,如今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点。林洛峰摄

“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也促成了传统竹编手艺的传承再造。此前罗行举办过四届竹编文化节,但都是偏传统和静态呈现。这次完全不一样,艺术家把罗行墟的旧物件、竹编等元素融入到艺术创作中,本地竹编手艺人共同参与创作,也是收获良多。

近半年来,罗行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也在持续增强。“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不仅为罗行墟带来物理性的改变,在精神层面同样为罗行居民带来很大的收获,活动把罗行的竹编、民生乃至罗行的整体形象推广出去,引爆热度,罗行居民重新发现本土文化的价值,他们的自豪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问:“艺企同行”在罗行艺术墟打造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接下来丹灶如何推陈出新,推动艺术与产业共生共荣?

庞小梨:参展艺术家与多家丹灶企业实现梦幻联动,结出了艺企同行的丹灶成果。比如,在普蓝艺文中心,由艺术家与丹灶本土3D打印企业共创的装置作品“河涌尽头是大海——当代艺术与地方产业”立体呈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备受游客赞叹;丹灶企业佛山市酷狄五金有限公司将艺术家大卫·歌诗坦的创作IP应用到保温杯上,日用品摇身一变成时尚单品,价格增量及市场空间得到提升;徐岚联合丹灶企业佛山铠斯钛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罗行艺术墟联名杯,成为文创美学的亮丽风景。

接下来,丹灶将立足本土制造业,通过艺术,跟本地的技术、本地的工艺进行融合,连接艺术家和丹灶本土企业,推动艺术与制造业“破圈”合作,为丹灶企业的发展带去了更多的可能性。

1

15日起场馆常态化免费开放

问:接下来,罗行艺术墟有什么运营计划?具体的玩法是什么?在商业配套方面又有何计划

丹灶文旅开发集团副总经理白伟光:“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不是一次性的活动,是要“常来常有、常开常新、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接下来,丹灶将会以三大举措实现罗行艺术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实行场馆的常态化开放,做到“常来常有”。按照计划,“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将于10月15日起常态化免费开放,其中游客服务中心、罗行艺术馆、普蓝艺文中心、徐岚工作室、彭宇无界舞蹈影像展、墟上集、竹里人小店等艺术场域开放时间为10:00—18:00,逢周一闭馆;星空之约、词语森林、涟漪等户外艺术装置全年常态化免费开放。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导赏讲解预约、研学课程预约、文创产品销售、轻餐饮等业态服务,做好游客服务体验。

其次是提供主题性的艺术内容增量更新,做到“常开常新”。每月策划一次主题墟日,每年策划一次年度大墟,以艺术集市、展览沙龙、艺术展演、艺术家工作坊、非遗研学课程等艺术互动场景,不断丰富游客的人文艺术新体验。接下来的11月9—10日,罗行艺术墟将举办艺术家主题墟日,届时除了开放艺术场馆及展览外,还会举行艺术主题沙龙、艺术家工作坊,游客可以与艺术家面对面深入交流,开启美好交汇的艺术之旅。

另外是挖掘提供更多空间资源,争取更多产业成果、人文成果落地,做到“久久为功”。罗行艺术墟将持续梳理整合废旧、闲置房屋,通过改建、租赁、升级、鼓励带动居民自有房屋资源投入等方式,为本地企业展示、艺术创生融合、品牌商家进驻、精品民宿建设等非标业态提供强有力的空间支持;搭建国际化的艺术交流平台,探索成立艺术与商业共生委员会,争取更多艺术家工作室、年轻主理人、非标商业落地,以更多产业、人文成果持续增强罗行艺术墟的内容吸引力、消费吸金力。

采写:南方+记者 林洛峰

通讯员 张柏林

读者群二维码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